lulingkx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lingkxw

博文

祈愿有一只美丽孔雀飞来开开屏

已有 1688 次阅读 2018-6-13 20:06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 创新, 成果

    我知道,只要我们上到这个网,就有一群勤勉工作的同志在帮我们审稿。我不知道您是谁,但我知道您在做什么,审查员老师辛苦了!


    能够在科学网这个平台交流学术思想,了解国家科学政策和大事,拜师访友,本人心存感激。 我知道这个机会是国家为我们科技人员提供的,有关主管和主办单位是代表国家为科技人员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网络服务:许多人委派到网站来默默工作,维持着系统正常工作,不少人认真地审查我们的每一篇文章,在给我们的“作业”打分把关。如果发现违反有关管理规定和不适宜公开的内容,采取暂时屏蔽的方式,让作者自己反思修改……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对作者的爱护,作者也须支持配合你们的工作。


    过去,本人也曾在国家机关执法工作多年,我们根据国家的法律和规定,扣留没收或退港处理违禁或限制进口的物品,以及超出自用合理数量的物品。对每一项处理,都有登记在案,有依据、有凭据,要对入境旅客讲清楚国家法律和规定……由于长期的职业习惯,本人的博客也具有明显的国家利益意识,法律的意识。


    我理解:每个人在这里发表的博客都意味其人生留下了足迹,只有辨明正确方向,坚守原则,才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留下我们的思想成果,将每一个人的中国梦变成现实。


    但是,现在真的不太理解,为什么审查同志对本人前期发表的一些博客不分青红皂白,统统屏蔽掉呢?甚至将我们广东省生态学会在广东科技报等媒体发表的专版内容 [转载]我国北回归线五省区专家发出《羊城倡议》如此正能量的内容也屏蔽了?真是纳闷呀,不知道其他博友老师是否也遇到类似事情?

    但愿这只是个别的技术问题吧!我祈愿很快就有一只美丽孔雀飞过开屏的。感谢!感恩!

(陆玲)



从16页到35页都屏蔽了!每页有12个篇博客文章,也就是屏蔽了2百多篇文章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61739&do=blog&view=me&from=space&page=16



全部博文| 其他| 生命起源| 地壳形成| 企业生态学| 科普策划| 雾霾治理| 中华文明起源| 生态综合|


  • 分享[转载]探讨从化高效生态农业路径

  • 屏蔽2017-7-29 06:16

  • 探讨从化高效生态农业路径   本报讯(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李建基)6月21日,由广州从化区文广新局、区科协、区古驿道办、省生态学会主办的2017北回归线上的古驿道“夏至文化节”在从化北回归线公园启动,来自各地的天文爱好者和市民、学生云集北回归线公园共度一场夏至文化盛 ...

  • 个人分类: 其他|26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 分享[转载]迷人的云彩,如何读懂它的形成机制?

  • 屏蔽2017-7-21 23:20

  • 这迷人的云彩,值得探索其形成机制。 转帖:颐和园昆明湖畔:燃烧的晚霞 ■图/文 王强 夏日傍晚,颐和园的昆明湖畔,云听风细,风看云语。天边的晚霞火红瑰丽、光茫万丈,那是夕阳用最后那滴热血燃烧绽放的绝美与辉煌。滚滚红尘里的十七孔桥是千年不变的守望,感悟着生命的静美,收藏着岁月的馥 ...

  • 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 分享应该为每一个村庄建立地质安全管理档案

  • 屏蔽2017-7-12 09:00

  • 读了《湖南宁乡泥石流中1人冒险回家被埋20人救援9人身亡》,看到地质灾害的惨剧一再上演,非常难过,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的确太渺小,太脆弱了。 但有的灾害依然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老乡们对自己所处的村庄地质风险缺乏防备、对地质灾害采用的对策也很盲目,才导致了悲剧一再发生。 我看地质专 ...

  • 个人分类: 其他|2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 分享植树只是治理沙尘暴的局部和短期手段

  • 屏蔽2017-7-7 15:34

  • 《 全球聚焦沙尘暴防治 中国库布其模式受青睐》 读后感: 不错,植树可以轻微改变局部小气候,可以在一定范围、程度上降尘,但它只是治理沙尘暴的局部和短期手段,是人类对缓解沙尘暴灾害采取的一种直觉条件反射式的对策。这是针对末端的对策,而不是针对源头的对策。 由于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涉及到引起沙尘暴的机制等 ...

  • 个人分类: 地壳形成|29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 分享我推测,这是陆地上的“水龙卷”

  • 屏蔽2017-7-3 19:57

  • 真开眼,感谢记录到这个自然现象的录象,特别壮观和真实!让我看到了一次陆地上发生的“水龙卷”(发生地点是陆地上的湖泊或地下河/湖)! 如果这里高原缺乏水源的话,龙头指示的方向已告诉你水在何处了,尽管不知道在多深! 有权威部门认为它是陆龙卷,与“群众”和我的 ...

  • 个人分类: 地壳形成|40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 分享关于“岩墙”的讨论

  • 屏蔽2017-7-3 14:29

  • 我从 岳中琦 博士的博客里看到 岩墙现象,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我认为自然界存在的东西总是有道理的,地质痕迹会忠实地记载着它们形成的历史。岩墙是陨击旋转风切割的裂带,并带出了裂带里的岩体。凸出的岩体应该是出风的地方。此外,风还有几个方向,将墙体切割。 ...

  • 个人分类: 地壳形成|3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61739&do=blog&view=me&from=space&page=35

  • 分享关于“火山活动可能促成白垩纪物种灭绝”的讨论

  • 屏蔽2015-10-13 17:25

  • 2015/10/13 17:21:31 lulingkxw (3)在陨石撞击机制研究的领域,我们中国不仅有很好的样地——我们国家有许多“恐龙灭绝”遗迹的典型地区,特别是北回归线带;也有很好的综合思考方法。一旦我们把天文和地理结合研究(目前是分割的独立系统,需要把它们综合一起),我们就一定可以找到许多重要的理论突破 ...

  • 8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 分享城市功能系统的生物学分析

  • 屏蔽2015-10-11 23:40

  • 城市功能系统的生物学分析 陆 玲 提要: 本文采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的方法,根据“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生物统一性”原理,探讨城市有机体的功能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城市有机体功能系统的辨析,笔者认为城市具有生物有机体类似功能系统,例如:城市中的“政府”属“城市有机体的 ...

  • 76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 分享研究历史,也要有科学的生态观

  • 屏蔽2015-10-9 19:39

  • 科技出版社《中国,中外学者公认的“一块宝地”》读后: 研究历史,也要有科学的生态观。 五千年前的中国华南尤其是北回归线穿越地带是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地方之一,而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绝大多数是海洋和沙漠,在缺乏抵御严寒手段的古代,古人凭着生物的本能也会聚集在这里,以寻求生存的更好 ...

  • 5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 分享开篇感言:发展新学科,促进科学系统的新综合

  • 屏蔽2015-10-7 16:59

  • 20年过去了,回首过去,深感欣慰:在深圳特区工作和学习期间,本人有幸获得较多的自由思考、研究和社会实践结合的环境空间,为“企业生态学原理”的创建做了一些前期探索工作。现在,企业生态学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界特别活跃的一个新领域,后续研究群体正加速扩大,并产生着积极的社会影响。 ...

  • 67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编辑| 删除 | 置顶

1 ...27282930313233343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1739-1118805.html

上一篇:我们不再听忽悠,清醒地走自己的路
下一篇:需及时预测和提前化解技术革命伴生的社会问题
收藏 IP: 113.71.138.*| 热度|

1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