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大学老师授课与大学生听课 精选

已有 6577 次阅读 2008-6-20 13:28 |个人分类:校园内外|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里的教与学很有自己的讲究。我的朋友厦门大学的王依民教授最近写文章,略有点郁闷地表示,上课时候总有“部分同学在课堂上老是相互说话,我很想告诉同学们,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涉及社交仪礼的问题,在很多场合,遵守社交仪礼的一般游戏规则,是基本的教养,而这需要在平时就养成习惯。”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一个老师一门课上一个学期,难免课堂内容有所拉杂,学生也不可能总是屏心静气难免会要分心。关键是作老师的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些老师上课比较有套路,也很会吊胃口,往往有同学觉得很吸引;有些老师比较拘谨一些,往往一板一眼。其实只要能上下去课程的老师,应该说都是有货色的。我以为大学虽然要讲究上课的套路,但是更重要的是讲究课堂上所讲的货色。至于学生只要认真听,大都能从中有所收获。也毋庸讳言现在的大学生,认真程度已经大大不足。曾经有研究生问我问题,我告之这个问题我在大学课堂早就讲了,而且在教材的什么部分说得很清楚,分明是没有认真学习看书,对方颇有惭愧。
    实际上回想一下30年前我们走进大学时候,那些讲课好的老师,真正让你记忆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专业知识,而是他们专业之外的感染。比如:郭在贻老师讲古汉语,内容并不记得,但难以忘怀的是,先生提及段玉裁、王念孙、戴震等人时,那操着满口山东腔的声音:“这个人真了不起,是个大学问家。”蒋礼鸿先生上课讲到了唐诗异文,有次似乎是考证杜牧诗《遣怀》中“楚腰纤细掌中轻”,其中“纤细”当为“肠断”,老先生足足讲了两节课。当然是穿插了考据方法,但是那些当时听起来很是乏味,如今也早就被忘记了,但你不能不说那是真正的学问。尽管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楚腰纤细”要比“楚腰肠断”更加入诗,杜牧写诗就应该用“纤细”而不用“肠断”,虽然典故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断肠”。也许正是这些记忆成了我执教大学的铺垫,所以虽然对那些上课有套路和模式的老师也欣赏,但是更加在意的是其上课的货色。真有老师上课学生赞不绝口,但是课堂内容却谈不上多少创新,课后也记忆茫然。也曾经听同学说起有老师的课,低年级时候听课感觉很精彩,高年级还是这个内容,研究生也没有改变。我听后突然想到,这还是课程里面的货色问题,高年级了研究生了,你的课程必须注入问题意识和研究色彩。我自己往往不注意上课的套路,但是却深信自己的课程绝对有所启发。
    我始终觉得,大学老师尤其是文科教师上课,传经授业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方法和思路上的开拓和指导。另一方面教书和育人同样重要,你教学生的内容和你的评价分析,乃至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一种引导,所谓言传身教吧。就像我前面说得那两位老师,他们留在记忆中的,不仅仅是学问,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到,郭在贻老师的古汉语本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但是却能够引导那么多同学热爱古汉语,走上这条枯燥的专业之路,并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卓然成为国内名家,这很重要的是在于他的个人魅力。而郭老师也是如今的浙江大学文科中唯一可以具备成为“大家”的教授,可惜天妒英才病魔硬是在他50岁来临的前一天夺去了他的生命,呜呼!正因为此,我在依民兄的文章后面写了这么一段留言:
    上课效果好不好,有老师原因也有学生原因。我自己的感觉,只要用心上课,通常效果都很不错的,但是往往对本科上课不很用心。我对学生会说:老师讲营销,上课本身也是营销,学生不喜欢说明营销传播效果不佳。我也从不点名,随他们去。但是我对学生往往比较自我,有几点:
    1、前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说,大学生不要期望大学老师还象中学老师那样上课。大学老师并不是说你讲的很生动就好,关键是你讲的有启发有教益。
    2、我曾经遇见学生说,希望老师怎么讲怎么讲,我回答:你说的我会注意的,但是老师教了这么多年书,在这个领域无论专业和实践经历都远远比你成熟,也培养了多少代大学生了。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专心听老师讲,然后积极提问题。
    3、我喜欢学生提问题,什么刁钻的问题都可以,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任何学生的问题我无法回答的(包括企业总裁班和MBA学生,实在不懂互相探讨往往很有创意)。我对他们说:老师从提问题可以看出你的水平。提不出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太笨,二是没有认真学习思考。大学生可以排除第一,但是不能排除第二。所以我上课他们不问我,我就问他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29758.html

上一篇:企业营销能否到达无推销境界?
下一篇:院士的认真令人肃然起敬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