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汾水秋风行

已有 6956 次阅读 2019-9-26 15:55 |个人分类:诗词歌赋|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到临汾是第二次踏上三晋大地。第一次去还是几年前,但感觉中那次简直不能算是去过山西。前一天晚上匆匆飞到太原,第二天上了一整天课,好像当晚又飞回杭州了。那次曾与著名摄友李学宽一晤,此前学宽曾不止一次在杭州相会过。时来去匆匆竟然手机上未曾记录,只记得次日一大早上课之前,曾经在山西大学里面走了一圈。后来讲课的时候,有来自晋东南的企业家学员课堂问我,当地有许多核桃之类的土产,公司也不可能像是六个核桃那样大规模的广而告之,如何更有效地营销才好?我建议他网上营销,可以设想天猫上找100个比较靠谱的农产品店,谈好折扣和运作方式做一个整体推广,这样既可以减少实体营销的所谓渠道依赖,还有利于建立新的绿色土产品牌。至于广告费,有这么多天猫店推你,本身就是免费广告。课堂上即兴创意策划说过也不跟踪,几年过去了也不知怎么样。去年暑假原本拟去大同,最后因贝加尔湖归来比较辛苦就没去,后来想到文化考察心里略有后悔,所以这次去临汾就特别关注山西的文化资源。

IMG_20190921_161331.jpg

【汾水联想】2019.09.20.

感怀一个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文化的记忆。临汾机场的名字叫乔李机场,徬晚飞机降落时,惊奇的发现手机上显示的地理位置是洪洞,就是京戏苏三起解里面唱的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还有已经演化为成语的“洪桐县里无好人。”据说洪洞县有个大槐树,明初洪武年间朝廷移民各地,此处为中原移民之根。这更激发了对三晋大地的历史文化记忆,恰好跟我会议发言的题目相关。临汾地名便是濒临汾河,城区叫作尧都区,传说是上古时代尧帝在此建都城。

1.jpg

尧舜之事虽为传说,然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根系。汉武帝某年秋天曾来此祭拜后土,汾水之上忽生感慨,于是便写了一首《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显然此时已经大胜匈奴的武帝,他是在感叹自然时空中的历史人生。汉武帝吟诗之后八百年,号称初唐文章四友的李峤某次也路经汾河,此人在武则天时曾三次出相但政绩平平,不过他写的那首长诗《汾阴行》不错,我很喜欢其中几句: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IMG_20190921_162607.jpg

【华夏根祖】2019.09.21.

汾水的历史文化记忆很多,晚餐时同桌一位言其家在河津。这是汾水流入黄河的地方,站在那里看黄河的对岸,就是陕西的韩城,是我少年插队的地方,那时我还不满十六周岁。凌晨思绪万千,文化记忆追溯无涯,又想到山西古代为河东郡,而我的姓氏本源又出自河东卫氏,汉代大将军卫青即河东平阳人,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两晋书法家卫夫人和著名的卫玠家族都是河东卫氏。真是浮想联翩啊,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是跑来大槐树下寻根似的。

IMG_20190921_143709.jpg

跟历史与文化旅游领域的学者交流,在跨国空间视野中观照丝路城市,这与我所在的学科有所不同。而我则主要试图从文化传播角度,为城市品牌传播探求一种叙事框架。在某种意义上,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乃在于它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因此在感叹山西文化遗迹的同时,也曾开玩笑地说,过去山西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经济所冲淡,就好比是产煤大省用黑乎乎的煤烟,遮住了文化历史的光芒。

IMG_20190921_162940.jpg

而那首脍炙人口的歌,唱的是山西好风光,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还有汾河的水哗哗流过小村旁。什么都说了却偏偏没有说历史文化,先圣尧舜从远古而来就在此地。庄子逍遥游里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在汾水之阳,尧往见之,窅然而丧其天下。据说姑射山就在临汾境内,多美的民族叙事啊,可惜这些中国故事讲的不够好。特意去洪洞县的大槐树下看了看,折回又去了尧庙。这里的主题便是寻根寻祖。虽说景点大多是现代新修的,然而历史上那一次建造和重修又不是新建呢?

IMG_20190921_144920.jpg

【三晋文化】2019.09.23.

临汾古为尧都,应该是上古最早的城市,在此思考城市发展,别有种历史文化意味。我对相关老师说,把历史与文化旅游放在一起,极具想象力和发展空间,在这里更得天时地利之和。仅就文化旅游资源而言,山西理应成为全国之首。且喜临汾旧称平阳,是汉武帝时大驱匈奴的一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的家乡,河东卫氏寻根,自当在临汾。更何况尧舜之都,三晋旧地,汉唐金元,留下多少遗迹和传说,走马观花惊叹不已。

IMG_20190922_102752.jpg

曾屹立黄河岸边700年的鹳雀楼,虽在金元之际毁于战乱,但却因为唐代王之涣那首诗而天下皆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也因此列居中国四大名楼之间,在其被毁700余年之后又得重建新楼。鹳雀楼上,但见一派莽莽苍苍,黄河穿流而过,远处中条山拱卫列立,万千气象非目睹而难以心知。登斯楼也,举目驰望,表里山河,尽入眼底。据云晴日视界开阔,于此可见三省之汇,鹳雀楼历经毁建沧桑,依然是历史文化的符号坐标。距此不远即旧时蒲州古城,古老的蒲津渡有黄河铁牛,过去竟不曾闻。唐玄宗开元盛世大手笔,用铁达全国80%年产量,其规模和一次性的浇铸工艺,简直令人震撼。

IMG_20190922_131430.jpg

解州是关羽的家乡,关公庙的规制堪为中国古建筑典范。随处可见的标语挺有意思:弘扬关公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发扬关公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有点滑稽,仔细一想还真那么回事。关公千里走单骑,不正是一带一路的象征?身在曹营心在汉,忠信礼仪的关公精神,不也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个道理么。随便数来,这一带著名人物于关羽王之涣之外,女有武则天杨贵妃,男有柳宗元、司马光等,皆历史文化大名人。更有《莺莺传》《西厢记》文学名作,这比杭州白娘子高出太多,可惜开掘有所不够。

IMG_20190922_170316.jpg

幸得有引导方入介休绵山,此山即为介子推当年隐身处,所以也称介山。说来这是少时读《东周列国志》即知的故事,介子推追随公子重耳凡十九年,流落中饥饿无食,介子推割其股肉以食君。重耳感慨,如此这般我日后怎么才能报答你啊!介子推对曰:跟随公子不为报答,只望公子得国之后,能善待庶民百姓。得,这分明又是一个不忘初心的教育典型。重耳后来成就春秋五霸之首,想起介子推欲以封赏,介子推不愿居功,乃携老母隐于山中,焚山不出而亡,是后人有寒湿清明节日之纪念。友人谓:这便是上古春秋之时的贵族精神,及战国后流氓文化始兴。思忖之间,深以为然。

IMG_20190923_101130.jpg

绵山乃民间企业所开发,构思宏伟,介子推隐居和唐太宗祈雨,是其灵魂和精神归依。建于山崖之上的云峰寺,为三国曹魏时古寺,在此第一次看见唐太宗时空王古佛的真身,释迦牟尼像更是唐以前便有之古迹。汾水秋风雁南归,三晋文化匆匆一瞥,惟觉遗憾处,乃是资源过于丰富,文化传播开掘尚且不足。从资源型经济转向文化旅游不能简单出售文化资源,必须跨越资源陷阱,讲好文化故事。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讲好山西故事,就能讲好中国故事。此行余尝与友人语:单篇诗词难尽意,欲以组诗以记之,或长篇歌行七古差可人意。且待来日。

IMG_20190923_115053.jpg

在佛教史上,汉人被尊为佛者罕有其人。《续高僧传》有载,隋唐年间有高僧惠超,俗名田志超。先在介休山抱腹寺(即今绵山云峰寺)弘法,唐高祖武德元年,曾率弟子20余人,入长安参加国家庆典,高祖李渊待之若仙。又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大旱,太宗李世民入介休山访之不遇,方归时超乃圆寂,天降甘霖,有祥云谓其空王古佛,唐太宗始以此称谓为封,至后世古佛信仰鼎盛。

IMG_20190923_135448.jpg

【初赋歌行】2019.09.24.

汾水归来欲填词,但觉词体有所限制,又思以绝句组诗,然终究难以曲尽其意。倘谓颇喜唐李峤之《汾阴行》,逸兴所在乃仿其体,初次染指歌行。诗中故事有及:尧舜卫霍,介推关羽;鹳雀楼外柳河东,蒲津渡口杨玉环;黄河相望结秦晋,西厢绣阁莺莺传;汾水流千古,秋风汉武辞。

IMG_20190923_172845.jpg

  《汾水秋风行》


君不见九月河东涵秋影,汾水南向又西行。

天蓝云淡看秋色,水随天去云俱飞。万里云天竞寥廓,长风犹伴秋雁归。

归来却寻旧踪迹,古国尧都觅陶唐。姑射山中神人居,窅然自失水之阳。

欲付天下何所寄,侍舜娥皇与女英。允执厥中得天道,从此汾水沐清风。

将军无以出身贵,八千铁骑迂高寒。至今犹思汉家事,长驱漠北匈奴残。

卫青不败得天幸,骠姚年少更封侯。匈奴未灭家未许,遥望茂陵起清愁。

便欲沿河直北上,白云深处访绵山。绵山百里多草木,隐者栖居在山间。

割股奉君岂为报,餐风露宿十九年。富贵功名如尘土,却令寒食断炊烟。

烟霭散尽波渺渺,汾水见入黄河流。河道九曲东向海,河岸谁登鹳雀楼。

秦峦豫水晋台阁,白日依山画屏秋。回首却见蒲津渡,开元横波铸铁牛。

关公故里参天树,贵妃身世柳河东。西厢谁写莺莺传,四围山色有无中。

万载千秋览今古,慷慨浩叹逝如斯。逸兴飞来且作赋,长歌又是秋风时。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418-1199577.html

上一篇:错过的特洛伊
下一篇:域外词意兼赋荷兴
收藏 IP: 58.101.43.*| 热度|

12 张晓良 刁承泰 武夷山 郑永军 贺玖成 李学宽 郁志勇 王从彦 张叔勇 钟炳 鲍海飞 程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