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yizhang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yizhang6

博文

昆虫促前胸腺激素(PTTH),一个讲了三十多年的故事 (上) 精选

已有 11207 次阅读 2009-12-18 13:19 |个人分类:分子遗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激素

    这些天无心谈国家大事,也不想太担忧个人前程,就聊聊学术吧。这个月四号的Science发表了一篇关于寻找和验证昆虫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icotropic hormone, PTTH)受体的文章。由于我博士论文的工作是做昆虫神经肽的,PTTH也是昆虫神经系统分泌的激素蛋白,所以我对PTTH一直都很感兴趣,虽然没有直接研究过它。

        PTTH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其功能重要,二是它的研究路径蜿蜒曲折,有些八卦可以讲讲。昆虫的一大特点是其变态发育。很多昆虫需要经过卵-幼虫--成虫这几个形态和行为都很不相同的阶段。所以昆虫在发育到需要变态的临界点时,如从幼虫变态成蛹,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表达蛹期所需的基因,抑制幼虫期的基因,产生新的蛋白,降解不需要的蛋白;二是各个器官要能在变态的过程中步调一致。昆虫的一种小分子激素,蜕皮激素,和这两个过程都密切相关:它在适当的时间产生,扩散到各个组织的细胞里,调节与变态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绝大部分的蜕皮激素由昆虫的前胸腺(prothoracic gland)分泌。PTTH则是从神经系统里分泌出来的小分子蛋白,它可以刺激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一条简单而又很符合逻辑的路线:



    现在看起来简单明了的东西,研究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对PTTH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在七十年代末,哈佛大学的RiddifordWilliams 用生理学方法确定了PTTH的存在:由神经元分泌的;能刺激前胸腺产生蜕皮激素。当时他们用的昆虫模型是烟草天蛾 (Manduca),主要原因是这种昆虫够大,在做生理学实验时有较大优势。

          后来Williams 老了;Riddiford离开哈佛后,她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蜕皮激素的功能上,而没有太关注蜕皮激素是怎样被调节的。PTTH的工作就被北卡大学的Bollenbacher Gilbert 接管。他们在整个八十年代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PTTH通过什么机理调节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PTTH是一个什么样的蛋白?第二个问题更关键,因为只有知道了PTTH是什么东西以后,才能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功能。在那个时候,他们用的策略很简单:



    他们进行了将近10年的努力,还是没有得到PTTH的部分蛋白序列,因为PTTH的含量非常低。不过他们通过提取出的含PTTH的组分制备了抗体,通过生理和生化实验证明了该抗体可以特异地阻断PTTH活性,同时也检测到了表达PTTH的两对神经元(如下图)

O’Brian et al., 1988

           PTTH蛋白纯化和序列测定方面,日本人Ishizaki 领导的课题组用家蚕为模型,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先得到了部分蛋白序列,然后根据蛋白序列设计引物,得到了编码PTTH的基因序列。这样,PTTH的面纱就被揭开了:10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含有三对链内二硫键和一对链间二硫键;在生理状况下,PTTH是一个二聚体。这个工作对于现在的分子生物学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在1990年,这是一流的工作。因为烟草天蛾也是研究PTTH的主要模型,Gilbert等人想通过家蚕的序列为参考,直接用PCR的方法得到烟草天蛾的序列。但这两个物种的PTTHDNA序列同源性却出奇地低,直到2003年,烟草天蛾的序列才被一个日本的实验室克隆出来。

        知道了家蚕PTTH的序列后,就可以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得到比较大量的纯PTTH,这对研究家蚕PTTH如何调节前胸腺分泌蜕皮激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2003年以前,研究烟草天蛾的人就都比较郁闷,他们还是要用大量的昆虫的脑子来纯化有活性的PTTH。在整个九十年代,除了Bollenbacher GilbertIshizaki,陆续有别的课题组加入了对PTTH和前胸腺的研究,发现PTTH能改变细胞的钙离子和CAMP浓度,也影响了细胞内MAPK的活性。

          PTTH的故事到此只讲了一半,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一是把PTTH基因敲除后,对昆虫的发育有何影响?二是PTTH作为一种神经肽,它的受体是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720-279594.html

上一篇:生物数据的采集对基因网络研究的影响
下一篇:昆虫促前胸腺激素(PTTH),一个讲了三十多年的故事 (下)
收藏 IP: .*| 热度|

8 王琛柱 刘进平 王德华 黄晓磊 柳东阳 李泳 王锐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