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
热度 2 聂广 2020-9-4 11:33
两年前的一个晚饭后 ,一家人在桌前意犹未尽。看到孙女们若有所思的样子,笔者突发奇想:“两个小东东,你们是不是在思考科学问题: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 话音刚落,6岁的大孙女脱口而出:“苹果熟了,就会从树上掉下来。”3岁的小孙女也鹦鹉学舌:“苹果熟了,就会从树上掉下来。” 孙女们如此神速而胸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640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转载]张传力:中药现代化的研究状况与进展
聂广 2020-9-4 11:27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丰富经验的总结和理论高度的概括,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宝贵财富。随着时代发展中医药现代化迫切需要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揭示和丰富其科学内涵,实现中医药亟待发展、突破的迫切要求。本文就现代科技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如何使现代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融人中医药研究体系等问题进行论述。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3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取象比类”与《黄帝内经》“藏象说”逻辑建构
聂广 2020-9-2 09:34
资料来源:孙可兴,张晓芒. “取象比类”与《黄帝内经》“藏象说”逻辑建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6):62-68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传统中医理论的开山之作,在其理论建构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方法)的濡染与滋养,形成了其独特的逻辑思维形态,为传统中医理论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9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象数之学
聂广 2020-9-1 21:18
古代儒家易学中以物象符号、数字表示事物关系和推测宇宙变化的学说。象数概念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认为事物都有一定的形象和数量,象和数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所谓“象数相因而生”。龟占以象明吉凶,卜筮以数明吉凶(见占筮)。《左传》《国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10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类比论证法浅谈
聂广 2020-9-1 11:28
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个重要条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181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取象比类”面面观
聂广 2020-9-1 10:48
取象比类,又名援物比类,属意象思维,以直观为特征,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它和西方以理性为特征的逻辑思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笔者分别从什么是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应用、取象比类的原理和方法、取象比类和隐喻、取象比类的得与失等五个方面,简要谈谈个人看法。 一、什么是取象比类 取:提取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48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逻辑浅探
聂广 2020-8-31 10:37
资料来源:王宏利,刘庚祥. 中医取象比类思维的逻辑浅探. 内蒙古中医药,2012,(5):18-19 摘要:取象比类思维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它既不同于严格的逻辑思维,也不是直观的灵感思维。取象比类思维具有自身特定经过取象、移象、比类的过程,最终得出思维结果。这一过程的发生是以某些事物存在的时空相的逻辑性。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94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取象比类与概念隐喻
聂广 2020-8-31 09:57
近些年,中医研究界常常有这样的说法:取象比类是中国式的隐喻认知方法。一些研究者把取象比类归纳于概念隐喻的范畴,试图借助西方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取象比类思维。然而,实际上,两者存在着巨大差异,取象比类所特有的整体性和模糊性,是概念隐喻所无法解释的,本文将从比较基础,认知过程两个方面阐释两者的差异。说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24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赵鹏飞:中医研究要善于取象比类
聂广 2020-8-30 21:18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人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它是以“象”的相似关联性研究为基础,发掘物质本质属性的实践方法。长期以来,“取象比类”便一直成为中医学广泛运用的推理方法,在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合理评价和恰当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探究其客观性的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27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