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已有 3070 次阅读 2021-1-19 20:44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1. 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对社会危害严重。因此,关于预防、早发现、正确面对病情、积极治疗等方面的意识很重要。这种大众性的意识需要由卫生、广电、教育等部门的长期宣传对人们产生影响。健康教育是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城市公共卫生以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方面,同时,也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主要任务之一。传染病防控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健康教育工作应以预防为导向,并为专业队伍教育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与意见,可进行口头教育、书面教育、综合教育、新型媒体宣传等。加强宣传是从思想上预防传染病的第一步。很多情况下,很多人都知道传染病的严重性,但是人们对于新发传染病的产生原因、传播机制等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或者没有形成正确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因此面对传染病时可产生恐惧感并伴随着不作为或者乱作为[4]。

2. 加强多数据源监测与分析:应逐步建立全方位的监测系统,收集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多因素资料,增加探测异常信息的及时性和敏感性。相较于单数据监测,多数据源之间可以相互印证,提高可信度,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运用风险管理、数据模型等方式,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5]。

3. 强化联防联控与源头管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应对新发传染病的关键是“防输入”“把好国门关”。在出入境检疫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当地疾控机构疾病筛查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必要时采取联合疫情监测与排查的方式,优势互补,加强出入境检疫检查,提高新发传染病早期预警机制的工作效果,不让传染病患者和携带者出境,也不让外来的新发传染病患者或者携带者在我国境内扩散病菌[6]。

以预防为主应对传染病:对于一些 常规性的传染病,以目前的医疗水平, 治愈已经不是难事。但在当今社会,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还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习惯,“重医轻防”表现突出。通过正确认识传染病,能够有效地将传染病病原体拒之门外。如每日多次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的流通和清爽;多进行户外活动,老年人和小孩等体质较弱的人群,尽量减少去一些人多的密闭空间,尽量在自然、开阔的空间内活动;家中的食物要保持新鲜、卫生,尽量少食生冷的食物,牛奶、水果、绿色蔬菜和纤维量高的肉类都是很好的选择。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健康教育是卫生保健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更是提升高效政治文明、促进疾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开展的重要保证。“预防为主”的大卫生策略需要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及初级卫生保健,是国际卫生界公认的廉价保健对策。现如今,很多新发传染病的危害程度比较严重,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广泛,而这也对作为技术支撑体系的专业队伍建设与应急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立全球性的传染病信息平台系统:建立一个全球性的传染病信息汇总和交流平台,建立并完善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注重症状监测,及时发现新传染源或病原体以及影响因素。在全球性传染病信息平台系统中,全世界各国应该传入本国的新发传染病症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信息,密切关注各个国家流行趋势,积极开展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治疗方案研究,了解发病特点及主要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以便新发传染病被输入国能够及时对病情做判断和诊治,各国的医护人员也可以借此平台进行医学技术方面的交流。新发传染病的危害程度比较大,传播范围广泛,对此,世界各国应该共同面对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沟通、交流,提升新发传染病的防治水平[7]。

综上所述,新发传染病的种类多样,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另外,人们对于新发传染病的了解不够深入,绝大部分人对其缺乏免疫力,因此很多新发传染病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当前,新发传染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面临很大的挑战。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发传染病,必须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加强多数据源监测与分析,强化联防联控源头管理,以预防为主应对传染病。同时,还应该建立全球性的传染病信息平台系统,促进各国沟通、交流,共同做好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郝永东.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研究.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1):8-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7983.html

上一篇:[转载]发挥中医药在新发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转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传染病防治领域取得的成就与展望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