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小冰河期”与寒温学派

已有 3549 次阅读 2020-3-14 17:0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一)地理、气候与疫病

程杨等依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国灾荒史记》、《人类灾难纪典》等文献中有关疫病的史料从地理学的角度定量探讨中国历史上疫病的高发期——明清时期疫病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明清时期疫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1840年以后疫病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5801589年、16391648年、18131822年、18571866年分别出现四个高峰(图4-1)。疫病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规律(图4-2)。从发病范围来看东中部所有的省市都发生过疫病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海南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发病县数达80 %以上。从发病年数来看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疫病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整体上看华北地区、江浙地区、福建省等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南省年均发病县数比较高表明这些区域疫病的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

 

(二)气候变化与寒温学派的学术主张

有人根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结果,我国五千年气候变化,主要有四个寒冷期和四个温暖期的交替,认为中医学的寒温学派与其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1. 公元初至公元600年左右的寒冷期

大约相当于东汉到南北朝时代,此环境下产生了伤寒学派奠基著作《伤寒论》,病因强调人之皮毛感受寒邪致病、强调寒邪伤阳,开创了以温热药物治疗为核心的相关理论。

2. 隋唐时期的温暖期

虽然唐代称《伤寒论》为众方之祖,但不独尊《伤寒论》而排斥诸家,把大量载有治疗温病方剂的《小品方》和《伤寒论》并列为医者必读之书。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把预防温病的方剂列于伤寒章之首,列出药方30 余首。在治疗温病的方剂中寒凉药的使用频率79.23%所用药物以栀子、石膏、大青叶、玄参、葛根、生地黄等频率最高。该时期形成了中医理论寒温分化的酝酿阶段。

3. 两宋时期的寒冷期

这个时期,伤寒学说又重新受到医家青睐。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对《伤寒论》进行了考证、校勘,并在其序中云“百姓之急,无急于伤寒”。据《伤寒学术史》统计,两宋时期的伤寒著作共97部,平均每3就有一部伤寒著作问世。有学者认为此时期是伤寒学发展的兴盛时期。而宋代官修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收载药物以温燥药物为主,善用芳香行气。

 

4. 13世纪初开始的温暖期

宋时的治疗方法与药物难以适应热性病流行需要,而且沿袭使用的弊端突出显现,河间、易水和丹溪学派对前期的中医理论“破中有立”,“创新出异”。刘河间从病机理论的角度着力阐发“六气皆可化火”的观点,治疗擅用寒凉药物,为寒凉学派创风寒之邪。朱丹溪“参以太极之理”阐述医学问题,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注重补益阴液,使用的也多为寒凉药物。

5. 16-17纪的寒冷期

此期,温补学派形成和发展了起来。身为丹溪传人的张景岳、赵献可等医家继续“参以太极之理”阐述医学问题,但提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观点。张景岳治疗疾病强调人体阳气,大力倡导补益阳气以扶助正气。赵献可指出治病要温补命门真火,又开始使用温热药物。

6. 清代寒冷期后气候回暖期

温病四大家叶天士、吴鞠通、薛雪和王孟英诞生于此期。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阐明了温病病机变化及其辨证论治规律。他所著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使温病学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此时期对温病学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被视为温病学的形成阶段。温病理论在病因上强调了人体感受温热之邪,立法用药上确定了辛凉解表、轻清宣透的原则,重视温邪致病、强调温邪伤阴,建立了以寒凉药物为核心的治疗体系。

(三)地理气候因素与温病学的产生

上述分析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吴又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16-17世纪的小冰河期,他写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的气候情况恰恰与张仲景著《伤寒论》的相似,为什么张仲景以疫病为“伤寒”而吴又可以疫病为“瘟疫”?

据《瘟疫论·原序》记载道“崇祯辛巳年1641),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今河北、江苏),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其实,这段时间正与《伤寒论·序》中“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相同的小冰河期。可以想象,在疫病大规模流行的早期,即使有辨证论治丝丝入扣《伤寒论》方,还是“霄壤之隔”的《温疫论》方,患者的大规模死亡都难以避免,而当流行势头一过,后期的疫病则大多数可以存活,无论用《伤寒论》还是《温疫论》方药。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张仲景处在中原,而温病学派的医家都成长于江南,至于气候状态、疫病是否大流行并无太多关系。因为吴又可和张仲景同处于小冰河期和疫病大流行,而清代温病四大家却处于小冰河期过后的回暖期,疫病大流行已经过去(见图4-1)。

总之,我国江南地区湿润而温暖年平均气温在15℃~16℃以上而且潮湿多雨年降雨量在1 000mm以上无霜期可达210250河流纵横径流量大冬季不结冰我国的地表水分90%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江南地势低下潮湿尤多雾露最易产生外湿。因此在气温较高的春夏季节空气湿度就特别大。同时小冰河期的天气剧变使得降雨区域普遍南移江南地区降水量进一步增多天气变得愈加潮湿、闷热。正如叶桂在《温热论》中所言“吾吴湿邪害人最广”这就使得人们感受湿、热等邪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江南诸地人们偏爱酸甜及发酵食品酸主收阳主热则皮肤腠理易于积热。温热内蕴就易招外湿就增加温热、湿热等病邪的感受机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23494.html

上一篇:第三章第四节明清时期的伤寒学门派
下一篇:[转载]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叶永安:将中医治疗引入重症监护病房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3 郑永军 范振英 杨卫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