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时光小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up 编辑人生。

博文

中国好编辑

已有 5302 次阅读 2013-1-18 13:07 |个人分类:我的豆腐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好编辑

  这篇文章本来想发到某期刊以便有助于我评职称,遗憾的是未得到接收,只待择日重写后再投出。 今因参评“中国好编辑”,特贴出来拉票。 目标是一台苹果IPAD mini .  

      诚惶诚恐中, 谢谢各位朋友帮投票,http://www.bookdao.com/person/31141/  陈静,2013.1.18

 

 

 

有境界自成高格

——学者型编辑的启示

···陈静(北京大学出版社)

 

 

很多学界名人,都是编辑出身。比如我们熟知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88),他不但写童话,写教材,还做出版。叶圣陶在晚年曾撰文:“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我当编辑的年月比当教员多得多。”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语言学家吕叔湘19041998曾兼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张中行1909—20061951年由中学教师转行,也来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做编辑;梁从诫19322010),曾经在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工作;周振甫(19112000)周邦立19191982)和傅璇琮(1933),都曾是中华书局的编审;戈宝权(19132000)在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之后,也参加了生活、新知等书店的编辑工作……像上述提及的学者还有很多他们不仅在著述方面慧泽后人,在编辑思想和出版理念方面亦是我们的精神领袖。回眸历史,仰望先贤,从这些学者型编辑对职业角色的定位、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编辑思想尊崇方面,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1编辑的角色定位

我初入行做图书编辑时,以为“编辑”只是个名词,是一个既小资又惬意的职业,有着读书即生活的浪漫。真正完全投入工作之后,才知道“编辑”除了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外,同时还是个动词。 《现代汉语词典》对动词“编辑”的定义为: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然而,真正的图书编辑要比这个定义所要求的广义得多,也具体得多,并非只限于找错别字,改病句,写小文章而已。出版家陈原19182004回忆他年轻时的编辑部,也要求编辑“做组织工作,也同作家联系,更自己研究,自己译写,一直到油印、包装,跑邮局,全都包了。”现在,图书编辑已有了细密的分工,可划分为文字编辑和策划编辑,但更多的仍然是复合型编辑,从一个选题的策划、约稿、编辑加工到后期营销,事无巨细,都需要编辑的努力。

编辑往往慨叹自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难得有成就感,正如《读书》杂志主编沈昌文1931  先生所说的:“我做编辑、出版工作近五十年,一辈子忙的,都是‘促人付梓’”。这也难怪1921年张元济(1867—1959拟以每月300元的高薪聘请胡适(1891—1962)做商务编译所所长,胡适竟不肯,他说:“我是30岁的人,不应该放弃自己的事,去办那完全为人的事。”与胡适不同,一代文豪巴金(19042005),却把编辑“为人作嫁”的职业特征充分放大,使之成为一种理想主义的职业行为。巴金出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的14年里,出版了数十位新兴作家的处女作,这些当初的“新人”,如今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鲁迅、矛盾、沈从文等等。虽然巴金也曾因繁琐的校对工作而“想自杀”,但他那“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的人生信念支撑着他从事出版活动。

巴金晚年在与出版商的交往中,曾感慨:“总觉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现了出版官。”这或许是“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的折射。被广大读者忠实拥趸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是具有如杨绛(1911— )先生所言的“不官不商,有书香”之特色,才得以数十年成为行业标杆。原三联书店总经理范用(19232010也始终认为:“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封面也很漂亮。”诚然,发现好的稿子,并想办法让更多读者欣赏,这是编辑的天职。

王云五18881979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出版“万有文库”共4000多册,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丛书”。后因战乱影响,这套书不幸停止出版。但它的影响却经久不衰,至今依然不绝于耳。如果现在的编辑仍生搬硬套地出版类似图书,不一定能行得通,但若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便能“叫好又叫座”。比如在《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北大出版社)中,可见编辑为旧书提供了许多新的“附加值”,这些书的导读、附录和彩色插页中,既承载着历史,又再现了情境。也因此使该丛书赢得了众多“粉丝”,他们数年跟踪丛书的出版步伐,如数收藏,并常与编辑交流其中的乐趣和哲思。

 

2.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

陈原先生是编辑出版界的领袖人物,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编辑活动中。但其著述和译作有数十本,且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地理、国际问题、语言学习、文学小说、人物回忆、说文解字,等等。这也为他赢得除“编辑”、“出版家”之外的诸多头衔,比如中国语言学家、世界语专家等。一个编辑何以能为自己做了这么多门类各异的“衣裳”呢?我们从陈原的日常工作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陈原完整地读过《辞海》、《辞源》和《简明牛津词典》,做了四本笔记,审稿时又注重辨析辞源和收集审稿素材,积少成多便有了《在词语的密林里》、《世界语文法修辞讲话》和《陈原语言学论著》等书。 他心系旁人,日常感怀也会落于笔端,撰写了一系列回忆编辑同事的文章,于是便有了《人和书》等的出版。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还写译了十本地理学方面的书。能够取得这般“博”与“专”兼修的成就,与他的勤奋是分不开的,正如陈原自己所言:“天蒙亮就起床,为了省钱不吃早饭,拼命写我的地理。”对于这样一个通才,沈昌文多次号召:“年轻的朋友,读一读陈原吧!你们在还能把陈老的经验付诸实践的大好时光读到陈原的书,是有福了!” 也许,一个编辑应当怎样进修和提高,我们可以从陈原这里得到一些启发。

无独有偶,原本只有初中二年级学历的胡愈之18961986),18岁时以练习生的身份进入商务印书馆,但在工作之余,他一头钻进商务编译所的图书馆涵芬楼拼命读书。在19151918年的短短三年时间里,他不但熟练掌握了英语、日语和世界语,还发表160多篇著译文章。周昌寿(18881950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的25年间,撰述有关物理学著作9部,翻译著作11部,编写中学和大学物理学教科书8部,影响和培育了我国几代物理人才。正是这些前辈的高标准高水平,成就了商务印书馆的品牌传奇。据说当年毛泽东就希望能够拥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所有图书,这正是“品牌”的魅力。

陈原先生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编辑,你首先要是一个书迷”,书读得多了,自然也就会写了。编辑的写作能力历来都被反复强调,据记载,邹韬奋(18951944)开始接管《生活》周刊的时候,既没有充足的资金,也没有宝贵的作者队伍。为了丰富周刊的栏目,他便用不同笔名把各个栏目的文章都包揽下来了。   

虽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可为何编辑不能同时为自己做一身合适的嫁衣呢?一个真正愿意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编辑,编书出刊这种做学问的事,又何尝不可一试呢?

3.思想的力量

目前我国新闻与出版人物的最高奖项,以邹韬奋先生的名字命名,周恩来也曾说过:“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邹韬奋执掌生活书店时,制定了聘用编辑的四条标准——大公无私、思想深入、文笔畅达和精通一种外语。可以说,他自己便是这四条标准的代表。纵观他作为新闻出版界“精神领袖”的一生,虽然“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但他始终认为:“做编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读者的来信,尽自己的心力,替读者解决或商讨种种问题。”

邹韬奋认为做出版需要“傻子式的勇敢”,他理想中的办刊人是“头可杀而我的良心主张,我的言论自由,我的编辑主权,是断然不受任何方面任何个人所屈服的。”这种精神在范用身上也得到了体现,他常说:“做出版,就一定要感情用事。正是在他的“感情用事”之下,《傅雷家书》排除阻力得以出版,并一再重印,销量160万余册,成为图书出版史上一段佳话。一个编辑手下的图书也是有性格的,编辑出版什么样的书,某种程度上是造化所致,范用“为书籍的一生”,即是很好的例子。海豚出版社俞晓群社长也始终把三联书店看做是“韬奋精神”的某种表现。三联图书的风格,正是基于三联传统的编辑思想。正如沈昌文所说:“对于出版界先烈的事业,必须首先学习他们的思想,然后勇敢的实行,不要怕!”

巴金曾在《我的责任编辑》一文中写道:“叶圣老(指叶圣陶)还是我头一本小说的责任编辑。我还说过他是我一生的责任编辑,我的意思是——写作和做人都包括在内。”巴金所说的“做人”,大抵也是一种精神力量。

 

出版文化最讲求传承精神,那些背负书业理想的前辈,让编辑看到了光明。国学大师王国维说:“有境界自成高格。”上述学者型编辑同样验证了这句名言的哲理。俞晓群先生说过,“向张元济先生学做人,向王云五先生学做书,向沈昌文先生学做事。”正是在这些前辈的指引下,亦成就了俞晓群成长为一个学者型编辑。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一代编辑新的使命,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能够具有优秀的文化素质,沉下来静心审稿,逐字逐句地梳理案头工作;又要走出去,具备敏锐的市场意识,策划选题并有效执行。我们较少能够真正达到研究的境界,但做好能“编”会“写”的学者型编辑,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是所有编辑的共同诉求。

 

参考文献:

[1] 尘元 . 在词语的密林里[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 王世襄 等著. 我与三联[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 范用 著;汪家明 . 相约在书店[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沈昌文 . 书商的旧梦[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5] 沈昌文 . 八十溯往[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6] 俞晓群 . 这一代的书香:三十年书业的人和事[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 俞晓群 . 前辈[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8] 徐百柯 . 民国风度[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9] 俞晓群.谁是我们的导师. 编辑学刊[J]201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877-654346.html

上一篇:离心理学名著可以近点
下一篇:优秀科普图书是怎样炼成的
收藏 IP: 124.205.189.*| 热度|

16 曹聪 武夷山 黄成 虞左俊 武京治 沈惠川 徐耀 高建国 蒋永华 原业伟 朱丽红 王秋平 秦耿 fumingxu crossludo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