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泰山的云雾 精选

已有 13751 次阅读 2012-9-3 20:5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泰山

泰山的云雾

 

阳光与云雾是一对冤家。要是阳光处于强势的地位,总是要把云雾的朦胧的美丽驱散;反过来,要是云雾处于强势的地位,云雾就会把阳光的明媚遮住。今年八月的那天,我们登上泰山的那天,阳光是明媚的,登山的路上,我们清晰地如愿地看到了我们想看的百般美景,那蓝天白云下的南天门,那楚楚动人的迎客松,那熙熙攘攘的天街,那高耸险峻的石头峰,那充满遒劲秀美字迹的唐、宋、清摩崖石刻,那挺立在泰山之巅的玉皇顶古朴英姿……都一一展现面前,历历如绘。阳光多么好,阳光把一切都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泰山太高了,你站在那似乎伸手就可以摸到蓝天的地方,往远方一望,也总是还有些许的云在流动,雾在编织。此刻,我就站在南天门的一颗古老的青翠的松树旁,从松树枝留下的空间向山下望去,目力所及,那薄薄的云雾就把远方的山和路由淡而深地慢慢地遮住了,我举起了相机,拍下了远方的朦胧的山坡、台阶、小路和正在登山的人影,那近处松枝、屋宇的清晰。远处山坡的朦胧,和近处松枝的清晰,构成一种对比,构成一种距离,整个的景象别有一种深邃的美丽。

晚上我们住在山顶的一家宾馆。天阴了下来。我们仰望天空,希冀能看到城市里不易见到的明亮的星星,但我们失望了。星星被云雾遮住了,云雾扮演了一个讨厌的角色。但宾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不要失望,像这样的天气,明天早上是可以看到日出的。是的,我们来泰山干什么?就是要在泰山顶上看日出。我们是那样迫不及待,在暮色苍茫中,先上到玉皇顶,去侦察第二天早上观看日出的地形。我们早早就租好军大衣,以抵御早晨等待日出时的寒气,我们满怀着希望,明天早上,太阳会照样升起,而少许的云雾并不能遮住太阳的笑脸,也不能抹掉我们的对初升的那轮跃起的红日的期待。我们在晚8点就早早上床了,做着甜甜的、美美的梦。

清晨四点半,泰山上的的雄鸡早就喔喔啼叫,此起彼伏,不停不休,似乎既在唤醒我们,也在唤醒太阳。按照八月的时令,太阳要到五点二十分才会从东方升起。但我们不到五点,就在漫天的晨雾中爬上了玉皇顶的一块山坡上,面朝东方,站着等候。不是我一个人,也不是我们一行三个人,是一大群人。我们对着东方目不转睛地等待,行着注目礼。但没有一丝风,晨雾不肯离去。是的,天是更亮了。但晨雾坚持着,抵抗着。但我们则面朝东方茫茫的白雾,期待着,带着虔诚的心渴望着期待着,周围的野花和野草也似乎把自己的花面和叶面朝着东方,准备接受初升太阳的第一缕光,甚至在我的脑海中幻化出太阳跃出地平线的情景。不错,我曾在一条轮船上看见过太阳跃出水平线的那种情景,我想那情景是相似的。

可是,晨雾与我们的渴望对峙着、反抗着。我们眼前除了雾的些微的流动,什么也没有发生。突然,有个小伙子大声喊起来:出来了!出来了!大家听见这喊声,连忙把头抬了起来,死死地盯着东方,但除了茫茫的白雾,并没有看到什么,没有看到地平线,没有看到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没有看到日光照彻万物时那灿烂的光辉。

唯独我,转过身来,看了看这群人的眼神,我从他们的眼光里,我读出了人渴了却将遇到一眼泉水的那种渴望,读出了他乡遇故知前的那种渴望,读出金榜题名前的那种渴望……人的渴望也是一种美。

我们立刻下山,一路上,那些近处的松树,石崖,屋宇,都笼罩在白雾中,显出另一种姿容,它不是也很美吗?

我们回到了北京,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我不后悔,我毫不埋怨昨天的云雾。我能想象泰山观日出的美丽情景。(2012-9-3

 

这是南天门雾中景观

 

这是从南天门松树枝空间看近处和远处的景观,看远方的山坡上的雾

  上面就是天街的牌楼

  云雾中的石崖

上面是青云洞景观

下面还是清代石刻

  下面是唐代摩崖石刻,这是唐玄宗的笔迹,只可惜只拍了一半。

清代石刻

   清代石刻

清代石刻

    远看东方,期待日出

   似乎野花野草也在朝着东方期待

   这似乎是宋代摩崖石刻,里面也有清代刻的字

这是下山路上拍到的雾中劲松景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608891.html

上一篇:无知是无价之宝
下一篇:我眼中的草原秋色
收藏 IP: 114.255.218.*| 热度|

15 吕泰省 许敏 朱晓刚 李泳 庄世宇 杨正瓴 李土荣 肖明华 海鹰 张厚刚 杨洪强 许培扬 crossludo jlx1969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