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u280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u2800

博文

夜深忽梦少年事—姑苏的秋天 精选

已有 11501 次阅读 2017-9-15 08:59 |个人分类:往事回忆|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少年, 秋思, 故苏

夜深忽梦少年事—姑苏的秋天

五十年代的苏州几乎是没有夜生活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过晚饭,天一黑就上床睡觉了。只有在夏秋之交有些例外,天黑后暑气未消,一时难以入屋安寝,在屋外乘风凉就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夜生活。乘风凉的地方或是在屋后河边石阶沿上,或是在街头昏暗的路灯下,大人小孩围坐一圈说说笑笑,你问我答,此乐何极?宁静美丽的月色也远胜于今日光怪陆离的人造灯光。

乘风凉时我常常赤膊踩木屐,摇着破蒲扇,俨然一个小小说书先生,从“诸葛亮七擒孟获”一直讲到“岳飞槍挑小梁王”。我的表演不仅受小伙伴们欢迎,也收获不少大人捧场,我家隔壁铁匠店的阿贵就是我忠诚的听众。阿贵已有二十来岁了,却一字不识。一贫如洗的他也根本没有机会进剧院看戏听书,他对历史和外部的世界的认知大多来自我的评话故事。

阿贵没有文化並不是他的错,他的思维和记忆不比任何人差。记得有一次我把诸葛亮的空城计说得有声有色時候,阿贵发问,为什么司马懿不派一小队士兵进城先试试看,当时我想了半天也不知如何忽悠过去。阿贵似乎对兵器特别在意,这大概也与他的铁匠的职业有关。我当然知道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他却偏要问我張飞的丈八蛇矛又有多少重,我隨口编了个数字,第二天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一丈八尺手能握住的铁杆最多只能有几斤重,与我的表述差得太多,要我到书中再查一查。阿贵如有文化,说不定会是一位军工企业贡献卓著的高级工程师,实在是可惜了。中国真是不缺人才,只要给所有农村的孩子吃饱喝足、上学念书,你就等着更多的邓稼先和于敏们会从田野中、山㘬里走出来。

我在苏州的少年時代非常喜欢看书和听书(听苏州评彈),对“三国”、“水浒”、“说唐”及“岳传”尤其入迷,几乎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那个時代还没有歌星、明星,那时的男孩都是常山趙子龙、豹子头林冲的忠实粉丝。我们会为了“霹雳火秦明”出战“猛张飞”谁胜谁负爭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在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就始终有着讲义气、论是否、做英雄的江湖情结。我从小敬重出将入相的儒将,希望长大以后“武能跨马安邦定国,文能提笔罄书丹华。”但书本上描述的那个英雄時代早已远离我们而去(可能从来也没有存在过),而现实世界中的游戏规则把儿時的梦想击得粉碎,心中的纠结又有何处诉说?古人年老退隐后,总还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他们至少还可以告老还乡,教教村中的孩子们读书识字。而今日的我却是“拔剑四顾心茫然”、“长安不见使人愁”,只能在异国他乡的陋室中码码字,聊解心头之闷。

夏日慢慢地离去,天气渐渐凉快起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乘风凉時间逐渐变短人群也开始减少,我的心也凉了。有時只能独自一人躺在天井里的竹榻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发呆,那時的星空比现在可要明亮许多。杜牧的“秋夕”真是把秋夜写绝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儿时的天井里在夏秋之交的夜晚,飞舞的萤火虫也是一道有趣的风景线。牛郎织女分隔万里不能相见之苦令人感动,联想到夏去秋来,又要上学,又要早起早睡,再也没有乘风凉的热闹,孤寂之感油然而起。当然最伤心的就是阿贵了,他再也没有免费的评话可听,他又要暂別故事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在灰黑的铁匠铺里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去了。

 P1)    

秋天里男孩的兴趣热点全转到了蟋蟀的身上,孩子们为了捉蟋蟀、养蟋蟀、斗蟋蟀忙得不亦乐乎,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我。但比起一些蟋蟀专业户,在捕捉能力和养护规模上我都只能敬陪末座。我的小学同学兼邻居張正民就是一专业户。我与他的交情不错,偶尔得邀一观他精心创建的蟋蟀军团。在他家客厅的墙角有一木架,整齐地码放着大大小小二十多只蟋蟀瓦盆,蟋蟀都是独盆独户被精心供养着。每只蟋蟀都被冠名,诸如:大王、二王、三王、元帥、大将軍、 左先锋、右先锋、飞将军、未將軍等等。次一档的用绰号为名,诸如:乌青头、拼命三郎、黑旋风、滾地龙等等。

只要看一下盆的大小和质地,基本上可知盆中蟋蟀的地位和军阶了。当然蟋蟀的地位和待遇是靠一次次的战斗争取来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以命相搏换来的,因为他家一般是不会收养落败蟋蟀的,不管它曾经有过多少辉煌,输了就失去名位、家园,甚至被处死,与罗马斗兽场中的角斗士毫无区别,成王败寇一点也不含糊。为了蟋蟀的安全和静养,揭盖一观蟋蟀尊容並非易举,多数時候我只能看看一些无名之辈,能开盖一睹元帥尊容算是很好的待遇了。仅有一次不知何故,張正民竟然把高大的紫砂盆拿到桌上,我屏住了呼吸,盖子慢慢打开,只见一条深黑的长虫贴伏在盆边,頭宽腿粗,两条长须往前伸展搜索,我真是从未见过天下竟有如此雄伟健硕的蟋蟀。从这以后,我多次在天井花坛边,听见蟋蟀低沉的鸣叫声,翻开砖头,一只特大乌青的大头蟋蟀静静地伏在那里,我激动地喊了起来,醒来方知是南柯一梦。抓获蟋蟀大王是我少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蟋蟀迷中不仅有孩子,成年人着实也不是少数,说到底这是一种不良嗜好,他牵动着的是雄性动物好勇爱斗的本能。这种有生俱来的冲动很难在短期中依靠文化教养去撫平纠正,让这类冲动尽找到合适的泄放渠道可能也是无奈之为,只要不造成太大危害就可以了。从此角度来审视玩蟋蟀的利弊可能就会得出一些不一样的结果,无论如何比起斗鸡、斗狗、角斗等恶习,斗蟋蟀毕竟要温和文雅得多了,蟋蟀究竟只是小昆虫,无论怎样爭斗也无多少血腥气。几害相权取其轻,孩子们玩玩蟋蟀可能也坏不到哪里去。

 P2)    

深秋時节,我的同学和朋友中还有饲养金蛉子的(金鈴子又名唧蛉子、金蛉、蛣蛉),属直翅目蟋蟀科的小鸣虫。因其身体闪亮如金,鸣叫的声音清脆,犹如金属铃子的响声,故被称为“金蛉子”,被视为诸多鸣虫中的佼佼者。金蛉子体长7~9毫米,宽约3.5毫米,象一只袖珍型的小蟋蟀,它全身呈金黄色,玲珑小巧,形状美丽可爱,鸣声悦耳动人,逗人喜爱。都是养在一只一寸见方的小匣子里,正面有一块玻璃,便于观赏。供金鈴子的食料十分讲究,好像有干棗、爆米花、冰片等,饲料远较喂养蟋蟀高档,实属蟋蟀世界里的“金领”阶级。为了恒温保暖,养主们一般与小虫子须臾不离,那虫匣子就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据说照顾周到的竟可以越冬,但我从未见过实例。反正我從未养过,一来我没有耐心,再说饲养的开支也太大,总之我是即无心又无力去侍候它们。有好几次见同学身上的金铃子在课堂上“一鸣惊人”,惹出太多麻烦,我对此虫更是敬而远之。

相较于鱼虫,我其实更喜欢花草。入秋后不久,苏州的桂花竞开,滿城桂香迷漫。曾经有人用“老桂花开天下香”赞美苏州的桂花。直到今天,洞庭东山、西山等地都能看到几十年、上百年树龄的老桂树。苏州是全国桂花五大产区之一。 1959年十年大庆,苏州选出的几百盆桂花便被指定调送北京,用来装点天安门观礼台和全国农业展览会。之后,桂花被确定为苏州市市花。

金桂、银桂每年一般开2次,留园的鸳鸯桂甚至能开3次。正常情况下,两次开花间隔为15至25天,如果天气干旱的话,间隔时间会更长,有时候甚至拖到初冬季节。桂树不仅用来观赏,而且又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桂花被用作许多点心食品的原料。苏州的桂花不仅栽种在公园和景区,不少私家的庭院中也栽有桂树。秋日阳光下帮着邻居家收集桂花,大人们敲打、摇曳桂树、孩子们拉着被单收集桂花。像雨点般散落的金、银桂花,伴隨着孩子们的笑声隨风起舞,故乡的秋色令人心醉。

秋夜里,中式庭院中的桂花与明月就是一对绝配。“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这里的“冷”和“无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写绝了秋夜的寂寥、冷清和沉静。如今人在天涯,诗中的意境又去何处寻找?不绝思念的故乡却远在万里之外,思君忆君,梦牵魂绕!

 P3)    


本文首发于《金融博览》 2017年9月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61988-1076046.html

上一篇:原子弹秘密报告背后的秘密
下一篇:洛杉矶的警匪追逐何时了?
收藏 IP: 108.185.123.*| 热度|

54 武夷山 李颖业 谢平 史晓雷 李得建 朱晓刚 戎可 冯大诚 曾泳春 宁利中 许海 代恒伟 张行者 李红雨 李毅伟 周士贵 吴明火 张珑 蒋大和 柳林涛 周健 张晓良 苏德辰 迟延崑 陈楷翰 杨正瓴 王从彦 张海权 李学宽 杨立坚 刘钢 孙颉 马德义 李月辉 张鹰 田云川 周跃明 王兴民 岳东晓 陆玲 施添锦 尤明庆 刘炜 魏焱明 韩玉芬 biofans zjzhaokeqin xlsd liyou1983 clp286 dreamworld crossing yunmu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