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出東方-MZLSHU(上海大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zlshu007 寧静致遠

博文

学然后知不足-成长2

已有 3163 次阅读 2016-6-8 22:16 |个人分类:课堂内外|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书是个痛苦的事。

当年有一志愿我是不同意的:师范类。

因为看到老师太难,讲了要让学生听懂,自己得学多少东西啊。

并且好像社会上也不怎么待见老师。

然而造化弄人,好像这辈子没有干过其他职业,只当过老师。

南京

其实有些学生的意见,我自己可以想象到。

刚开始是声音小,普通话差,不敢看学生等等。

大致在一年左右基本就好了。

为了让学生意见少,就得下功夫,后来又反应,上课还行。

这样三年后去读博士了,北京的各种专家演讲,确实学了不少。

因此,博士后期间上课能结合自己的东西,感觉自己的课不是那么干巴巴的了。

上海

到了上海,改教微生物学。

其实虽然我拿的是微生物学博士,但是正统的微生物学的并不多,好在我生物化学不错。

基本能在最短的时间适应课程需要。

大致在2008年,申请到了学校精品课程,2009年申请上海市的重点建设课程。

这个要正确认识,可能有的时候申报的人少,说不定就中了。

但是通过这两次机会,基本再上课程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紧急情况也能处理了。

有一次,领导听课,突然发现幻灯没有带全,没有讲的部分只有6-8张ppt内容,

比较镇定讲完。

后来发现,自己上课成了话痨。

反馈

学校现在很注意学生的反馈意见。

因为是选修,如果没有人选,说明两个情况:曲高和寡或者讲的不好。

无意中看到我讲的课程,学生的自我推荐:马中良上课很有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e09426010192qa.html)

看到这个还挺开心,不过这个课程我已经不上了,确实是因为回国后不上了。

后来上了两门通识课,也考察一些学生意见:

第一种情况:一般有题目会让学生提建议或意见:

主要有两大类:

老师课不错,但是我觉得电影应该让我们看完,下课了就不想再主动去看了。

一点主动性都没有)。

老师,能不能不要考试,考试压力太大,通识课啊,你懂的

正是因为我懂,才让你们考试,不写课程论文)。

还有觉得学时不够,不能好好讨论:这个没法解决。

有些同学意见很有喜感:

老师,上课点名次数太少

(一看就是好孩子)

老师,上课多提问题,他们就不敢不来了

(多替老师着想)

老师可不错,有幽默感,加油

替老师鼓劲

老师,能不能参观生命学院,参观标本馆

(你来本来参观,学院都在,主动性呢)

因为每个班多的时候120人,学时时固定的。

不过我们十周的课程其实就是九周(第十周考试)。

如果碰到放假那么可能只有八次,确实有点少。

第二种情况:

晚上交论文,学生自己写感受,这个比较真实。

全班一般有3-5位。

本学期上的是生命伦理学,觉得原来这个还有这么多道理可以探讨。

不是生命学院的,其实也应该懂一些。

甚至觉得生命与科技很有意思:比如克隆人话题,换头术,器官移植,一父两母等等。

不足

看到这些其实是学生对自己的肯定与鼓励。

每年备课保持与时俱进,挑选有意思、贴近的话题结合原理。

通识课的特点就是不能照本宣科,只讲知识点。主要从事例或事件中分析。

学然后知不足,现在的学生有比较好的视野,只是更新快,缺点是耐心差,毅力差点。

适当给点压力,正确认识自己,定会有个美好的未来。

想想自己,总觉得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尽量努力,不误人子弟。

现在不仅教学本科,还要带研究生,难度更大。

今天是考试周的最后一天,实际上春季学期就结束了。

且行且努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7522-983331.html

上一篇:看一眼故乡,我们要远行-高考之后
下一篇:房子-从教工宿舍到筒子楼到“豪宅”
收藏 IP: 180.168.188.*| 热度|

6 吴斌 钟炳 蒋永华 李升伟 葛素红 陈南晖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