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了犹未了:《七月》历法之终结篇
2024-2-21 17:13
1 两年前猜测《诗经·豳风·七月》“一之日至四之日”为秋分~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四季,而月份是周历;当然得先编排金文历谱以确定周历建正,4月30日贴出“ 西周王年及金文历谱的改定稿 ”。西周岁首目标冬至,正月朔可以在冬至之前(建子),也可以在冬至之后(建丑)——倘若穿越到西周负责历法,岁首在冬 ...
个人分类: 历法|11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置顶 · 尺八锅都不知道? (删减重发)
热度 1 2024-1-7 22:19
家里要到亲戚,去嵇家铺子买口尺八铁锅。 远远地听到叮、嗒、叮、嗒的声音;院子没有墙,西厢没有门,四十来岁的师父半裸着抡锤, 拿着 小锤 的徒弟却穿着齐整 。 站在檐下已是热气逼人,把手向前一伸,说:“尺八锅,钱正好,家里人问过你家里的”,没说完就笑起来。 师傅放下大锤,点头笑笑,算是招呼 ...
个人分类: 随笔|167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置顶 · 关于“五千年尺度演变图”的补充说明
热度 4 2021-12-21 12:45
如前文所说,绘制五千年尺度演变图是去年国庆节期间所定目标。图中给出尺度数值和简略说明,再对 “古人确定尺度时所作考虑” 略作悬想。错漏欠妥之处, 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1 长度单位很多, 最初 皆 源于生活而与身体相关,如笔者幼时以稻草搓绳就是“以庹计长”。先民进入有组织的社 ...
个人分类: 尺度|6417 次阅读|26 个评论 热度 4
考古学内部的行规(?) 怎能说是陋俗
热度 3 尤明庆 2023-10-15 16:12
0 近来晚上只是看些闲书。昨天睡前在网上图书馆读到文 ——2010年曹操墓真伪的大讨论,竟然笑出声来。考古学内部的行规竟然是,不,怎能是陋俗?!张国安先生想来不直接从事考古发掘啊 ( 注 ) 。 张国安. 颠覆曹操墓. 东方出版社, 2010. P23. 1 ...
个人分类: 随笔|20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3
地下筑墓与平地建房不同
热度 2 尤明庆 2023-10-10 22:04
1 此前已经说明,安阳西高穴M2 使用魏尺24.0 cm 建设。考古报告《曹操高陵》中“第七章 二号墓的建筑” 介绍修建墓室的工序是:开墓道;挖墓圹,底部垫黄沙和夯实、 铺石板和基石,基石上垒墙起券 ,墓室外部回填、内部修整。后面又多次说明, 先铺底面石板,后铺周边墓壁基石再砌墙 。 ...
个人分类: 随笔|2153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2
常识在成为常识之前也多艰难
热度 1 尤明庆 2023-9-8 09:47
因晋公盘成都展出后又去天津,2023年8月28日即十天前致信两位青铜器专家。 曾向您说过,“倘若器物制作使用 尺件, 则以 合适的尺长 量测 恰当的部位 所得规整 ,即这些长度数据具有公因子寸长”。当然,器物精美方能尺度严谨。两位教授都是青铜器的顶级专家,又能接触实物,肯定能“ 量测 ...
个人分类: 随笔|1462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真该注意尺度
尤明庆 2023-8-9 13:17
前天到新华书店替小宝宝买书,想以《中华 上下 五千年》替代常读的《中华五千年》——前两册散本啦。不过,回家拆了塑料封套,见所购新书没有标注汉语拼音,只得在网上再购九成新的四册《中华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虽说是写给孩子的,自己对文史真是外行,当然也该看看。在“盘庚迁殷”一段插入三星堆 ...
个人分类: 随笔|1878 次阅读|2 个评论
曾纪鸿的圆周率与晚清的数学
热度 1 尤明庆 2023-7-17 12:10
1 贴出博文“ 刘徽与祖冲之的圆周率 ”后,请一位前辈批评。前辈从微信送来电子书,说“我的北大同学张景中院士曾在《数学家的眼光》书中讨论了密率,现转上请阅”。书中没有介绍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只是赞叹密率 355/113 的精美,并以连分数予以验证。 张景中 . 数 ...
个人分类: 随笔|144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历史研究要确认材料之真实
热度 1 尤明庆 2023-7-9 10:10
1 前篇博文说了《元史·天文志》的一处疏漏,发现和确认都是容易的,产生疏漏的原因也能猜到。不过,《史记》中许多不能协调的年代,其正误却难以判断。昨晚读到 曹定云 . 从《史记·鲁世家》看西周积年与武王克商年代 . 殷都学刊 , 2000,(4):17-23 觉得相关论述似仍有讨论余 ...
个人分类: 随笔|17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引用文献数据需要谨慎:以正定李宝臣碑为例
热度 1 尤明庆 2023-6-20 11:05
0 作为国家制度的尺长是精确的,调整 尺度时总该仔细权衡。秦汉尺23.1 cm 没有任何疑问,《礼记·王制》“今以六尺四寸为步 (147.84)”, 而 先周尺为18.5 cm 有“古以八尺为步 (148.0) ”;隋小尺24.65 cm六尺为步(147.9),大尺29.6 cm五尺为步 (148.0) 。晋统一之后制定尺度想来不会是24.2 cm,而 ...
个人分类: 随笔|2118 次阅读|32 个评论 热度 1
从宋代出土的晋姜鼎说宋尺和周尺
热度 1 尤明庆 2023-5-15 15:15
笔者从青铜器 、葬器及墓穴确定周尺为 21.5 cm ;且说 唐初沿用隋大尺 29.6 cm 作为官尺,开元九年新定尺度 30.8 cm , 以隋小尺 24.65 cm 为八寸, 这是玄宗“展示国富民强”的心情,与征赋并无关系。宋朝初期核准尺度 30.8 cm 即 回归唐尺 ;南渡之后再次校核尺度 3 0.8 cm ,而北宋 ...
个人分类: 随笔|249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寒食节
热度 3 尤明庆 2023-4-3 17:13
今天风大雨大。明天是寒食节,据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计十九年而不愿为官,而被 。因四年 晋公戈的历日 , 重 读了《史记·晋世家》。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於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 ...
个人分类: 随笔|2367 次阅读|22 个评论 热度 3
确定先秦尺长只是运气好而已
热度 1 尤明庆 2023-4-1 18:58
1 前篇博文说,“偶有邻居、同事和朋友关心近况,多简略地介绍确定尺长的方法,最后总是说自己运气真好”。 只要想到 “器物制作时使用尺件,则以合适的尺长量测恰当的部位,所得规整”, 确定尺度是容易的事情,没有任何难度。 最初基于博物馆藏品的青铜器照片确定周尺 21.5 cm ,花费一个星期 ...
个人分类: 随笔|2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