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三星堆,夏朝最后的都城

已有 69182 次阅读 2021-9-10 15:32 |个人分类:夏商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近日中央电视台介绍三星堆,似乎重点解说其与中原各地的联系,说“海量象牙”是贸易交换所得。笔者此前说过,新砦、二里头、盘龙城和三星堆的四处遗址,时代相继而使用夏尺,乃是夏族都邑迁徙;三星堆是夏朝最后的都城,坑中器物是历经数百年乃至千年的积累。有一个很恰当的类似事例,可惜不能写出啊。

 参考文献附后;引用博文序号来自文献[ 0 ],均已给出链接。


“夏商周”有三个含义:人群,地域,政权及时代。时间久远,先人印迹稀少而真相难辨,1977年“告成现场会”开启的偃师二里头夏商属性讨论[1],至今仍没有明确结论。笔者的设想是,“夏文化”未能找到文字确证,而基于青铜器已确定商朝使用尺长19.7 cm;商尺所替换的尺长是夏尺15.8 cm;据此划定夏朝的地域或势力范围及存续时间。

基于碳14测年,偃师二里头存续时间距今约37503500 年,而商代开始于公元前1600 年,即二里头已入商代。不过,二里头四期皆使用夏尺,且建设和繁荣是持续的[2];郑州洛达庙遗址一期使用夏尺长而三期使用商尺[B61],郑州二里岗继续使用商尺[B30]

“二里头四期晚段与二里岗下层早段大体同时”,意味着夏商曾同时存在,分居黄河广武西泛道两侧;其间当然有文化交流和武力争斗,但夏依靠黄河而坚持约百年。《史记· 夏本纪》等古籍中“夏朝的翔实记载”,未必全部可信——夏尚未见于殷墟甲骨,或许只是众多邦国之一;但黄河对夏族的影响以及“伊洛竭而夏桀亡”想来曾口耳相传而非周人凭空编造。据此可以解释二里头三期和四期的变化和持续,以及武汉盘龙城在公元前1500年突然出现——夏朝南撤后的都城,其使用夏尺达三百 年,安徽凤阳县古堆桥“商代”陶器[3]和湖北郧县店子河的二里岗文化即“商代”陶器[4]都适用夏尺[B38],即仍是夏朝属地。历时三百年的武汉盘龙城,其玉器和铜器之品质不输于同时之殷商中原商朝派驻的军事机构[5]”。

公元前1200年即盘庚迁殷百年之后,商朝都城稳固而国力充实,最终完成了对夏的征伐;不过,江淮之间的夏人更可能因千年一遇的长江洪灾而削弱乃至倾覆。作为参考,长江宜昌站1998年洪峰流量63300 m^3/s;此前四个世纪均有超80000 m^3/s洪峰流量,而1870年为11000 m^3/s。文[5]认为“盘龙城的废弃,意味着中原王朝控制南方从方式到策略的改变”,或许诠释过度。

丧失盘龙城的夏沿着汉水向上进入成都平原——宝墩陶器适用夏尺意味着夏人早已向长江上游扩散[B41]。蜀地铜料欠缺是学界共识[6],古蜀在三星堆青铜之前似未有大量出土,其后成都金沙的青铜器数量较少且形体较小。或许三星堆的部分铜器乃至部分铜料来自二里头、盘龙城,巨量象牙来自河南,而贝壳或与曾控制东夷相关(注),并非贸易所得。

三星堆K1K2及金沙遗址均有夏商两种尺度[B40-B42]玉器以及金杖(K1:1)142 九尺欠2.0 mm、直径2.3一寸半,适用夏尺。人头像 (K2:34)符合夏尺:头部前后纵径12.8、左右横径10.9,头顶至领高17.5,颈部前后长13.519,通高36.5;除颈部前长八寸半之外,其余与整寸偏差在1.6 mm之内;从线条图可知耳孔相距7寸,头顶至发根5寸,发宽3寸,辫长15寸。

金沙立人像通高19.6一商尺欠1.0 mm。通高260的三星堆大立人(K2:149,150) 标出各部位长度,如花冠高17.7九寸、冠下至足底人高163.5八尺三寸、台座高78.8四尺整;从线条图可知,台座与底座相距18寸,底座宽21寸、高17.5 寸,等等。

2020年发掘K4 的六个竹炭样本测年,有95.4%的概率在距今3148~2966 (cal.BP) [7],即公元前1199~1017年。三星堆之毁弃在盘龙城之后,且可能先于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发掘简报[8]已提及甲骨文有“至蜀”、“征蜀”、“伐蜀”等卜辞;众多适用商尺的器物表明,三星堆以及金沙的族人曾接受商朝册封。周灭商之前或许也曾“伐蜀”,使得该地族人将数百年来制作和集聚的精美器物全部毁弃——悲愤之举而非祭祀,因为“臣服于商已是不堪,商亡之前势不能再臣服于周”。生命仍会继续,繁衍生息于成都金沙的夏人将使用周朝尺度[B43]。

夏尺曾在包括江浙良渚文化的黄河右岸使用,或许与文化交流、族属迁徙相关,并不意味着统一的国度;但山东地域大汶口文化使用夷尺,其后龙山文化使用夏尺,意味着政权属性的夷夏之变。夏在龙山文化后期受到商族和黄河的压迫而逐渐后退,新砦[B66]、二里头、盘龙城以及三星堆的四处遗址,时代相继而使用夏尺,乃是夏族都邑迁徙。豫东想来有大量的夏族遗迹深埋于黄河泥沙之下——千年之前的北宋东京在地下8 m,而明代州桥之拱顶低于路面4.5 m [9]


[0]  尤明庆.尺度研究的博文目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299224.html

[1]  孙庆伟. 考古学的春天: 1977年“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的学术史解读. 南方文物, 2014, (1): 130-150

[2]    . 关于二里头为早商都邑的假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2vnio.html . 2015-10-8

[3]  何晓琳, 宫希成, 孙卓. 安徽凤阳县古堆桥遗址发掘简报. 考古. 2018, (4): 16-27

[4]  宋海超,余西云湖北郧县店子河遗址发掘简报.考古, 2011, (5): 16-30

[5]  张昌平. 关于盘龙城的性质. 江汉考古, 2020, (6): 53-56

[6]  施劲松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遗物研究考古学报, 2011, (2):183-212

[7]  谢振斌,许丹阳,韩玉,等.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的碳十四年代研究. 四川文物, 2021, (2): 117-120

[8]  二陈. 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 文物, 1989, (5): 1-20+97-103

[9]  李雪梅. 黄河去复来,开封城摞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2, (8): 36-47


补注:有说三星堆贝壳产于印度洋,经云南贸易传入。不过,三四千年前夏朝控制今山东、江苏地域,其时贝类分布或与今天不同。黄河和长江的泥沙已将许多当年贝壳深埋。又,北极航道使北极企鹅灭绝,是数百年前的事情;而中国野生华南虎的灭绝,则是数十年前的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03664.html

上一篇:考古应以古尺测算古物
下一篇:唐代的尺长和唐朝的尺度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26 李宏翰 檀成龙 杨正瓴 刘炜 谭平连 李学宽 代恒伟 刘秀梅 杨学祥 郑永军 徐耀 范振英 刘钢 金辉宇 张晓良 宁利中 谢力 王启云 周少祥 王从彦 孔智光 张鹰 段含明 伍赛特 许培扬 史永文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