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moonca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ilemooncat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感理性详细解读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II-关于系外行星:观测、小尺度、到哪去、不负有心
热度 1 2019-10-9 13:22
三、关于系外行星:观测、小尺度、到哪去、不负有心 此次诺奖的另一半授予了一对师生——导师米歇尔 · 迈耶和学生 迪迪埃 · 奎洛斯,为了表彰他们发现了围绕太阳型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具体的工作是 1995 年,他们一起发现了第一个环绕类太阳恒星飞马座 51 的行星飞马座 51b 。 图 7 ...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626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感理性详细解读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I-关于物理宇宙学:理论、大尺度、从哪来、不负有心
热度 2 2019-10-9 13:17
一、前言 北京时间 10 月 8 日下午 5 点 50 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 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名单, 表彰他们为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所做出的贡献 。奖金的一半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的詹姆斯 · 皮伯斯( James Peebles ),理由是物理宇宙学的理论发现,另一半奖项则授予了 ...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8756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时间与经纬度的测量
热度 1 2018-6-7 10:30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政府开始派人在各地实测,绘制全国和各地地图。在中国学者和西方传教士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出堪称世界高水平的地图。西方传教士带来了三角测量法,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点,构成一系列连续三角形,在一些已知点观察所在三角形的顶角。在 精确测定始边长后,以此为基准,来推算三角形的其他边长, ...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685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时间是怎么测量的?
热度 8 2018-6-7 10:26
时间是什么?几千年来,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然而答案仍未完全清楚。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时间,要用时间来标记过去、现在和未来,比较事情的发生先后,衡量运动的速度快慢......这些都只是时间的用途。 时间的定义,需要用到稳定的周期现象。目前用到的 两类周期现象是: 地球的 ...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5128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8
Gaia巡天:空间天体测量里程碑
热度 1 2018-5-2 13:27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科传团队 左文文 齐朝祥 廖石龙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北京时间2018年4月25日18点,欧空局盖亚(Gaia)空间天体测量卫星项目发布了第二批科学数据(Gaia DR2),迅速引起了近乎整个天文学界的关注。 基于新发布的数据,天文学家有望在银河系和太阳系的结构 ...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096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CAP感悟X:总结和致谢
热度 1 2018-4-3 17:25
为期三天的会议,紧张而充实,见到了世界各地奋战在同一个目标下的人们;聆听了多长精彩的毫无保留的分享;并与其中的一部分人面对面交流,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工作,挖掘可能的合作机会。对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收获是看到了一个地球村的缩影,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己,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晰了自己下一步努力的 ...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交流|38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CAP感悟IX:Just notes:针对天文馆的一些笔记?
2018-4-3 17:14
天文馆,是公众感知天文魅力的最佳地方之一。会议上探讨天文馆建设的内容并不是太多,笔者注意到的是,一些天文馆对于患有自闭症的人群以及身体有微恙的人群的特别项目设置。 比如有探讨如何能让自闭人群欣赏天象厅的视频演出。这张ppt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总结。未来天文馆如果也要进行类似尝试,可以进一步与他们联系。Ppt ...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交流|31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P感悟VIII:培训二:如何更好地做一场精彩的科学公众报告
2018-4-3 17:11
Hitoshi Murayama – Dark Side of the Universe for Everybody 来自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Hitoshi Murayama教授做的这场报告,是笔者认为最幽默的报告。他本身是个粒子物理学家,平常喜欢参加各种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活动。他善于做公众报告,写过公众科普书籍。 他调侃道,公众眼中的科学家不善于将科学解释给公众 ...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交流|29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CAP感悟VII:培训一——如何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面对媒体?
2018-4-3 17:06
科学研究所使用的经费大都是来源与纳税人的税款,所以科研人员本身就有义务向公众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又以媒体为主。所以科研人员更好地面对媒体,进行成功的科学传播,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媒体指记者、编辑和节目主持人等。 不少报告中都提及了他们在研究所、天文台中的一个工作——培训科学家们 ...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交流|25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