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laige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aigege

博文

再说“观音山上观山水”征下联

已有 13782 次阅读 2019-10-9 12: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征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再说“观音山上观山水”征下联

 

今年中秋前夕,笔者从一东莞朋友那里获知,观音山景区在征下联,出句为“观音山上观山水”,并开出了七万巨奖,可谓一字万金。笔者第二天就拟对了一下联:摩诘画中摩画图,并投递到了主办方给出的邮箱。不曾想,此征联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屡屡开起刷屏模式,迄今已演变为主办方一次非常成功的营销(或炒作),听说热线电话都被打爆了。

d63e07116c3a4aec8090c3c7e4d0dd0c0.jpg

此联的平仄、对仗、机巧,网上已有太多的分析,笔者也曾第一时间在今日头条的专栏文章中作过详解,可惜90%以上的应征者还是自说自话,摆出一副不因文害意的架势,我也只能表示呵呵。这里再简要说几点:

先说平仄。考虑到二四六字的平仄及重复字(观、山),并避免孤平(除最后一字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下联其实只剩下一种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时写春联当然可以不用这么讲究,但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征联,平仄乃是最最基本的要求。前些年组委会评选出的3个三等奖中,卧佛洞中卧洞天(仄仄仄平仄仄平),隐士洞中隐洞天(仄仄仄平仄仄平),其实都犯了孤平之错。不知是组委会没有明察,还是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

次说对仗。此联的对仗其实是最容易的,只要前三字能对上“观音山”,后面再简单不过。但“山水”二字乃并列词组,不可不察。前些年的3个三等奖中(另一联为,罗汉洞中罗洞天),后两字全是“洞天”,真让人哭笑不得。从数千副应征联中,就选出这么高度雷同的三联,传统文化的衰落可见一斑。可以预见,在今年的应征联中,还会有无数的“洞天”专业户,比如盘古洞、藏佛洞、达摩洞、织金洞等等。“洞天”到底何意,是“洞和天”吗?似乎不是,如:别有洞天、福地洞天等。但无论如何,隐洞天、卧洞天、罗洞天,实在是理解不能。

再说机巧。此联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组委会给出的两种断句方法。观音/(在)山上/观山水,(游客在)观音山上/观山水。若以景点来对,估计罗尽天下也难以找到让人满意的下联。若以文字游戏对之,笔者拟对:读者报中读报闻。此下联除却意境之外(说白了就是与上联无关),各方面都堪称佳构(按平水韵的话,读乃入声,也犯孤平)。

后说意境。组委会自然是希望下联与观音山有关,但个人认为,下联不宜以景点对之。一是,观音山内找不到合适的景点,即使找到了也浮于形式;二是,若以外地景点对之,则显得不伦不类,颇有自家户口本写他家名字的感觉。唯以文化、历史对之,或可找到突破口。比如笔者拟对的:广府韵中广韵文(广乃仄声,也犯孤平)。

在今日头条的专栏下,笔者收到了近万条留言,暂时没有看到比“摩诘画中摩画图”更好的下联,当然不排除藏着掖着的。这里忍不住自夸一下:

此下联平仄合律(诘乃入声字,属仄)、对仗工整。可以说,如果非得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找一个人物来对“观音”和“观音山”的话,此人非“摩诘”和“摩诘画”莫属!因为“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没有比王维的诗画来形容风景更贴切的了。更进一步,观音山作为佛教旅游圣地,王维恰有“诗佛”之称,真可谓妙不可言。以摩诘画入联的,比如:

无锡城中公园露台联:

胜地起层楼,水色山光摩诘画
名园邻古寺,夕阳芳草少陵诗。

江阴环川草堂联:

芙蓉江上占林泉,解组归来,胜境重开摩诘画;

桃李园中宴花月,飞觞歌咏,良游愧乏惠连诗。

纪晓岚行书联:

放眼青山摩诘画;

荡胸沧海少陵诗。

最后说说断句

第一种,观音(在)山上/观山水;摩诘在画一般的景色中揣摩画图,或,摩诘在画中揣摩画图。

第二种,(游客在)观音山上/观山水;(游客在)如摩诘画一般的观音山美景中揣摩以作一幅画图,或,(游客在)摩诘的画中揣摩以作一幅观音山的山水画图。

有朋友可能会笑话(或不屑):照你这么说,七万块非你莫属了呗?实话实说,笔者作为一名基金经理,每天面对的都是百万、千万级的盈亏,对这七万块兴趣真是不大。之所以愿意花时间来吟诗作对,只是兴趣使然、自娱自乐罢了。毕竟,赚钱只是一种初级的快乐,而自夸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24920-1201226.html

上一篇:"两弹一星功勋”嵌名联三幅(邓稼先、于敏、王淦昌)
下一篇:惊闻里皮离职(藏头诗)
收藏 IP: 119.57.15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