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光速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ugu234 交流电速度可能超光速 Research on Faster Then Light

博文

交流电可能超光速实验挑战了相对论

已有 4398 次阅读 2016-8-19 08: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相对论, 交流电超光速

根据人民日报在818日的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领域研究又获重要进展,首次展示了非局域性在量子模拟中的重要作用。

http://news.ifeng.com/a/20160819/49802633_0.shtml

这项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量子模拟器的另一重要优势——量子非局域特性,即爱因斯坦所说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研究组构建的非局域量子模拟器可以用来研究诸如超光速通讯等。

联系到我们的实验结果:在特定的电路参数情况下,交流电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20倍以上。交流电源产生的电动势在电路内产生了交变电势差以及纵向电场。 交变电场在金属导线内带动了电子运动,产生了电流和电功率。交流电(功率)的速度不是常数,它与电路参数相关。在大多数情况下,交流电的速度是低于光速的。但是在特定的电路参数情况下,交流电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20倍以上。这就是说,交流电在金属导线中可能以超光速传输信号和电能,这是一种一维的非局域性效应!

这个实验很简单,而且优点是实验结果很稳定、容易重复。人类虽然天天在使用各种电路的电器,可是对于低频电信号在导线中传播速度的研究很缺乏。他认为,纵向交变电场在金属导线中可能超光速传输信号和能量,这是物理理论中被长期忽视的解。电路中的交变电场信号既不是电磁横波,也不是纵波。交变电场信号和电能是导线中每一部分的电场带动电子在进行纵向同步震荡

我们实验中的相移是由于交变电信号通过一定长度导线的电感引起的,也就是说实验中测量到的时间差是由导线的电感引起的。 电路理论经过了上百年的无数次的验证,可是说是千真万确。有些人试图用传输线理论来涵盖电路理论,这是不正确的。

我们实验中的采用的理论公式是电路理论的基本公式,它是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相独立的。所以,交变电场的感应速度与电磁波的速度没有相关性。电感的近场电磁感应速度可以超光速。 对于6米的长度,光的传输时间是20纳秒。我们实验中测量到1纳秒级的时间差,要归功于本世纪以来示波器技术的进步。”

从物理学的量化角度,时间也是比光速更加基本的物理量。狭义相对论的时间定义不是时间的唯一定义。

因为这个实验是中国原创的实验,又有重大的科学意义,所以我们希望与电路专家和电磁学专家一起共同研究,争取为电路理论以及物理学的发展提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 , 廖康佳, 京,导线中交流电场时间延迟的测定,《现代物理》,Vol. 5 No. 2 29-34 (March 2015)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His.aspx?JournalID=579&IssueID=2006

2. , 廖康佳,交变电场速度测量的物理原理,《现代物理》,Vol. 5 No. 2 35-39 (March 2015)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4949

3. , 廖康佳,交流电速度可能超光速20兼评郑翊等人的论文电磁场的传播速度”, 《现代物理》,Vol. 5No. 6, 125-132 (Nov. 2015).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16335

4. “电可以跑得比光快,这是真的吗?,上海科协主办的新民咖啡馆科普论坛报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M1ODIzMQ==&mid=403342774&idx=2&sn=8cf2cee31ddf86930e71e96b53fca31a&scene=1&srcid=0225ltCWtFwVNVjUPzmm9QQe#rd

5. 杨兰报道:交流电可能超光速实验挑战了相对论”, 2016-04-22,中国科技新闻网:

http://www.zgkjxww.com/kjxw/1461723158.html

(陆绮绘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1800-997347.html

上一篇:臣妾做不到,中国的男子汉能够做到!
下一篇:姬扬老师的问题有点离谱
收藏 IP: 114.91.240.*| 热度|

4 马德义 廖康佳 huchangwei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