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科普系列专博:(6)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

已有 7442 次阅读 2012-7-10 08:58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 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

 

科普系列专博:(6)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

 

 

 

                        1986李远哲接受诺贝尔化学奖

前面已经介绍的四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介绍第五位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则是198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李远哲教授。他祖籍福建南安,19361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县人。

李远哲(Yuan Tseh Lee)1986年是因为"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及约翰·波兰伊(John C. Polanyi)共获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等之院士。

 

独树一帜,立志献身科学

李远哲的父亲李泽藩是一位知名画家;母亲蔡配是小学教师。在童年时代,李远哲非常爱玩,棒球、网球、乒乓球都打得很好。"他说,可以把球打到对方球台上的任一指定点。"李远哲兴致勃勃地回忆说:"误差不会超过一英寸。"

中学时代,他看了大量的书。"我几乎每天看一本书。"他读了《居里夫人传》后,这样说道:"我第一次感到当科学家不仅能从事很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可以享有非常美好的人生。"李远哲下定决心要象居里夫人那样,把一生都献给科学。”

当他读初中时,在学习上开始表现出"独树一帜"。在一次考试中,几何老师出了五道题,李远哲全用与老师所讲的不同的方法去做,结果老师给他的卷子判了零分。李远哲不服气,据理力争:"老师,我的方法虽然同您教的不一样,但是没有错。"这个老师还行,决定让李远哲给全班同学讲一讲再看。第二天,李远哲在黑板上讲了他的解法,得到全班同学的赞赏。最后老师给了他们100分。

高中毕业后,李远哲被保送台湾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后,又到新竹"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学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19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然后到哈佛大学化学系随赫希巴哈(D.Herschbach)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专攻分子反应动力学,成绩斐然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方法,从分子和原子等微观层次上研究和揭示化学反应过程,回答"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这一基本问题。在1967-1968年间,李远哲忘我工作,几乎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亲自设计,自己动手,竭尽全力建立了一台关键设备——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他的导师赫希巴哈(1957年与李远哲同获诺贝尔奖)看后感叹地说:"这么复杂的装置,大概只有中国人才能作出来""他称赞李远哲是"化学中的莫扎特"。他说他把李远哲比作乐圣莫扎特,不仅因为李远哲是一位早熟的天才,而且因为李远哲同莫扎特一样"准确"

由于李远哲上述方面的杰出工作使他在1986年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旋即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对海峡两岸的科学事业都很关心。他多次访问中国科学院,帮助化学所和大连化学物理所筹建立起了有关的仪器和装置。

  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硷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近,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李远哲在1986年与哈佛大学Herschebach博士及多伦多大学JohnPolany博士同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传出后,他本人和华人学术界,以及他任教的柏克莱加州大学的师生都很兴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赞扬他刻苦勤奋的钻研精神。尽管李远哲在政治立场上亲绿,但还是对推动海峡两岸的科研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除担任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外,还协助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设计、安装一部分子束碰撞仪器,预定年底完成。多年来,他一直与中国科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并帮助中科大化学系开展起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授予他荣誉教授头衔。他还指导大连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化学研究所建立了三套分子束装置。

 

获奖荣誉

  李远哲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

  此外,李远哲获得各国学术团体、大学授予之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杰出校友、杰出学人等荣誉名衔数十项。并发表科学著作两百多篇。同时也参与国际学术团体、美国联邦政府、加州州政府、加州大学和一些私人学术组织中各种委员会咨询工作。

 
曾经热中政治,参与教育改革

 

  李远哲与其他诺奖得主最大的不同恐怕是曾经热中于政治和热心于社会事务,在19949月应行政院连战院长邀请入阁,担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召集人,任期直到199612月教改会解散。令人关注的是,在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中帮助绿营取胜,可以说,他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被认为是绿营获胜的主因之一。

2006109,李远哲在接受台湾《联合报》专访时,承认:大家对教育确实有很多不满。但这十多年来,很多人受到误导,认为教改会要负责;其实教育是大家一直要改革、讨论的,要经年累月检讨,方向不对就要改进。同时,对于台湾教育的问题,李远哲说:最大问题出在,大家盲目相信笔试才公平;所以高中老师应该帮忙学生作生涯规划,就做得非常差,让补习班可以营利。台湾几十年的教育是菁英教育,平民受教权在这环境下是不公义的;故教改乃是从多元教育与联考制度做起,李远哲对于受教权的坚持是受到肯定的。

  李敖2005年出版的新书《李远哲的真面目》中,评价李远哲是好人,但也会做坏事 李远哲的老师王企祥指出:他没有领袖风格,只能做科学,不应把他(李远哲)捧上天

 

附:李远哲主要简历

 

  1961年留清华担任助教一年,跟从C.H. Wong教授,分析tricyclopentadienyl samariumX线结构。

  1962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就读化学系博士班,论文由马汉Bruce Mahan)教授指导,研究电子激发的碱金属原子的化学离化过程(chemiionization processes of electronically excited alkali atoms)。在此期间,李远哲逐渐对离子-分子间作用以及分子散射的动力学(ion-molecule reac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molecular scattering),尤其是利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反应动力学(crossed molecular beam studies of reaction dynamics),产生兴趣。

  1965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博士毕业。

  19672月前往哈佛大学,在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教授处从事博士后研究。

  196810月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及佛兰克研究所(James Franck Institute)助理教授。

  197110月升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72年返台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半学年。

  19731月升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74年返回加州柏克莱分校,任化学系教授、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同年,成为美国公民

  1975年任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Fellow,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

  197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8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十三届院士。

  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教授

  1986年获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86年与哈佛大学赫施巴赫教授及多伦多大学波兰奕(John C. Polanyi)教授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41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接替他的老师吴大猷教授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并于2005年宣布2006院长任满后不再续任,他出任院长同时也兼任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特约讲座教授。

  1995921日,应时任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行政院院长连战邀请,入阁担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召集人,于1997122日委员会完成阶段性任务解散后卸任。

  1997614日,获颁国立中山大学名誉理学博士。

  20061019日,中央研究院院长任期届满,卸任,由翁启惠接任。他说:回顾过去,最欣慰三件事:教育改革“921大地震重建跨党派小组。对于记者追问李远哲的退休规划,李远哲说:以后回家可以帮太太吴锦丽洗碗。

  2007109日,天主教教宗本笃16世任命李远哲为宗座科学院院士。

  2008321日起担任T3大学联盟召集人、咨询委员会委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590620.html

上一篇:[科普改写版5]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的精彩科学人生
下一篇:科普系列专博:(8) 色彩魅力与浪漫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
收藏 IP: 125.34.98.*| 热度|

13 李伟钢 梁建华 张伟 罗渝然 王保魁 陆俊茜 李本先 唐常杰 李土荣 杜增义 汪凯 yixiaohua89 X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