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清的博客天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gjinqin 写博客我是小学生,向网友学习,建设和谐友谊乐观豁达的博客天地

博文

开展讨论:网络科学怎么深入应用于社会人文领域

已有 4599 次阅读 2010-4-6 08:39 |个人分类:学术交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网络科学

开展讨论:网络科学怎么深入应用于社会人文领域
 
     
老谭:信悉。我认为,这里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重要课题:怎么应用复杂网络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方法来观察社会人文领域。 迄今,社会网络就是一大研究领域,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不少工作,有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国际上重新发现小世界现象和“六度分离”就是在社会网络领域。我曾经在发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我的观点:认为我国王勃的一首唐诗:“海外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已经反映了我国一千多年前,祖先已经在社会人文领域就认识到小世界现象了,还有类似的诗词都以美妙的诗句生动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请问:你们同不同意我的观点啊?我们可以进行挖掘我国的社会、人文和哲学宝库.目前社会网络正在研究空间拓扑的幂律特性,我国学者有自己的研究特色,但是仍然需要继续进一步探索其奥秘,内容丰富多采。我认为,社会人文领域的复杂网络的研究将是大有作为的. 你对于社会管理颇有研究,我希望你及其广大社会人文的工作者和研究生,能够加入这个广阔的研究天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优势,必将对世界文明再次作出新的贡献!
     让我们通过这个专题的讨论,大家一起来畅所欲言,广开思路,把这次博文竞赛引向更加众多的应用领域!   
                 方锦清 20100406

在2010-04-05 22:26:13,tanrenzhong <tanrenzhong@163.com> 写道:

方老师,好!我偶得一思,拟每日一博文,研究探讨复杂科学在社会人文领域的[复杂网络观察],这里且先以“谈学术环境兼回复网友老子下岗之感叹”一文将话题引出,不知可否?

人中敬上

谈学术环境兼回复网友老子下岗之感叹

昨天我写了一篇“想象老子其人今若在”的博文,方老师热情地将文章贴于论坛的显要处。有博友感叹:老子其人今若在,一定下岗。其实,老子当时也是下岗的。

是呵,凡是了解中国学术环境的学子,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这些学子对现实学术氛围是感同身受的,不然怎么会有钱老的疑虑与温总理的焦灼?

老子当时是“下岗”了,可还有尹喜子将道德经传了下来,说明当时的社会乃不乏有识之士!而“有识之士”的存在,学术就有希望;学术有希望,代表着社会进步的希望。

温总理和钱老焦灼和疑惑的焦点是什么?这就是对现实社会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的反思!其忧虑点在什么地方呢?应该就是环境!环境具有出人才的两个要素:1、有人才成长的环境;2、有辨识人才伯乐存在的环境。前者自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以来,历经千年传统文化的浸润,说明中国社会的生态环境具有出人才的条件:有艰难的环境,亦有与之相应的战胜艰难的文化;而后者在出人才这个问题中,所扮演的却是非常关键的角色,这由千年前韩愈曾道出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名言可以证明。由此,我们可知老子之人其实是常有的,弥足珍贵的也许是尹喜子之人的存在了。尹喜子之人的可贵之处,反映在其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传统的摧残人才环境中,仍能使人才的思想见之于世!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后者是我们环境能出人才的最重要的条件。

在《复杂论坛》多次谈起环境问题,不仅因为其与学术活动密切相关,更因其与复杂性问题也直接关联。在下面的日子中,我将一步步地把环境与复杂性科学结合起来阐述,逐渐剝析复杂科学在社会人文范畴内的现象特征、本质、和行为手段。这既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话题,也是一件生动和有趣的学术性实践。能任由思想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畅想前沿话题,既得益于现代网络的开放条件,更得益于科学网给我们提供的讨论环境、以及有方老师这样正直的科学前辈不遗余力的支持。在此谨向科学网编辑和圈主方老师致敬!并欢迎众博友批评、拍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6190-309299.html

上一篇:与谭人中来信讨论
下一篇:谭人中: [复杂网络观察]之六:秩序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
收藏 IP: .*| 热度|

1 赵星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