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ia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博文

云冈之上

已有 6208 次阅读 2011-6-30 22:1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文化, 儒家, 佛教, 融合, 传播

云冈之上
贾伟

     这两天在澳洲开会,在宾馆里想补写个游记,因为前些天去了趟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从夏日高照的北卡,到杏花春雨的江南,再到白马秋风的塞上,如果算上(正值隆冬)寒意料峭的澳洲,这十几天之内横穿了人间四个季节。
     云冈石窟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驱车出大同城西约二十分钟,就看到了一处四面环山的平缓的山丘,苍白的砂岩石壁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穴,这些洞穴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千米,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
     山西大同这座貌不惊人的西北工业城市曾经在我国历史上一度大放异彩,1600年前南北朝时期从大兴安岭南下的鲜卑族拓跋氏统一了西北,建立了北魏王朝,在平城(今大同市)定都并运行了近一个世纪。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整个工程历时半个多世纪,建了45个洞窟,几万尊石像,最大的佛像高17米,最小的仅2厘米。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
     走近石窟,犹如置身于一座座庄严肃穆而又温暖宁静的圣殿,一尊尊佛像显得慈悲亲切、仪态端庄,在工匠们的巧夺天工之下,每一个石窟的雕塑都组成了相互呼应、相互关联的一个佛教故事,可称为一佛一如来,一窟一世界!有意思的是这五座最早开凿的石窟的主佛像都是以当时北魏的五个皇帝定型制作的,依次为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未继位)、文成帝。他们面相半圆,深目高鼻,眉眼细长,蓄八字须,两肩齐挺,肩宽体壮,右袒或通肩服装,具有浓厚的西域风格。
     徜徉在45个洞窟、五万余座大小各异的佛像之间,我试图去感受1500多年前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场景。古代文明的演化和发展似乎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按历史朝代的沿革而逐步递进的。佛教在中华文化中举足轻重,两千多年前佛法东进,成就了中国灿烂的三教文明,而我们古代的西域民族在中华文化的形成、演变和传播中可以说居功至伟。
     佛教兴于印度,释迦牟尼的生前死后,佛教主要传播于印度的恒河中游一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在统一印度后皈依佛门,从而使佛教在印度盛极一时。公元一世纪中叶,来自中国西北的大月氏民族建立了贵霜帝国,疆域扩大至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是继阿育王之后,极力推广佛教的又一位国王,在贵霜王朝统治时期佛教进入鼎盛期,产生了集多种佛说和神学于一体的大乘佛学并走出了恒河流域。
     佛教东传至中国应该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僧侣踏进华夏大地的第一站是新疆。至三、四世纪时,新疆佛教如日中天,进而再向东土和南疆传播,走的是丝绸之路。也就是说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要归功于五胡十六国的民族迁徙和与汉文化的融合。
     尽管云冈的佛像有数万尊,但细看下来我觉得他们的仪态没有太多变化,体现出来的似乎是早期的佛教文化,表现形式比较格式化和西域化,体型较为粗短、佛像种类较少、服饰和面部表情较为单一。但是,在云冈石窟的这种千佛一像的发现似乎在回答我心中疑惑了多年的一个问题 - 为什么佛教能在中国以及世界上很多国家流传和发展至今,却没能在其发源地印度生存下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其教理影响了世界哲学,教法传遍东亚及南亚诸国。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宗教,在经历了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后,大约是在十二世纪末的时候在印度灭亡了。
     答案其实就在离云冈石窟几个小时车程的五台山上。同在山西的五台山上的佛像,相比之下就活泼多了,可以称为百花齐放,佛像林林总总,仪态万千,除了外来的西方佛圣,还加盟了很多本土的明星,你能看到四大天王各持兵器为佛祖护法,甚至还有忠勇神武的关云长以及他的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
     也就是说佛教能够在中国生根和开花应该归结于它的因地“变形”以及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紧密结合。犹如一个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环境,须通过基因的变异而呈现多姿多彩的具有适应能力的生物表型,佛教的中国化虽然历经千年,却并未被本土宗教所排斥和束缚,而佛教传入时恰好又填补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生命意义的理解上的很多空白,最终的格局是儒释道三教共存共荣,相得益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渲染的就是南北朝时期佛寺众多,佛教盛行的现象!
     千百年前的佛教传播者,跋山涉水,在苦苦的寻觅和冗长的开凿工程中体悟宗教的真谛、奉献自己的虔诚。我想当年在云冈隐世的修行者们开窟于山,修行于窟不仅仅是一种神圣,还是一种在杳无人迹的山崖对红尘俗世浮光掠影的一种全方面的探视,一种对人生苦谛的寻味,一种对死的悠悠冥想转为对生的绵长的沉思!而这样的寻味和沉思在我们今天摩肩接踵、香火缭绕的名山古寺以及戴着劳力士手表的年青僧人们当中只怕已经是遥不可及、无以为继了。但是,佛教毕竟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荣兴盛了。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教人入世,儒家的“修、齐、治、平”应该是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格格不入的,但令人称奇的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会相互连接、相互映照,成为很多“以出世的心态入世”的中国文人学者走在仕途之路上的两盏烛灯(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而佛教作为古印度文明的最高境界,在八百年前的印度本土经历了钟鼓礼乐、百方朝仪的巅峰时期之后,逐渐沉迷于蹈空玄谈,重理论而轻于实际修法层次的指导,加上人才的凋零和教团的没落,从而在与外力的拮抗中失去了生命力。
     从佛教的发展引伸开去,一种文化的生存、发展、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归根结底在于它的融汇和聚合能力。唯有汇聚,才能使它开通、广达。
 

1. 第三窟,坐佛面貌圆润,高约十米。

2. 第二十窟,造像露天,高13.7米,佛像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

3. 第十一窟,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4. 花巨资修建的公园入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5898-460979.html

上一篇:北美的巴黎
下一篇:悠闲的生命(更新)
收藏 IP: 75.176.25.*| 热度|

21 丛远新 李学宽 武京治 武夷山 曾泳春 曹聪 金小伟 黄晓磊 王芳 卫军英 徐耀 黄锦芳 刘光银 段明 陈国文 杨月琴 Imperfectionist slfcntrl zzjtcm vigorous xiaxiaoxue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