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jia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jia2009

博文

在美国当教授要发多少篇文章? 精选

已有 45155 次阅读 2011-2-20 01:33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教授, 科研经费, 文章数量, 正教授, 文章质量

在美国当教授要发多少篇文章?

贾伟

     这两天科学网上在议论一个老话题 发文章先讲数量还是先讲质量?我同意鸿飞的观点,写文章的唯一标准应该是质量,不过我倒不同意他的担忧,说这个(发文章先讲究数量的)观点是“误导人的”。科学网的可爱之处就是各种观点都可以“飞”一阵子,说实在的,很多年轻的博士生、博士后和青年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理念不见得比我们一些“名博”或“资深”教授们差。

 

     国内不少高校现在已基本不再追求论文数量了,因为人们已渐渐看清,科技刊物多如牛毛,发一篇论文其实并不难,而高质量的论文才能真正受到(国际和国内)同行的关注。记得5-6年前我在上海交大的课题组招聘青年教师,有一个985高校的在读博士生跟我联系想竞聘这个岗位,他的简历中列了15篇SCI论文。一个年轻的学生在3年半的博士研究阶段(尚未结束)已发表十几篇论文,这委实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思考了很久,没想让我的那些(毕业前也就能发1-2篇论文的)博士生们向人家学习,反而跟两个助手私底下说了这么一个观点,这个人不能要,我们组永远也不能这么做研究!这十几篇论文的数据来源于两三个不大的实验,要搁在我们组至多也就能发2-3篇文章,那些多发出来的论文里面要么是重复性的发表,要么里面有更糟糕的情况。

 

     这两年里我评审过几个从助理教授晋升(终身)副教授的材料,在美国大学称之为P&T (Promotion and Tenure)。考核指标包括教学、科研经费、论文、公共服务几项。其中申请人的论文数量都不多,多的在三五十篇,少的只有14篇(跟我们的那个博士生差不多)。但这些申请者(除了一个没过以外)大多数顺利拿到了副教授和终身教席的位置。那个文章发的最少的很顺利就通过了,因为她有较好的科研经费,教学和公共服务做得很好。在我担任遴选委员会主席招聘一名终身正教授职位时,我淘汰了一名在名校当大教授的候选人,他的论文数量有三四百篇,但多年没有NIH的经费,最终向学校推荐录取的是一名论文数量只有三四十篇但有几个RO1项目的教授。当时那个名校的资深教授咽不下这口气,给我们院长和学校领导写信告了我的状,当然结果是学校压根儿没有理他。因为眼明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候选人多年没有像样的经费资助说明他的研究方向和水平已是明日黄花,剩下的本事就靠 “灌水”写文章了。

 

     在美国当教授,文章不是最重要,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才是至关重要的。说得再直接点,科研经费是第一指标!文章的发表是上一个科研项目的结果,也是下一个项目的开端,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文章的发表是为了申请经费服务的。

 

     最后还是想提一下,在美国当教授,文章数量尽管不重要,也从不在招聘和评审过程中有明确的界定,但多少还是有基本要求的,因为这也是衡量科研活动productivity的一个指标。那么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所须的文章数量是个什么样的基本要求呢?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尽管每一所大学情况都不一样,但同一档次的学校对文章的要求从质量和数量上大同小异。我关注过两个学校,一个是我们北卡的UNC Chapel Hill,另一个是Wake Forest University(一个是州立大学,一个是私立大学),在全国排名处于26-30这个范围。这两个学校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心理价位”比较一致,正教授的“门槛”大致在60篇文章左右,副教授在30-40篇左右,助理教授因人而异,主要看方向和基础,没有明确的文章数量要求。助理教授在岗位上每年适宜发3篇左右在领域内“过得去”(譬如JBC)的文章。当然我们谈到的论文数量都是建立在行业内较有影响的刊物这个基本共识上的,不包括“灌水”性的论文。另外,还有一个我们国内高校目前不太推崇的的评判标准 - 这里比较鼓励科研交叉合作以及所发表的合作性论文,多机构多学科合作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很被看重,即便被评审的人不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5898-414655.html

上一篇:小议高校的经营
下一篇:听雨
收藏 IP: 75.176.16.*| 热度|

124 陈安 霍艾伦 余昕 刘庆丰 许培扬 薛常喜 罗汉江 王芳 陈龙珠 张晓锋 卢伟东 朱教君 刘广明 汪育才 陈海萍 佟冬 李学宽 金拓 吕喆 孙学军 徐索文 蔡子微 张伯武 林树海 田建军 张旭 蔡津津 陈远川 刘立 曾泳春 马磊 惠小强 张亮生 柳东阳 郑永军 曹冲 金小伟 马臻 徐奴文 朱伯靖 武夷山 许洪光 戴力扬 文双春 徐耀阳 王晓光 罗帆 李世春 杨立泉 吴景鹏 张欣 姜宏斌 刘伟 王佳 王春艳 陈颖 余世锋 高莉 孔晓飞 赵凤光 孙景鑫 吴国林 王靖琰 林涛 郭向云 张乾兵 柏舟 何红伟 刘璐 桂耀荣 唐朝克 王伟华 祁峰 卞勇 刘风 吴锦宇 吴天准 杨顺楷 潘超 张元祥 伍松林 黄顺谋 王志强 冉思伟 张森浩 吴明火 崔国新 唐常杰 行敏锋 魏强 刘凡丰 包倪荣 毛培宏 刘晓松 陈泓哲 储成才 胡柯 蒋永华 王江艳 吴怡 马建全 揭文才 杜振亭 niubizationl hangzhou stoneblue dreamworld jiangleidi zzjtcm xchen goudan1 jzgvet zsy1207333 chke ycjyf xuqingzheng tuner sunhuifiles shaoyongye suny07 yummyaa sykes aprilseason houhm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