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生态之思(一)
热度 1 2018-10-4 14:33
毫无疑问,人生于生态之中。生态中的人必须面对三种基本的交往:人与自我的交往、人与他人(社会)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在交往之中,人建构起了自我的世界,去进行着自我的完成,这就是所谓的生活。人生如此,就意味着自我、他人与自然成为人必须面对的交往对象。这一对象世界既是我的世界,又不 ...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216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智慧与人生:如何教授?
热度 1 衡孝庆 2011-11-25 13:43
今年我开了一门公选课,名字叫《智慧与人生》。 本来是想告诉学生们一些思想家,告诉他们思想家如何思想。因为“没有经过思考(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从不看书,特别是从不看思想家经典著作的学生是不可能听得懂的,所以我尽量用浅显直白的言语,尽量联系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但是效果并不 ...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4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看网络公开课的感想
热度 1 衡孝庆 2011-11-15 17:38
1、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国外的教育氛围比较宽松,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一节课可以讲十分钟,也可以讲五十分钟,取决于教师觉得有多少内容是必须要讲的,更取决于学生的现场反应。特别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不可能像中学教师一样备课,而必须依靠自身的学术功底。而且每个人的观点、立场、 ...
个人分类: 学术规范|388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智慧人生(一)
热度 2 衡孝庆 2011-9-30 10:13
一、渐行渐远的智慧 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是对智慧的敬仰。但是现在却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对于哲学自身而言,也有着许多的无奈。一方面,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知识专门化,自成系统的专业术语体系,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之间的人、事、话语体系的隔绝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想要像 ...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316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饭碗学术:知识的悲剧?
热度 4 衡孝庆 2011-9-20 09:04
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就有两种知识与之相伴随:一种是生存的知识,可以类比于庄子所说的“奇技淫巧”;另一种是与生存无关或起码是相距甚远的知识,比如遥远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律。后一种知识主要源自于人类天生的一种好奇,或称之为“惊异”。与现代社会的产生相伴随的就是这两种知识的融合。 利奥塔、福柯等后现代 ...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385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4
非符号意象的认知功能(二)
衡孝庆 2011-8-13 18:13
人类认知的“具身性”(embodied),反讽了所有的二元论。因为涉及到身体的认知功能时,现在已经很明显不能够将之简单地归结于类似计算机的人工智能的模仿,那么也就无法用任何简单或是复杂的所谓“算法”进行功能模仿或是替换。这有点类似于塞尔对“中文屋”思想实验的解释和对批评的回应理由。但是塞尔的自然主义仍然是模 ...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30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们的道德怎么“沦丧”了?
衡孝庆 2011-6-6 19:49
面对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面对“硫磺”馒头,我们的总理发出了“道德沦丧”的感叹。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我们的社会肯定是出问题了。 很多人把问题归结于制度,生产制度、检查制度、安全制度、等等。这并没有错。制度肯定是不完善的。但问题是制度不可能是完善的。 ...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30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衡孝庆 2011-6-3 08:28
前提:我们可以在什么条件下讨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并不是每一种需要都是可以讨论的。这里面涉及到两种不同性质的需要。可能,我们并不总是能够意识到,我们并不是可以任意的讨论需要的问题。因为,每一种需要总是历史地呈现的。正如尼采所说,凡 ...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271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中国呼唤真正独立办学的高校
热度 3 衡孝庆 2011-6-2 08:15
熊彼特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创新,而现代社会的创新源自于两个场所:企业和高校(含科研院所)。 中国的国情是:企业,真正在市场中求生存与发展的企业,缺乏创新的能力和意愿;国有企业主要是没有动力。 而高校,由于体制的原因,在创新方面同样是缺乏基本的能力和动力。特别是一些具有战略性的、具有长期 ...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11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3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