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alysis: Energizing The Wa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fztd 纳米材料在读博士生 flin@mines.edu

博文

两段集体感情

已有 5704 次阅读 2010-1-8 15: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离开大学已半年,写点东西吧。

宿舍情谊:

四年多之前,大家认识在天大的鹏翔二斋412。以前小林从来没有住过学校,大学离家太远了,当然就只能住在学校了,学校有地方住,这一点比美国的大学好,美国大学宿舍通常都是不够用的,学生只能住在外面,因此他们并没有实际意义的宿舍情谊。大家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当然口音也不一样,一开始小林的普通话鲜有人听懂,慢慢地大家都习惯了口音。聊天当然是大学宿舍必不可少的事情了,宿舍感情很好,聊天也聊得开。一开始还是有点约束,话题比较少,聊刚刚经历的高考,聊高中生活如何的“人鬼情未了”,如何的“水深火热”。慢慢地,大家的话题铺展开了,聊一起上课的女生,聊班里的女生,聊今天路上碰到的女生,其实男生宿舍,这种话题从来没有停止过。聊儿女情长,当然少不了鄙视取笑某些兄弟了;聊足球,当然少不了骂国足了;聊奥运,当然少不了骂家乐福了,一兄弟怕别人发现宿舍有家乐福的塑料袋,翻箱倒柜的把这些塑料袋整理并扔进垃圾箱,确实,当时是以“以与家乐福有瓜葛为耻”;食堂,当然也少不了批评了,记得一兄弟在学校bbs上骂食堂“天价油条”,结果账号被封了,其实这个事情造成很多账号被封,食堂问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聊大学排名,总有一种心理不平衡的感觉,隔三差五的bbs上就有给校长献策的帖子,其实这个挺好,bbs至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交流环境;聊政治,大家都是铺天盖地的说,引经据典地说;各种的聊,数不胜数。宿舍感情其实是不断地在升华,偶有的别扭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临近毕业,大家恋恋不舍。其实,其他兄弟还好,大家都是继续留在天大读研究生,只有小林要远赴重洋了。突然发现只有自己要离开,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小林哭地稀里哗啦,哭能传染,大家基本上都哭了。转天,我在学校的bbs上看到了一个帖子“不是你一个人离开,你从来都没有离开”,颇感心酸,文章的作者就是宿舍的“老大”,其实大家都不大愿意叫他老大,但是没有办法,他力气最大,能把人举到头上,谁不怕他。来到美国,从来没有跟他们断开联系,其实是每天都有联系,有时候小林通宵跟大家视频,就是看看现在他们在宿舍里都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其实变化不大,该扯淡的大家还少不了。

实验室情谊:

除了宿舍情谊,大学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实验室了。小林进实验室算是比较早的了,记得是大三刚开学的时候就进去了,后来的学弟学妹更猛,大一就要进实验室。刚进实验室,什么都不懂,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也没有做什么实验,只是每周参加实验室的例会,了解、学习与熏陶。看师兄师姐的工作时候总有一种自己也做实验的冲动。大三课程也比较紧张,结果大三一年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实验,但是确实接触了不少东西,也跟实验室的老师、师兄师姐混了个脸熟。大三暑假的时候决定要申请出国了,也就慢慢地开展了自己的科研,读文献、开题、做实验,慢慢地学习自己走路了。尤其感谢杜老师,他从来不以学生的学历来评价其科研能力,很相信我们这些本科生的能力,本科生大三的时候一般都有独立实验的机会;而且在实验室里大家都平等,没有某些课题组的等级制度,比如,师兄师姐享有使用仪器的优先权等。课题组(后来改名为研究组)的氛围很好,大家科研都比较热情,特别是一直给我指导的牛师兄,科研激情那是不用说了,到现在我都没发现谁比他有激情。研究组集体活动也不少,每周一起打羽毛球,偶尔出去聚餐,每年都会出去进行短暂的旅游。某段时间,毽球成了大家的喜欢,最搞笑的是在火车站候车大厅踢毽球的经历,某位师姐竟然被毽球耍得扑通倒地了,倒地瞬间还被老师用相机捕捉到了,现在大家电脑上都还保存着那张照片。踢毽球当然不能不提小宋同学了,动作极其诡异,但自己丝毫没有觉察,只有我们这些旁人笑的人仰马翻了;还有就是大家都很关心的小宋同学的感情问题了,到现在都还没有着落啊,记得当时老师答应帮忙解决的。闲暇之余,常与师兄师姐瞎扯淡,聊天的话题也很多,大家都很聊得开,有段时间,大家总是拿小林和小吕师兄开玩笑,话题虽扯,但是既然大家不亦乐乎,那就尽情开玩笑吧。想起钱永健的话,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出于一个开放的社会。我想,实验室如果要发展,也需要有相对开放的环境吧。小林一开始课题并不顺利,慢慢的课题有了眉目,也敢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观点,当自己的观点被大家承认的时候,作为一名本科生,确实有些许的自豪感。在这个实验室,我们的观点不会受到压抑,只要有了观点,大家都会讨论观点的正确性。后来由于课题的发展,需要到别的学院去做实验,也得到了那里的老师、师兄师姐的强力支持。

大学的两段集体感情就是宿舍与实验室了。每当闲下来的时候,都会想起这两段温馨的集体感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758-285341.html


下一篇:想法从何而来?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