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hixiaowangz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oshixiaowangzi

博文

如何更好地使用高考这根指挥棒

已有 2709 次阅读 2015-6-11 18: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高考, 批判性思维


    6月7日、8日,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日子。每到高考前后,科学网上对高考、对中国基础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的讨论似乎会多一些。很多讨论都说到了高考的问题所在,但是,讨论似乎集中于批评、怨念。面对这些问题,提出实际可行、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很少。

    这里我想换个角度思考:中学老师、学生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必然紧盯高考这根指挥棒,而高考这个选拔人才或者划分学生未来道路的方式不会轻易改变,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高考能不能通过创新考试的题型、调整作答时间,指挥学生去训练、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呢?这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讨论高考。毕竟高考的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如果仅仅从改善考试的题型、作答时间就能解决目前许多学者抱怨的学生缺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情况,那么也许高考就会变得更加合理。个人觉得是有很大改善空间的。这里举一两个例子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如何利用高考更好地促进学生训练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个人这样理解: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地记住知识、结论本身,不是理所当然地相信书本、教师所提供的知识,而是重视分析、思考知识、结论是怎么来的,支撑知识和结论的事实和证据是什么,如果背后的事实和证据不足以支撑知识、结论,或者遇到矛盾的地方,那么需要质疑原有的知识、结论,更需要去创新,去完善,去修改原有的知识、结论,产生新的知识、结论。

   需要说明,我们目前的高中的理科课程标准、教材都是有体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的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会注重这部分,这与考试的题型、内容是有关系的。

   目前的高考,在物理、化学、生物中,都是希望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理综2个半小时)准确、迅速地解答出答案的,并且过程中不能因为粗心大意,抄错、写错、计算错,否则失分严重。理综的答案几乎是唯一的,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记住了相关的题型,平时做大量的题目进行训练,在考场通常就能快速、准确地作答。这过程几乎是不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有些学生如果在平时有一些批判性思维去质疑课本的某些内容,比如,病毒为什么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酶为什么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基因工程中为什么需要质粒等运载体?……反而会增加自己思维的困惑,不利于考试需要的“理解”。既然目前高考的考试题型不需要大家有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自然中学老师、学生也就不会在平时加以训练的。但高考的理科题型就只能这样吗?个人觉得是可以有所创新的。

   设想:如果把生物的高考题除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之外,用50分或60分的分值设立一道论述题。

   题目不是传统短短的几行文字,而是一本厚厚的资料集。假设这题是关于转基因的。那么这本资料集里面是什么内容呢?1、新闻媒体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报道,既有关于转基因安全的报道,也有关于转基因不安全的报道。2、新闻报道中涉及到的研究的原始论文,比如著名的转基因致癌的论文(翻译成中文),当然也有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研究论文。3、崔永元、顾秀林、饶毅……等人的评论,天涯、铁血、百度贴吧上面的一些评论。4、一些与转基因安全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章。整个资料会是厚厚的一本(不必担心成本,填志愿的资料是厚厚的几本)。

   论述题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论述要严谨、全面;列相关参考文献。

   考试作答的时间要修改,作答时间有4到6小时,让学生从上午9点开始写,到下午4点结束,甚至更长,允许学生自己带枕头、午餐等。想法有点出奇,但是古代的科举和国外的一些考试,时间就是很长的。如果认为时间实在太长,可以对资料集的内容进行筛减,减少阅读时间。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至少:

   1、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转基因的讨论涉及到了高中阶段的几乎4本书: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生态与环境。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好,相关文章是阅读不了的。

   2、利用有矛盾的观点,让学生必须去分析观点背后支撑的事实、证据、逻辑推理,充分体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分析方法在高中阶段是学过的,比如对照实验。只是没有有目的地让学生在有热议的问题上加以运用,并且在目前的考试中不是重点、难点。

   3、训练学生检索信息,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规范的论文写作习惯,检测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点是高中缺乏的,并且许多高校的本科生也是缺乏这方面的训练的。)

   4、中学老师和学生,看到了高考这种考试题型,自然在高中三年是不断地让学生加以训练的。并且,如果考题来源于生活,相信会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加以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饶毅等开通赛先生的微信,其中一点就是:让科学成为生活方式。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对这个是不感冒的,因为离他们太远、没有实际的功利。但是,如果与小孩的高考相关,那么很有可能小孩、家长会注意生活中不符合科学的内容,更有积极发现的动力。比如,出题:1、请列举几项在过去一年热播的电视剧中不科学的内容……。2、请列举几项在生活中看似合理,但实际是不科学的内容……。相信分值越高,学生的积极性越大。

   具体如何给评分可以再讨论:比如如果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但引用清楚该如何给分?

   

   以上的方案,只是个人肤浅的想法,欢迎评论。

   希望博文的读者,能提出更好的、实际可行的、有效的解决方法,贡献自己的智慧,减少抱怨,如果能凝聚共识,还可以以华人科学家的团体建议向教育考试部门提供方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09959-897238.html


下一篇:大学老师抱怨中学老师,合适吗?
收藏 IP: 113.106.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