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科学, 也有点迷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jianguo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洪堡的学术观念与北京大学的创建
热度 3 2019-9-14 07:24
博主按 :本文系应 Nature 的博客编辑为纪念洪堡诞辰250周年约稿之作。 “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 当完成南美和北美大陆科学考察之后,亚历山大·冯·洪堡 (Alexander von Humboldt) 急切地想前往亚 ...
1217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北京大学森林生态学Markku Larjavaara课题组招聘2名博士后
热度 1 2019-6-19 16:34
北京大学 森林生态学 课题组(Research group on forest ecology)是新成立的课题组,隶属北京大学生态学中心(Institute of Ecology: http://www.ecology.pku.edu.cn/),PI为副教授(Tenure-track associate professor) Markku Larjavaara 。Markku是一位在森林生态学、森林管理和植物生态学颇有建树的青年科学家 ...
685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洪堡最早关于水与森林关系的阐述
热度 1 2019-5-10 18:15
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向来是志士仁人非常关心的永恒话题,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洪堡可能是最早从科学的角度观察并阐述森林对气候和水文反馈调节的科学家。以下段落引述由边和老师于2017年翻译并出版的《创造自然: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或 ...
429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测蓝计
2019-5-10 17:37
前几天我读完了由边和老师于2017年翻译并出版的《创造自然: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或由Andrea Wulf于2015年写作的 The Invention of Nature: Alexander von Humboldt ’s New World ,这 是一部十分出色的人物传记。 伟大的地植物学家、教育家和生态学家洪堡对测量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之情,他几 ...
442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读《创造自然》有感
热度 1 2019-5-10 12:18
Man needs to strive for the good and the great, the rest depends on destiny. ---- Alexander von Humboldt ...
580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人类真的是火的最早使用者吗?
热度 11 2019-4-5 14:42
“ The formulation of a problem is often more essential than its solution, which may be merely a matter of mathematical or experimental skill. ” & ...
10376 次阅读|28 个评论 热度 11
绿色城市讨人喜
2019-3-5 18:12
城市的高密度人群本身就是精神类疾病的诱因,这是一种种群密度的负调节机制。城市空间的植被具有净化空气、令人心情愉悦的功能,因此对人类的精神健康必然也会产生某些重要影响,但目前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并不多。 近日, Engemann 等基于 90 万人的大数据发现,儿童期居住在绿化较好,或植被较为繁茂的地区的人,在其 ...
33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全新世的北京好美!
2019-3-2 14:06
看过电影《邪不压正》的估计都很惊叹民国时北京之美、至美,漂亮的民居、特色的店铺,当然还有美人儿,这些美好的事物统统展现在一部优秀的电影中,我们除了要感谢导演的才华与想象力,也要感激现代的电影技术了。 在展示北京之美方面,我们的科学家也不甘示弱。近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 Xie 等通过对北京 ...
394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生态学大家
热度 1 2018-12-21 17:39
近期, Simon Harold 按照出生月份和日期顺序列出了已故的著名生态学家。通过维基百科名人介绍, Simon Harold 发现了生态学家有趣的一面,如 “ 生态系统 ” 概念的提出者 Tansley 曾跟着精神分析大师 Freud 学习精神分析;古生物学家 Buckland 曾经发誓要尝遍整个动物界每个物种的味道,作者打趣到他难道也要 ...
5730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