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在上岗上写博客(3)

已有 2686 次阅读 2017-1-21 10:51 |个人分类:科苑记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博客, 科学网, 十周年

       从长沟湿地朝北望去,可见观测站激光楼的银白色圆顶。蚂蜂窝网上有人贴出了照片,这张风景照里有圆顶,不仔细分辨是发现不了的。从远处看,圆顶的确融入了房山风景。从南侧的近处台地上看,圆顶就显眼多了。这是观察观测站的最佳角度。尤其是在晴朗的早晨,云彩连绵不断地从西北的上方峰巅上涌现出来。立体感非常强。许多次,结束值班离站之后,我会静立在山坡上观察蓝天白云下的台站。一些随手拍摄的照片,不断分享到了博文里。有两朵云彩好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们正好飞跃台站北侧的水库上空,如一对结伴旅游的孪生姐妹。姊妹云,用来称呼她们,恰如其分。

       晴朗的早晨,在观测站西侧的田野里,可见圆顶之影的缓慢演变,恰如古观象台的日晷。从东侧望去,台站的北侧空地,和外面的松树林连接到了一起。

       在博客里,我也提到过下雪的日子。院内水泥路上的积雪,会被推向东南侧的小树林。院外水泥路上的积雪,就近处理。当时国家天文台有位刘老师,经常来站调试即将运往阿根廷的激光测距仪。十多年前,这台仪器拆卸装运之前,在小操场上放置过。协助拆卸仪器,挥手的照片,在博客里也曾经发布。

        2004年十月的暴雪摧折了台站的迎客柳。两棵柳树这段树干后,保留了侧枝,模样反倒像黄山迎客松了。迎客柳距离调试激光测距仪的铁皮房很近。幸运的是,它们没有殃及铁皮房的活动屋顶。

       观测站迎来过一批又一批客人。比如来站使用GPS点,水准点的,比如来站进行绝对重力测量的。其中,也有外宾。比如法国来的飞利浦和他的同事,他们来进行卫星增强试验,清华和中科院的人也来参与了交流活动。来访的几个日本物理大地测量工作者,看上去彬彬有礼。但我饭后去激光楼时,发现其中一个男子在鬼鬼祟祟地拍照。那些牌子,应该是可以公开的,可他获取资料的丑态的确可掬。来访的客人中,也有地震研究所的,他们的移动激光测距仪去韩国之前,在小操场上短暂放置过。

       当然,我也迎来了几批战友和文友。他们的来访让我颇感温馨。有意思的是,一位战友兼校友的儿子与双胞胎同学结伴来站,他们也去了我经常散步的冰湖。破冰之旅,让孩子们十分兴奋,其快乐指数不亚于亲近我们的庞大仪器——通光口径六十厘米的卫星激光测距仪。一位小学生,是傍晚随父亲来站的,看到仪器也是非常喜欢。可惜,当日,天气不好,无法开机,她没有看到观测卫星的情景。

       离开台站两年之后,我发现有许多当时忽略的细节,是值得分享给博友的。此文,是一种弥补。

       在山岗上,为科学网写博客的日子,是令人难忘的。写作的过程是愉悦的。尽管质量高的博文不算多,竟然也得到多次加精和称赞,这都是我继续更新博客的外在动力。

       当然,只要觉得有话可说,我首先想到的是发不到科学网博客里。虽然,我算不上科学家,也可以分享从事传统大地测量和空间大地测量三十多年来的感受和感想。凡事我觉得有用的,比较前沿的信息,比如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新进展,我都会乐意到这里分享。我了解的不多,不深刻,只是愿意分享,表明自己的兴趣。在科学上,我这样的人不可能有像样的建树,只不过是做一个自己行业的科学爱好者罢了。

      如果,我的博文能为阅读者带来纳秒级的愉悦,也就知足了。(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5-1029011.html

上一篇:在山岗上写博客(2)
下一篇:编龄不长职业病却不轻
收藏 IP: 14.152.69.*| 热度|

2 武夷山 蒋德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