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lbirdzsh201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olbirdzsh2015

博文

让人羡慕的工作室文化 精选

已有 5198 次阅读 2015-7-14 06:4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与2012年夏天的那场答辩类似,在经历了诸如介绍个人情况、汇报研究进展、专家组提问、汇报人回答、专家组投票、宣布考核结果、集体合影、与导师合影等流程之后,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博士后生涯大体上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此前一直对博士后安排答辩环节有些意见,听说有的高校还有搞博士后工作报告的匿名外审,觉得这些高校的做法太“奇葩”了。在真正答辩结束以后回头来看,觉得答辩还是有必要的。作为博士后答辩,其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内容的意义。博士后答辩重点并不是考核工作报告的学术质量,这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同,博士后工作答辩更像是是向核心圈子进行的“推介会”,通过答辩让同行的顶尖学者们了解自己所的工作,知道还有一个这样的人,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搬迁至仙林校区之后,工作的场所由鼓楼校区逸夫科技路区区一层半一下子就扩大到了一栋4层的大楼,空间大了很多,就有机会看到让我羡慕不已的“工作室文化”。说起来我所说的这种“工作室”文化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很多高校都是这么做的,可能是在这方面受的“委屈”太多了,就像是一个饿极的人看到别人吃鸡腿一样,看到别人的状态就会心生羡慕。印象中第一次看到这种工作室文化是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当时奉命去给交大的一位教授送一份材料,在一栋20多层教学办公大楼的一楼大厅里,看到了整栋建筑的楼层分布图,上面就赫然标注着每一名教授的名字,上去以后就会发现每个工作室的门上都有一个状态牌,显示目前是在上课、出差,还是在开会等等,有事情请提前预约。以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也见过类似的做法,每次看到还是会觉得很羡慕。也许是我太“土鳖”吧,我每次在从这些工作室门口走过,尤其是看到同行里以前在专著上期刊上反复看到的一些名字的时候,还是会心生激动,因为这就是一种“大牛云集”的气场。
      细细想来,我羡慕对这种工作室文化的根本原因,实际上特别简单,倒不是羡慕别人工作室面积有多大,我就是羡慕这种尊重个人、尊重知识的氛围,而这一点是很多高校目前最为缺乏的东西。试想一下,学生慕名来拜访某某教授,结果他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要去借用集体的办公室甚至要在餐厅的某个角落,学生是什么感受,教授自己是个什么感受。前一段时间单位更名,很多人在探讨单位英文名字如何翻译,最终确定的版本是三个英语单词,除了University之外,另外两个都是用汉语拼音,当然这样的翻译方法也有它的道理,暂且不论。我想很多人只知道大学应该翻译为
University,却不知道这个词到底是什么含义,University的本意是“学术职员的集合”,也就是说没有了人就没了University。难怪当美国总统“视察” 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说要看望一下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教授们马上纠正他,您错了,我们就是“哥伦比亚大学”。
      所以,无论是“学院”也好,“大学”也罢,其最核心的资源一定不是大楼,不是图书馆,当然更不是气派的办公楼,而是一个有着独特文化底蕴的“教授”群体,这所学校无论在教学、科研还是在社会服务方面的所有声望和成绩,一定是靠着这批人在支撑着的,这批人的“高度”决定了这所高校的“高度”,这批人倒下了,这所高校也就颓废了。因此,一个让教授群体斯文扫地的高校,一定是没有前途,没有明天的地方。希望在新校区建成之后,单位的工作氛围能够稍微“正常”那么一点点,也能够也和外边的世界稍微接那么一点点轨。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另外一回事,在此我发下毒誓,这辈子一定要在一个有着正常文化氛围的地方工作,哪怕是短短的一段时间,如不能至,逝将去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17406-905245.html

上一篇:不可或缺的“大活”体验
下一篇:南京半月,感触良多
收藏 IP: 49.74.155.*| 热度|

7 郑永军 黄永义 李健 左芬 刘欣 黄凯 xuexiyanji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