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hui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huihong

博文

自主品牌汽车的囚徒困境

已有 4403 次阅读 2015-5-28 11:22 |个人分类:产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汽车产业, 自主品牌

当中国高铁一路凯歌进军全世界的时候,我们再看一看自主品牌国产汽车的现状:汽车出口近年不升反降;国内市场自主品牌汽车的份额也节节败退。 高铁和汽车,为什么会出现冰火二重天的景象?

 

当年日本侵华时,就幻想把中国大卸七块,分而治之。二战日本战败投降了,军事幻想破灭了。随后世界的主流是和平发展,各国的竞争依旧激烈,但经济变成了主要战场。 

 

汽车工业,产业规模大,产业链长,就业人口多,是各大国必争之地。在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之前,世界经济排名的前三名,很长时期都是:美国,日本,德国。汽车工业在这三个国家,都是支柱产业,可见汽车工业的地位。近年,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快要奔溃时,美国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强行救活,可见汽车工业的重要性。 

 

可以说,今天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被列强瓜分。一个中国统一大市场,起码被分成几十个,比起大卸七块惨多了。 美日德韩法的主要汽车厂,都在中国有合资厂。自主品牌的汽车厂也有几十个。

合资品牌:

自主品

 

今天这个破碎格局如果不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基本无翻身崛起的希望。原因如下。  

  1. 中国汽车产业没有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大家都知道,同样的东西,产量越大,产品成本就越低。美国有三大汽车公司(通用, 福特, 和克莱斯勒);德国有三大汽车公司(大众,戴姆勒,和BMW);日本汽车厂商多一些(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马自达等);韩国有现代,起亚,三星等。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几十个自主品牌。  合资企业先分掉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在由几十个自主品牌分,每个自主品牌能分几辆车?

  2. 要命的合资政策。合资政策的初衷是好的,通过合资,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合资政策现在变成了国企不思进取,像地头蛇收取买路钱,坐地分账。只要有钱收,有官当,要进取干什么?没有生存压力啊。外资通过各种办法,把利润转移给在外国的子公司,或控股的供应商。合资貌似中国可以拿50%的利润,但是真正拿到的利润,远远没有那么多。

  3. 更要命的地方保护主义。国家的官员提拔政策,长期以来特别强调GDP增长。汽车工业,产业规模大,产业链长,就业人口多,是每个省,直辖市的官员必争的产业。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造成了汽车厂家遍地开花,而且地方还用财政支持,让没有竞争力的品牌勉强活着。在自由市场中,吞并(Merger and Acquisition)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但中国的地方保护破坏了这一自然淘汰的机制。不淘汰落后的产能,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几天,大家在热议纳什平衡(Nash Equilibrium)和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中国的汽车工业的今天,就是囚徒困境。如何打破囚徒困境,需要政府立下新的规则。中国高铁的发展史,恰恰就避开了以上的三个陷阱。中国高铁的经验,可不可以应用到汽车工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70641-893719.html

上一篇:【国产大飞机】关于中航商飞C919
下一篇:NOx Emissions: Reduction Strategies
收藏 IP: 73.44.194.*| 热度|

25 文克玲 陆绮 檀成龙 张能立 刘进平 吴吉良 王春艳 杨正瓴 吕喆 刘立 刘全慧 陈楷翰 胡瑞祥 赵美娣 汪晓军 蒋继平 麻庭光 武夷山 周洲 曹冲 王亚非 于建辉 蔡小宁 周可真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