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非

博文

纪念霍金:经络与脉的本相——心解濒湖脉学(之九)

已有 3275 次阅读 2018-3-15 11:15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血液, 血管, 循环, 中医学, 脉诊

根据史蒂芬·霍金的观点,我们所见的现实是“基于模型的现实”这是了解中医学和脉诊的关键。仅以此文纪念刚刚辞世的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


第一部分、经脉与脉气

【经脉、气血者,脉理之总纲。故首标此。然后乃能知种种变化。】

【今天的医学界,往往质疑中医的理论与实践。诊脉这一诊断技术,就是常常被质疑的内容。如果在理论上,不能解决脉诊的基础,那么在现代医学看来,中医始终像是一种神秘的巫术。哪怕它有效,也仍然难以摆脱此种印象。而要明白何以通过按脉诊断成为可能,这个理论基础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因此,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经络,什么是气血,然后才能接受诊脉的合理性。】

脉乃血脉,

【何谓脉?有云气脉者,如天竺三脉七轮之论是也。然中医脉诊所测,乃更形而下之像,易于起手也。无论双手腕脉,或是人迎、气口、趺阳三部,亦或分经候脉之法,大端皆由此始。故云血脉。以其必有血行方成其像也。非云与气无涉。】

【宋明两代医学家,给脉下了一个定义:血脉。而当代中国文字中,另一个常见的组合是“气脉”。这两者究竟是同是别呢?过去的中国文化中,气脉多与武功或者修炼有关,多被一同提及的是“奇经八脉”。而在今天瑜伽流行的世界上,另一个常被提及的体系则是印度的“三脉七轮”。这些体系,或者各有其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验;但在普通人看来,这些都是比较玄幻而难以把握的东西。在中医学体系中,脉诊的对象是更具生理学特征的血脉。作者提出这个定义,以示与其它“脉”的体系界别。

      今天的脉诊,就是把手按住腕脉上加以体察。但中医学的脉诊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据说是汉代成书的《伤寒论》中,就有同时切诊颈侧动脉的“人迎”、双手腕脉的“气口”、和足背动脉的“趺阳”三部脉的诊法。可见,汉代流传的脉诊比今天的更为具体而繁复。而根据青城丹道医学的传承,中医还有“分经候脉法”,在全身总共有二十处可以切诊的脉,分别对应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显然,这是更为具体的切诊体系。

      如果把分经候脉法看作来自更早期中医学的传承,那么脉诊最初显然是以全身血液运行的具体状况为探查对象的;到汉代简化为上、中、下三部,已经失去了部分对具体身体状况的探查。而发展到后世的单独以腕脉为对象,其实已经发生了相当根本性的变化。这一点在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中不可不察。】

气血之先,

【此处断句,或云脉为气血之先,或云气为血之先。后者常见于论,云气为血帅者是也。然前者亦大有理。盖气血不能乱行,必借脉而后行。气血妄行者,病矣。且何谓气,血之先?亦大有可详审之处。】

【中医学中,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以示气与血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说法看似充满哲学正确,但具体到人体中,什么是气,什么是血,怎样定义的气血才能有这样的相互关系呢?却很值得考究。至少,宋明两代医学家把这句话作为脉学总论的第二句,似乎作这样的理解尚嫌不足。

      我们今天重新理解中医学,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哲学正确的优越感,而必须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具体把握。因此,作为接续“脉乃血脉”一句而来的描述,更恰当的理解应当是:脉是气血的“先”。有脉,气血才能作如是运行。而气血循脉运行,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如果气血不循脉而乱跑,在中医学称之为“妄行”,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

      至于气与血的关系,则需要考虑脉、气、血三者的内涵和相互作用。准确地了解三者的内涵,才能了解中医的经络学说。】

血之隧道,

【若依现代解剖学,则血管本有血液奔行其中,自无可疑。至明代古人知此,亦无大讹。然脉果即可见之大血管乎?如是则经络之说有所差讹。而其说益浅,不足以概古今脉法之论矣。】

【本句承接上句,进一步说明脉是血运行的途径。学习了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之后,很容易知道血液就是在血管中运行的。而宋明时代中国文化与技术都很发达,初步了解这一点也不难。然而如果经脉只是血管,却与中医学经络理论大大地不符。

      首先,按照现代医学的了解,血管都是从心脏出发,经大动脉逐渐分支到全身毛细血管;再由小静脉逐渐汇合回到心脏。这虽然很清晰可查且不难理解,却和中医学经络的全身分区循行、首尾相连、内络脏腑的理解不符。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如果不假思索地相信现代体系,我们可以说古人的体系是错误与无知的产物。然而中医学却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有效的支持,而脉诊的成功也为这个体系作了部分的背书。这样看来,有必要重新审视经络理论与血液循环之间的关系。】

气息应焉。

【如脉为大血管,则气息何应?呼吸虽应于心动,然于全脉则非此说。可见气息所应者别有。】

【本句再承接上句,说明“气息”与“血脉”的关系。在现代医学中,知道呼吸与心率变化存在关联。这是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随呼吸而变化,进而影响心脏活动节律。然而,中医学同时也指出,气息对血脉的运行本身也有推动作用。这却是上述理由所不能涵盖的。

    因此,重新考虑气息如何“应”于血脉这个“隧道”,就成了理解中医学中脉、气、血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关键。那么,除了影响心率,气息还会影响什么呢?其实也不难做出假设。既然呼吸影响植物神经系统,那么不论这个“脉”和“血”指的是什么,它显然都与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另外,此处不提纯粹的“气”,而是强调“气息”,也是可圈可点。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和物理学、生理学的重要概念,“气”本身就很难界定;但“气息”却肯定和呼吸有关,这就帮助我们进一步缩小了考虑的范围。因此,从气息入手,是了解整个体系的捷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1104036.html

上一篇:经络现象辨析:《四言举要》作者简介——心解濒湖脉学(之八)
下一篇:脉象从何而来?了解脉象所需的概念准备——心解濒湖脉学(之十)
收藏 IP: 159.226.1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