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zhi

博文

动漫神灵狩中的心理学专用语

已有 13383 次阅读 2009-4-11 16:27 |个人分类:个人杂语|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PTSD, 神灵狩, OBE, EMDR, MEG

看了动漫神灵狩,用到了很多的心理学专用语,将其总结归纳一下,便于理解。

明晰梦Lucid Dream) 也可以说是自觉梦或者觉醒梦。明确的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梦,在梦的世界里发生的事会根据自己的意识发生转变。国外似乎有个专门的研究所(The Lucidity Institute

EMDReye movement desensitionzation and reprocessing,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是由夏皮罗(Shapiro1995)偶然发现的。夏皮罗注意到当自己在从林中散步时,一些令人烦恼的想法逐渐消失了;当再次回忆时,这些想法并不像先前那样令人感到痛苦了。而这种变化与其眼球斜向地自发快速前后移动有关。从那以后,夏皮罗将该程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干预措施,并被很多PTSD治疗临床试验所采用。随后不断重复这些程序,直到患者由情境回忆和消极认知所引发的痛苦大道最小程度。如果患者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则改变眼球运动的方向。
该治疗方法通常要求患者回忆视觉表象形式的目标记忆,并伴随以现在时态表述的消极认知(我现在非常害怕);同时,要求患者跟随治疗师手指运动轨迹转动眼球,治疗师手指前后运动的速度会不断加快。反复24次后,要求患者忘记它不必管它,并要求个体再次对情感强度进行评估。(参考:【英】贝内特 《临床与异常心理学》)

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已被普遍认为是经历或目睹重大创伤事件后的自然反应。童年期创伤有两种明显反应:隐藏与恢复记忆,及多重人格的分离性身份障碍(di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诊断标准是:个体曾经历或目睹了实际死亡或重伤、或可能导致死亡或重伤的事件,经历或目睹了对个体自身或他人身体安全的某种威胁,个体的及时反应包括强烈的害怕、无助或惊骇。长期来看,个体会出现以下三种症状并持续一个月以上:闯入性记忆(创伤以闯入脑海的念头、回闪或噩梦的形式重现)、回避(避免一切可能唤起精神创伤的事件)、唤醒(总感到唤醒过度,可能表现为易怒、容易受惊吓或过度警觉、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
PTSD
的治疗  借助心理事后解说预防PTSD,指创伤事件发生后立即实施的一次性访谈,目的是帮助当事人应对创伤情绪反应,防止产生PTSD。鼓励个体详尽而系统的讲述所发生的事件及他们自身的情绪反应,以此帮助个体将有关事件的记忆纳入一般记忆系统。
暴露技术  再次暴露于创伤事件的回忆以及相关情绪中,最终对患病个体是有益的。暴露发起出可能会加剧个体的悲伤体验,原因在于个体先前可以避开的痛苦的影像,现在却有意的进行回忆。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  EMDR,见上述。
药物干预,很多药物也被用于治疗PTSD,并被证明有一定的效果,其中包括抗抑郁剂单胺氧化脢抑制剂(MAOTs)、5-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s)和三环抗抑制剂(tricylics)等。(同上)
恐惧症(phobia)是一种精神官能症。特征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莫名的恐惧。纵使当事者明知不会受到伤害,也无法控制恐惧的情绪。各类恐惧症都有向慢性发展的趋势。恐惧症的病因不是单一性的。一般认为有生物学上的因素,即遗传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这类人最易产生恐惧感。另一因素是无能解决自身承受的精神压力。

OBE 体外离脱(O.B.E) 变性意识的一种。伴随着肉体产生的强大分离感,利用和肉体不同的身体,在与物理上的现实不同的世界活动。OBEout-of-body experience) 最早是由Tyrrell1943年在他的《幽灵》(Apparitons)中提出,经历过OBE的人往往面临过濒临死亡的经验,据说有可能导致星体投影(astral projection)。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现象似乎自发发生,与身体或精神受到创伤、使用迷幻药物,或梦相同的状态。近期( 2007年)的研究表明,经历有些类似OBEs可直接诱发脑刺激。有些有经验的OBEs声称意志摆脱他们的身体。(http://en.wikipedia.org/wiki/Out-of-body_experience
 
分离性障碍  是记忆和认同(identify)这样的高级认知功能出现了问题。其余人各成分的分离有关,而通常来说这些人格成分都是整合在一起的。其结果就是,一些心理功能——认同、记忆、对自我或环境的认知——被隔离出了意识。在普通的生活中,许多人都具有分离性经历——“陌生感、短暂性记忆或同一性混乱,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在一些测量中,分离是一种适应性技能。如,但我们开车的同时又与人交谈,我们关注的是交谈,开车所需要的心理和运动技能都被隔离开了。但是,如果路突然变危险了——我们能够做到重新关注他们。曾被隔离的东西可以被召回。在分离性障碍中,被隔离的功能不能被自动的召回。而这些是重要的功能,比如我们对过去的记忆或对自己是谁的认同。分离性障碍的出现不需要脑部受到明显的伤害。事实上,病理性分离可能没有太多的遗传学成分。相反,他们的根源在于严重的心理应激,它们是作为处理那些应急的一种方式而产生的。(《变态心理学》)

大脑皮层功能分区示意图(左侧)

 

脑神经与感官

 

MRI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核磁共振成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电路技术、超导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医生考虑到患者对的恐惧心理,故常将这门技术称为磁共振成像。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

-维综合症 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症  闭塞时引起枕叶皮层闭塞,可有对侧偏盲(黄斑回避);中央支闭塞可导致丘脑梗塞,表现为丘脑综合征: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感觉异常和丘脑性疼痛和锥体外系症状。
症状体征   主干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损伤较重,黄斑视力可不受累(黄斑视觉皮质代表区为大脑中、后动脉双重血液供应)。中脑水平大脑后动脉起始处闭塞,可见垂直性凝视麻痹、动眼神经瘫、核件性眼肌麻痹、眼球垂直性歪扭斜视。优势半球枕叶受累可出现命名性失语、失读,不伴失写。双侧大脑后动脉闭塞导致的皮质盲、记忆受损(累及颞叶),不能识别熟悉面孔(面容失认症),幻视和行为综合征。深穿支闭塞:丘脑穿通动脉产生红核丘脑综合征:病侧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感觉障碍;丘脑膝状体动脉出现丘脑综合征:对侧深感觉障碍、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和舞蹈-手足徐动症等。

MEG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或简称MEG),是直接探测大脑神经功能活动的最新技术。脑磁图技术使人类研究大脑的复杂功能、治疗脑部疾病的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MEG
是一种完全无侵袭,无损伤的脑功能检测技术,可广泛地用于大脑功能的开发研究和临床脑疾病诊断。MEG的检测过程,是对脑内神经电流发出的极其微弱的生物磁场信号的直接测量,同时,测量系统本身不会释放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射线,能量或机器噪声。在检测过程中,MEG探测仪不需要固定在患者头部,测量前对患者无须作特殊准备,所以准备时间短,检测过程安全、简便,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MEG
的研制起始于1970's年代,以超导量子相干器件(SQUID)为其核心技术。初期的MEG传感器装置只有单一信道,1980's年代MEG由单信道发展成37信道传感器装置。1990 's年代初期全头型MEG测量系统的问世,使检测过程只需要经过一次测量就可采集到全头的脑磁场信号。目前,传感器阵列的点数已达到250个,且具备抗外磁场干扰系统,可同时高速采集整个大脑的瞬态数据。通过计算机综合影象信息处理,将获得的信号转换成脑磁曲线图,等磁线图,并通过相应数学模型的拟合得到信号源定位。进一步,MEG确定的神经信号源可与MRICT等解剖影象信息叠加整合,形成脑功能解剖学定位,能准确地反映出脑功能的瞬时变化状态,可用于如思维、情感等高级脑功能的研究。(
http://www.cnpsy.net/readnews.asp?newsid=1207

LDP  ?长期记忆回路关闭

扁桃体 恐惧反应是由位于人脑深部、呈杏仁状的脑扁桃体控制。脑扁桃体能够收集人脑各个区域产来的恐怖信息,并对此进行整理。当恐惧信息到达一定程度时,脑扁桃体内名为中心脑扁桃体的神经原就将恐惧信号发送到全身各处,人便出现了心跳加速,冷汗直冒等恐惧反应。研究发现,人体内增加焦虑感和压力感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中心脑扁桃体中的神经元的神经电活动,而能够减轻焦虑和压力的催产素则刺激了中心脑扁桃体另一区域的神经元,还能释放一种神经物质,该物质能抑制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元活动。研究还认为,这两种物质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相反的影响。由于对恐惧的应激反应事关生死,所以,大脑中含有如此精密的结构来感知即将到来的危险。事实上,在许多动物中都发现了脑扁桃体的基本结构,它对大脑进化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这是在自然选择的大环境下,不断加强自身生存能力发展而来的。当然,在现在这种来自大多数食肉动物的威胁已不复存在的环境下,人的神经通过这种低路的反应会大大减少。进化使我们的大脑变得如此灵敏,以致我们原有的一些脑部机能已无用武之地。但不管神经大脑皮层怎样精于计算,它也不能关闭脑扁桃体。(参考:雅虎知识堂、百科知识)

海马体,大脑海马是位于脑颞叶内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人有两个海马,分别位于左右脑半球。它是组成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担当着关于记忆以及空间定位的作用。名字来源于这个部位的弯曲形状貌似海马。
在动物解剖中,海马属于脑的演化过程中最古老的一部分。来源于旧皮质的海马在灵长类以及海洋生物中的鲸类中尤为明显。虽然如此,与进化树上相对年轻的大脑皮层相比,灵长类动物尤其是人类的海马在端脑中只占很小的比例。相对新皮质的发展,海马的增长在灵长类动物中的重要作用是使得其脑容量显著增长。
心理学家与神经学家对海马的作用存在争论,但是都普遍认同海马的重要作用是将经历的事件形成新的记忆(情景记忆或自传性记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应该将海马看作对一般的陈述性记忆起作用内侧颞叶记忆系统的一部分(陈述性记忆指的是那些可以被明确的描述的记忆,如昨天晚饭吃了什么这样的关于经历过的事情的情景记忆,以及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样的关于知识的概念记忆)。
有迹象显示,虽然这些形式的记忆通常能终身持续,在一系列的记忆强化以后海马便中止对记忆的保持。海马的损伤通常造成难以组织新的记忆(顺行性失忆症),而且造成难以搜索过去的记忆(逆行性失忆症)。尽管这样的逆行性效果通常在脑损伤的很多年之前就开始扩展,一些情况下相对久远一些的记忆能够维持下来。这表明海马将巩固以后的记忆转入了脑的其他的部位。但是,旧的记忆是如何储存的要用实验来检测的话存在一些难点。另外,在一些逆行性失忆症案例中,在海马遭受损伤的数十年前的记忆也受到了影响,导致了这一关于旧的记忆的观点的争议。海马的损伤不会影响某一些记忆,例如学习新的技能的能力(如学习一种乐器),将设这样的能力依靠的是另外一种記憶(程序记忆)和不同的脑区域。有迹象表明著名的病人HM(作为治疗癫痫病的手段他的内侧颞叶被切除)有组织新的概念记忆的能力。

卡普格拉症候群Capgras syndrome) 冒充者综合征。1923年由法国的精神科医生卡普格拉(JCapgras)首先描述。核心表现是患者认为一个现实的人(多数是亲属)被另外一个人所冒充或取代,这两个人同时都存在,而且长相和其他特征都是一样的。被冒充的原型还可能是其他熟人、见到的任何人、患者本人,以及物品、房子、环境等。至于冒充者究竟是谁,患者很少追究。该症状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且基本上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学》)

科塔尔综合征Cotard syndrome) 以虚无妄想(nihilistic delusion)和否定妄想(delusion of negation)为核心症状。患者主要是认为自身躯体和内部器官发生了变化,部分或全部已经不存在了。如某患者称自己的肺烂了,肠子也烂了,甚至整个身体都没了。多见于抑郁状态,尤其是老年期抑郁。人格解体患者也可能声称自己不存在了,但在思维上仍认定自己是存在的,不属于思维障碍,此为二者的区别。(《精神病学》)

TFT  Thought Field Therapy的省略。思考场疗法。 美国精神科医生罗杰·卡拉罕发现一种通过对头部到手指的穴位按摩从而改善对于药物和一般心理疗法无法产生效果的对人恐惧症,各种依赖症,外伤造成的精神性损伤,恐慌等症状的疗法。
每个思维场疗法都包括对精选的特定身体部位进行一系列的敲击,规则中开始的部位,皆是思维场疗法的主要点。这种敲击实际上是刺激体内能量的流动,从而对各种紊乱(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效果,达到治疗相应问题的目的。
根据你的具体心理不适症状,在你想着问题的同时,做以下的几个动作。
用一只手的两根手指(随意)来敲击在眉头的部位。(图一)它是在鼻梁之上,敲击五下,敲击时要坚定而柔和。动作不要过重,以免损伤身体。但是要连续敲击,这样才能刺激体内能量的流动。
敲击眼窝下部五下。该点位于眼球下一吋,在眼窝底部中间位置,脸颊上面,坚定敲击,但不要过重,以免引起疼痛。
连续敲击胳膊下面几下,大约在腋窝下面四吋的地方,动作要坚定。
敲击锁骨点,要找到这个点,先用两根手指沿喉部中间位置往下移,一直到锁骨凹口中间位。
敲击小指点。这个点位于小手指顶端,紧靠着指甲,也就是向着无名指的那一边。敲击五下。
敲击食指点。它位于食指顶端,靠大拇指的一边。敲击五下。
当开始敲击时,如果主观困扰程度积分是七分或更高,那么一般敲击结束后,会下降到二。一般来说,是从十下降到七,或者十下降到五,甚至下降到一。
在治疗结束后,多数人的主观困扰程度积分为一,显示不适的感受已一扫而光。

形态发生厂假说  罗伯特.谢尔德雷克(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主任)(Rupert Sheldrake)在《生命新科学形态发生场假说》提出。形态起因假说认为认为,生物界有形态场,它由已经存在过的生物体给出。低级的形态原胚给出高一级形态的虚形态,再由后者生出高一级形态。被重复得越多的形态,其形态场越强,发生的几率越高,形态越稳定。由此可以解释现有的生物学理论解释不了的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生物体的形态发生问题,蛋白体的多重最小量问题,获得性遗传和再生问题。

homeostasis 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名词。机体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稳态是内环境恒定概念的引伸与发展。内环境恒定概念是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Claud Bernard)所提出。他认为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一个是比较稳定的内环境。内环境是围绕在多细胞动物的细胞周围的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特点是其理化特性及其组成分的数量和性质,处于相对恒定状态,为细胞提供一适宜的生活环境,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恒定是(机体)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这是贝尔纳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稳态即相似的状态,是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于本世纪20年代末提出的,是内环境恒定概念的引伸和发展。在坎农时期,稳态主要指内环境是可变的又是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是在不断运动中所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即是在遭受着许多外界干扰因素的条件下,经过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旦稳态遭破坏,就导致机体死亡。随着控制论和其他生命科学的发展,稳态已不仅指内环境的稳定状态,也扩展到有机体内极多的保持协调、稳定的生理过程,例如生命活动功能以及正常姿势(直立以及行路姿势)的维持等;也用于机体的不同层次或水平(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社会群体)的稳定状态;以及在特定时间内(由几毫秒直至若干万年)保持的特定状态。稳态不仅是生理学,也是当今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它对控制论、遗传学(基因的稳态调节)、心理学(情绪稳态等)、病理学、临床医学等多种学科都有重要意义。

LTP  long term potentiation 长时程增强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突触机制。海马LTP可能是学习记忆的分子基础。1973Bliss及其合作者,电刺激麻醉兔的内嗅皮层,使海马表层的穿通纤维兴奋,可在齿状回记录到场电位。先用高频电刺激几秒钟后,再用单个电刺激,记录到的部分场电位幅度大大超过原先记录的对照值,并可持续几小时,几天。这一现象称为长时程增强效应(LTP)。1983年发现NMDA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通道复合体在LTP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LTP在大脑学习记忆中作用的理解。
LTP
定义:给突触前纤维一个短暂的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效率和强度增加几倍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保持这种增强的现象。LTP有三个基本特征:协同性(Cooperativity):诱导LTP需要很多纤维同时被激活;②联合性(Associativity ):有关的纤维和突触后神经元需要以联合的形式一起活动;特异性(Input-Specificity):所诱导的LTP对被激活的通路是特异的,在其他通路上不产生LTP。按LTP的时程分①PTP,强直后增强,一般5分钟后衰减;②STP,短时程增强,持续半小时左右;③LTP长时程增强,持续一小时以上。

扩展性路易体  路易体痴呆(DLB)是以波动性认知障碍、视幻觉和帕金森综合征为临床特点,以路易小体为病理特征的神经变性病。DLBOkazak1961)首先描述,是仅次于Alzheimer病第二位常见的痴呆病因,可能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包括弥漫性路易体病和Alzheimer病路易体型,临床及病理表现重叠于帕金森与Alzheimer病之间。 
DLB
的典型病程为缓慢进展,经过数年后最终呈全面痴呆。早期,大部分病例的认知功能为颞顶叶型,表现为记忆、语言和视觉空间技能损害,与AD的表现相似。DLB认知功能波动性损害。大部分DLB病人都有真性视幻觉,幻觉形象往往鲜明生动。幻觉对象多为病人熟悉的人物或动物,这些视觉形象常常是活动的、会说话或发出声音的,偶尔,幻觉形象有扭曲变形。有些DLB病人可出现肌阵挛、舞蹈样动作等运动异常。DLB病人较多出现晕厥,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DLB
的治疗原则与其他痴呆相同,主要目的是提高认知功能,解除精神行为症状和改善社会生活能力。然而,DLB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和锥体外系症状比较突出,往往成为治疗的主要关注点。

共时性原则由荣格于1930年描述不可思议的巧合现象的心理学用语。他认为共时性是一种巧合现象,并不局限于心理的领域,可以从心灵母体内部我们外在世界,甚或同时从这两方面跨越进入意识状态。当两者同时发生时便称为共时性现象。他使用synchronicity这个字,属名词,指一种品质,与形容词synchronous有很大的区别。包括三个范畴:
1
.产生于现在,内心事情与外界事情同时发生,例如实际事情与梦中事情相似。
2
.扩大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而找到更广大的意义。
3
.人在内心寻找意义,如预言等等。
若是以一般心理学角度来看,同时性在荣格的概念中是一个最抽象、最难以捉摸的概念。荣格把同时性描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事件的意味深长的巧合(meaningful coincidence),其中包含着某种并非意外的或然性东西。事件之间的联系不是因果律的结果,而是另一种荣格称之为非因果性联系的原则(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其决定性因素是意义,是来自个人的主观经验:各种事件以意味深长的方式联系起来,即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活动之间、无形与有形之间、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而非只是巧合。
荣格在发展他的共时性概念时,把它与现代理论物理学的一些发现联系起来。从理论物理学中我们已经得知:因果性和预测在微观物理世界中已不再真确。他得出结论:在微观物理学和他的深层心理学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同时,荣格回顾中国古代哲学,认识到共时性和不可名状的这一观念之间的对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5893-225585.html

上一篇:今天
下一篇:书 信仰 宗教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