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厚能源与生态实验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iwaho 太阳文火炖地球,洒遍人间光和热。新鲜的能量随手可汲,何必舍近求远挖地球?自由能源万岁!

博文

射流器流化床反应“釜”,将化工合成寄生到能源生产中一举两得

已有 3918 次阅读 2015-7-14 08:1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化学, 能源, 清洁能源, 反应釜, 射流

ejector-full.jpg

众所周知,水电站完全依赖于天然河流的不起眼的水头和恢宏的大流量。然而水电资源基本上是上帝的恩赐,三门峡如此,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也如此,只不过其人工雕琢的痕迹太过夸张而已。

通常来说,水电资源的压头都不惊人,著名的三峡也不过80米,即8个大气压而已,而更低的压头,e.g. 1个大气压, 占去绝大部分比例。显然,其能源产量拼的是大流量、高洪峰。因而占地规模、机组体量都是大块头的家伙。要是河流能产生类似常规液压300多大气压的压力,小巧轻便当然就不成问题,不过梦想而已。

古老的射流技术,在小尺度规模上模拟水电资源非常容易。在产生超声震波的条件下,让三通射流管产生类似水电河流压力,区区几个大气压自不在话下。

在我发明的、当惊世界殊的基于魏氏热力学循环的射流热机隆重推出后,忽然发觉中小型能源生产,甚至家用型的,都蕴藏巨大的市场潜力。射流器的超声震波特性,为人造“水电站”的应用,实实在在打开了一扇充满希望的窗口!

再进而想到很多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为何不直接利用这白捡的反应热,而要去花大价钱烧锅炉呢?

注意:只有放热反应且放热量高到一定程度的反应,才能用于能源生产噢,且放热率高高益善。吸热的就免了吧,本身就不是省油的灯。

例如下列反应可用于射流器水电模拟:

H2O + H2O + H2O + H2O + H2O + H2O = 6H2O (ΔH = 凝结热,每单分子水约0.5eV电子伏特) 

上述为气凝结成液体反应。一般来说水气为单分子,液水为多分子氢键聚合物(通常6分子团),理论上是不同物质,但习惯上认为同一物质;

2H2 + O2 = 2H2O - 483.6kj

上述为沉浸式氢气燃烧,燃烧唯一产物水气立即被凝结,故而发生内爆。水床大湿收起你的神通吧,本应用仅要反应热;

3NO2 + H2O à 2HNO3 + NO (ΔH = -138kj)

上述为脱硝反应;

SO3 + H2O → H2SO4  (ΔH = -228kj)

上述为脱硫反应;

Ca(OH)2 + CO2 àCaCO3 + H2O (ΔH = -69.8kj or 944kj/kg)

上述为固碳反应;

NaCl+NH3 + H2O + CO2 = NaHCO3 + NH4Cl (ΔH = -115kj) 

上述为固碳反应制小苏打,又称Solvay(索尔维)制碱法;

这样看来,一套优秀的魏氏射流热机,配上一个内嵌的寄生化工厂完全可行!

我已经申请专利的此类应用涉及:

1、传统火电厂废热固碳技改蓝图+ 具有纯碱生产的一揽子方案。

2、传统火电厂废热脱硫脱硝技改蓝图+ 具有硝酸、硫酸小规模生产的一揽子方案。

3、更多的类似项目。。。

化工工艺流程很在乎反应产率和反应速率,而各反应物在反应器中可能的流速约10m/s左右,流过有限长度的射流管,费时也就若干秒量级。除非反应过程极易进行,通常液压流体冲击水轮机做功后,反应仅完成某个百分比。所幸全部液体、气体、中间产物都可以在射流循环中反复经过。浓度监控传感以及集中控制模块,可参与生产物分离、物料补给等工艺环节。

针对特定的化学反应应用,射流器、水轮机叶片、缓冲容器等等流体接触材料,可能有抗酸碱腐蚀的要求。

你可知道煤电厂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高达1公斤?你可知道酸雨正在威胁生态安全?你可知道雾霾正在毒害公众健康?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并非易事,我期盼我的系列发明将为人类的绿色生活带来曙光!

我坚信,不远的将来,原始水电站在整体能源生产版图中的重要性必将逐渐褪色,与此同时化工厂的能耗将大幅降低,甚至能够从能源生产副业中牟利,或至少解决化工厂自身能源消耗,哪怕略有盈余贡献给社会电网也好。


ejector-grahm .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905261.html

上一篇:碳火与氮火
下一篇:从王思聪的公司名号--看与国际接轨命名的学问
收藏 IP: 192.95.176.*| 热度|

5 陈冬生 赵美娣 陈楷翰 李维纲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