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转载]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全球变暖

已有 2804 次阅读 2021-6-11 10:06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没开玩笑!”拜登警告: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这个

“没开玩笑!”拜登警告: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这个

新浪财经APP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原标题:“没开玩笑!”拜登警告: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这个

  美国福克斯新闻台9日报道,拜登星期三警告美军士兵称,五角大楼高级官员认为,气候变化是未来几年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拜登说道:“当年我第一次当选副总统时,我到了五角大楼,参加机密会议,军方官员让我们坐下来,要告诉我们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这不是开玩笑,你们知道参谋长联席会议当时告诉我们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吗?全球变暖。”

  拜登说:“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发生争夺土地的斗争,数百万人将离开印尼的某个地方,因为那里正在沉入海底,因为他们在争夺仅存的耕地。”

  拜登在向驻英国的美国空军人员发表讲话时发出了这一警告,他本月将参加七国集团和北约领导人的会议,这也是他入主白宫后的首次海外访问。

  拜登表示,他将与欧洲主要盟友讨论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他已将这列为自己政府的优先事项。

  拜登说:“如果我们要防止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不超过1.5摄氏度,并领导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转型,我们就必须共同采取行动。”

  美媒表示,拜登上任第一天就发布行政命令,美国于今年2月正式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这推翻了特朗普时代退出该协议的决定。

  拜登曾多次暗示,气候变化对美国军事安全构成威胁。今年2月,他表示,他已指示五角大楼重新考虑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战略。当时,拜登表示,全球变暖已经给美国的“军事基地和国家安全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https://finance.sina.com.cn/world/gjcj/2021-06-10/doc-ikqciyzi8856419.shtml?cre=tianyi&mod=pchp&loc=1&r=0&rfunc=79&tj=cxvertical_pc_hp&tr=12


专辑:从气候变化到气候战争

已有 3289 次阅读 2011-12-5 06:2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气候变化, 战争

专辑:从气候变化到气候战争
       杨学祥

前言

    2007年:多项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长期的气候变化可能最终

引发战争和人口下降。

    2008年:欧盟警告,北极冰川消融是威胁国际稳定的隐患。欧盟的一份报告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

可能导致对于资源的潜在冲突与更厉害的竞争。欧盟领导人将于本周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峰会上讨论这份报

告所提出的问题。

   这份由欧盟对外政策负责人索拉纳和欧洲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瓦尔德纳共同撰写的报告,将于本周在

欧盟27国的领导人中传阅。报告描绘出一幅未来的残酷图画,显示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资源的减少,并预

言会出现全球性的战役,争夺对这些所剩无几的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报告说,水资源短缺将引起社会

动乱,在富裕国家能导致大幅度的经济衰退,在贫穷国家,则会造成更多不稳定因素,包括更紧张的宗教

与种族间的关系。

   瓦尔德纳在接受本台BBC的采访时说,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战争。

    2011年:德班是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气候资源问题上,争相消费,没人买单。

相关文集:


历史的足迹: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战争

杨学祥 刊发时间:2007-11-27 11:49:47 光明网-光明观察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化,人们对气候变化严重性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

的深化。从环境恶化到经济危机,从粮食安全到战争冲突,气候变化的危险性正在逐步升级。

  据www.yubanet.com网站2007年11月21日报道,气候变化可能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一项新的

研究表明,长期的气候变化可能最终引发战争和人口下降。发表在11月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该项

研究揭示,几个世纪以前,在被称为“小冰河期”的那段时间里,随着气温的下降,战争的次数反而增加

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饥荒,人口也出现了下降。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山姆·纳恩国际事务分校的副教授

兼研究文章的合著者彼得·布雷克称:“即使现在气温仍在不断升高,由于我们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地

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所以由此引发的冲突可能就会发生”。这项新的研究对研究文章的主要作者香港大

学大卫·张此前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扩展。张教授称:“我此前进行的研究只是将范围集中于华东地

区。而目前所进行的研究则涵盖了一个更多的空间区域,其研究结论可能被作为一种普遍性原理。”布雷

克和中国香港的张教授及其英国同僚均认为,气温变化与战争间存在着一种可能的联系,因为气候变化会

对水供应、植物生长季节以及土地的生产力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食物缺乏。食物缺乏可能会引发冲

突,如地区暴动、政府的不安定以及来自邻国的入侵,而战争和饥荒期间发生的流血事件将导致人口下降

[1]。

  气候变冷导致饥荒和民族大迁移的观点早在1998年由外籍华人学者许靖华提出,发表在《中国科学》

(D辑)上。学者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

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

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

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

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

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

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

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2]

  学者许靖华以海外华人的赤子之心投书《中国科学》,是希望中国决策者关注气候变化导致战争、饥

荒和民族大迁移的历史事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惜的是,盲目崇洋媚外的科研风气忽略了中国科学

界最高级别刊物的忠告,中国科学期刊的命运令人担忧!

  事实上,刊物不分大小,都具有版权和首发权,文章的价值,不是依据其出身(首发刊物),而是依

据其科学价值来最终评定。在讨论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灾害问题上,忽略许靖华的贡献是不公平的,至少

是不完整的。中国科学发展的标准不是在国外期刊上发表更多的文章,而是要确立中国期刊在世界科学界

的地位,跟着外国期刊的脚步走,最终将丧失中国科学的独立地位。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该项研究起源于

中国学者的初始研究的事实,以及许靖华的研究被忽略,至今没有被中国科学界所关注。难道科学界的皇

冠就一定带在外国期刊的头上?难道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得到外国期刊的钦准?

  2007年7月9日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进一步提出,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

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他们的研究已经发表在施普林格的《人类生态学》杂志网络版上,其

重点在于,温度的波动和农业产量的降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古代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3]。

  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称,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

态资源短缺。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现代的战争原因是石油,未来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许靖华的历史研

究、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罗勇的“气候安全论”,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理解。如果科学无法

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持强凌弱的战争就可能提前结束第5次世界经济长波

上升时期[4]。

  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

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2]。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效应将持续上百年,2020年

世界经济将步入经济长波下降期[5]。减排温室气体的举措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减排借口和旗帜下掩盖的资

源争夺日益激化,两极地位岌岌可危[6]。政治上的明争暗斗,来源于理论上的不可行性:减排能否拯救全

球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最新研究表明,如果减排计划不能在2020年前有效解决人类基本的生存条

件,“即使现在气温仍在不断升高,由于我们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地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所以由此引

发的冲突可能就会发生”。这是继许靖华之后,科学家向人类发出的又一次警告。

  世界粮储只够吃57天,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人类已经无法摆脱“高油价”的困扰,现在又面对“

高粮价”的挑战。国际市场油价和粮价的攀升,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显著的影响,粮食安全象能源安全

一样,成为大国自身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国家兴亡的一个古老课题,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

天却依然存在。2000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频发——气候剧变——旱涝交替——流感疾病

流行,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的历史轨迹值得关注[7-9]。

参考文献

  1.雅龙。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战争和人口减少。发布时间:2007-11-23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711/1_20071123_162743.html

  2.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3.雅龙。研究暗示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发布时间:20070710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

究所。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707/1_20070710_157896.html

  4.杨学祥. 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 2007-7-12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112

  5.杨学祥,杨冬红。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太平洋十年涛动。 2004-8-1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998

  6.杨学祥. 南极又成新闻焦点:重视气候变化还是意在夺取资源?杨学祥. 2007-11-12 光明观察.

国际·军事。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12/content_696355.htm

  7.杨学祥。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从石油争夺到粮食控制.刊发时间:2007-11-22 光明网-光明观

察. 经济·科技。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2/content_701187.htm

  8.杨学祥. 关注禽流感、地震和拉尼娜的最新发展.刊发时间:2007-10-26 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0/26/content_689261.htm

  9.杨学祥. 不断增大的风险:强震、海啸、低温、沙尘暴和禽流感. 2007-09-16 13:21:18 光明观

察. 随笔·杂谈.。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16/content_671723.htm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7/content_702985.htm

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杨学祥: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
2007年07月12日 18:07光明网

    据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网站2007年7月9日报告,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气候气候变化可能是战争冲突

的根源。据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称,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

生的生态资源短缺。他们的研究已经发表在施普林格的《人类生态学》杂志网络版上,其重点在于,温度

的波动和农业产量的降低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解释古代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1]。

    近期有人提出,将厄尔尼诺,拉尼诺,低温灾害,太阳活动,禽流感,地震,甚至世界经济增长等等

都连系在一起,统一考虑为“灾害群”,并认为有群发机制,这不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在全世界

每年都会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在选取上有极大的任意性。即使相关系数达到100%,也难以说明某两种现象

之间一定存在物理机制的联系,例如小孩和树木都在长个,能够说明他们有物理联系吗?采用这种方法得

出的结论难以让人信服,更谈不上用来预报自然灾害了。其实,科学研究已论证了强潮汐、厄尔尼诺、拉

尼娜转换与强震频发的关系,强潮汐、强震与低温及流感爆发的关系,强潮汐、太阳活动与地震、海温、

气温的关系,有人视而不见,可能是其研究领域过于狭窄[2]。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的研究提供了

新的科学证据。

    存在相关性的现象之间不一定存在物理机制联系,但存在物理机制联系的现象之间一定具有相关性。

因此,发现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是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难道有人从互不相关的现象之间去寻找它们之间的

物理机制关系吗?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反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一个不能肯定的命题否定一个基本事实,这是

科学上的“莫须有”罪名!

    认识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是研究相关机制的第一步,科学历史上的重大发现莫不如此。魏格纳就是通过

大陆形状的吻合,研究大陆漂移的。而著名物理学家杰弗瑞斯关于大陆不能漂移的物理机制证明却是错误

的。杰弗瑞斯认为大陆之下为固体而不是塑性体,是不能相对移动的,以此压制大陆漂移学说50余年。偏

见使著名物理学家远离真理。80多年的科学实践验证了大陆漂移理论。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也是

这样。

    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主要着眼于气候变化在过去1000年里对中国东部地区战争频率的影响。中国东

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养活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作者调查了公元1000年到1911年间发生的899次战争的相关数

据,这些数据均记录在《古代中国战争记事表》中。他们把对这些数据与同时期北半球气候的一系列温度

数据进行了相互对照。他们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尤其是部分南方地区的战争频率与温度变化有

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几乎所有战争的最高潮和王朝变更都发生在严寒时期。温度的波动对农业和园艺业有

着直接的影响,在技术水平有限的社会里,比如前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温度的降低会极大地影响农作物和

畜牧业的产量。据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称,在这样的生态压力下,战争将成为重新分配资源的最终手段

。作者们总结称:“正是长期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农业产量变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循环转换”

。他们建议研究人员在思考人类历史上战争的成因时应把气候变化这一因素考虑进去[1]。

    有人说,即使相关系数达到100%,也难以说明某两种现象之间一定存在物理机制的联系,例如小孩和

树木都在长个,能够说明他们有物理联系吗?这句话前半句是对的,说明了继续研究相关机制的必要性;

后一句话就错得有点离谱,难道小孩长个不需要外部条件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或许这个小孩的家庭

就靠这片树林维持生活,树是这个家庭衣、食、住、行的主要物质来源和经济来源,为什么就不存在相关

的物理机制?

    事实上,人和树的相关关系渊源久远。类人猿在热带雨林能够繁衍生息,当冰期来临,热带雨林消失

后,类人猿不得不从树上走下来,用脚走路,腾出双手使用武器,与凶猛的野兽搏斗,完成类人猿向人的

转变。人类的诞生与树没有物理机制吗?人类的发展同样与树息息相关。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沙漠化,根

源就在于全球森林面积的大规模减少,干旱少雨和人类破坏是沙漠化的原因。

    恩格斯的如下论述,至今仍是指导环境科学的至理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

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

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

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全球荒

漠化的现实和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再一次证明了基础理论科学的光辉!

    无论从宏观到微观,大到人类生存,小到小孩生长发育,树与人都息息相关。农村退田还林,城市绿

化造林,就是为了营造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完全不了解人与树的相关关系

,囿于自己的一孔之见,一己之利,把偏见当真理,把无知当特权,只能起到真理杀手的作用。

    将厄尔尼诺,拉尼诺,低温灾害,太阳活动,禽流感,地震,甚至世界经济增长等等都连系在一起,

统一考虑为“灾害群”,并认为有群发机制,这是科学创新,需要进一步研究。想否定它,要拿出科学依

据,想证明它,也要拿出科学依据。

    大量事实证明,近两年是灾害频发期,8.5级以上强震、飓风增强、严重低温冷害和禽流感集中在拉马

德雷冷位相时期,这是一个基本事实,相关机制也存在于许多相关文献[3-15]。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研究

成果呈报相关部门,对即将到来的灾害有所准备[2]。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作者: 杨学祥   编辑: 吴飞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707/0712_23_154576.shtml

欧盟: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战争

(英国)BBC中文网   (2008-03-11) 
  
 欧盟警告,北极冰川消融是威胁国际稳定的隐患。

 欧盟的一份报告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对于资源的潜在冲突与更厉害的竞争。

 欧盟领导人将于本周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峰会上讨论这份报告所提出的问题。

 这份由欧盟对外政策负责人索拉纳和欧洲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瓦尔德纳共同撰写的报告,将于本周在欧

盟27国的领导人中传阅。

 报告描绘出一幅未来的残酷图画,显示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资源的减少,并预言会出现全球性的战役,

争夺对这些所剩无几的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报告说,水资源短缺将引起社会动乱,在富裕国家能导致大幅度的经济衰退,在贫穷国家,则会造成更

多不稳定因素,包括更紧张的宗教与种族间的关系。

 瓦尔德纳在接受本台BBC的采访时说,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战争。

 引发战争

 瓦尔德纳说,气候变化将造成水和粮食的短缺,增加贫穷现象,使卫生条件恶化,而且存在可能引发争

夺资源控制的潜在危险。

 她说,尤其是在那些社会关系紧张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可能在那里导致真正的暴力冲突。

 使报告作者特别担忧的是北极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许多科学家预言,用不着多少年,北极的冰雪就可

能消融殆尽。

 报告警告说,如果通往北极的贸易路线开放,所有国家都能够到北冰洋寻找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话,这

个结果可能对国际稳定和欧洲安全利益造成隐患。

 索拉纳和瓦尔德纳在报告中并没有找到任何奇迹般的结论,报告发出的是一个警告,而不是一份应该采

取什么样的措施的规划。

 但是报告呼吁欧盟国家用更多的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为他们所称的"不可避免的环境改变"作好

经济上的准备。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8/03/bbc080311.shtml

德班,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http://www.gmw.cn 2011-11-15 08:49:11 来源:《科学时报》

  又一次“马拉松”式的气候变化谈判将于本月28日在南非德班拉开序幕,但几乎所有的前瞻性分析都

认定此次谈判将无果而终。

  本次谈判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就温室气体减排国际法律协议《京都议定书》达成第二期承诺,这对承接

议定书的第一期承诺——实现“本世纪末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的全球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而在11月11日举行的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下称“绿皮书”)发布会暨“德班的困境与中国的

战略选择”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皆表示德班谈判困难重重,国际合作前景不甚乐观。

  德班之困在于利益对峙

  “‘德班的困境’,困在哪里?困在根本利益上不可妥协。”国务院参事刘燕华指出,利益对立使各

国各打算盘,而当前国际经济的动荡为德班谈判再添阴霾。

  美国经济危机的梦魇从2008年一直蔓延至今,在恢复经济的压力下,国内气候政治表现消极。目前,

美国国内通过一部具有国家排放总量限制并可作为美国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基础的法律,难度很大。

  欧债危机使欧盟不得不花费大笔资金有限解决内部问题,很难在气候政策上坚持高标准;为了把握在

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权、提升欧盟航空业的竞争力,欧盟提出2012年增收国际航空碳排放税,遭到各个国

家和国际组织的反对,挫伤了欧洲“减碳斗士”的形象。

  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日本气候谈判也产生了直接影响。目前,日本对外宣布2020年的减排目标是1990年

的25%,并在多种场合强调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

  与哥本哈根、坎昆会议相同,在德班谈判中,发达国家的诉求依然是少出钱、少出技术,不愿意单方

面提高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经济状况不同,利益诉求从经济发展到气候安全、资金筹集各有不

同。利益对立使德班会议必然会面临纵横交错的南南分歧、南北矛盾等诸多问题。

  二期承诺或“另起炉灶”

  作为全球首个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法律文件,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将于2012

年底到期,议定书二期承诺是“存”,还是“废”,南北国家立场分歧明显。

  “以公约、议定书为代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体制总体上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也是有效的。我

们认为应该在大的框架下,按照《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厘路线图’的要求

,继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进程。”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说。

  然而,发达国家混淆历史责任,为使发展中国家也承担减排任务,在抛出其减排目标的同时,往往加

以诸多附带条件。

  日本实现25%的减排目标的条件,是要求主要排放国都参与减排;欧盟也是以主要排放国参与减排为条

件,才考虑将减排目标提高到30%以及接受议定书的二期承诺;美国不仅在减排上要求与发展中大国关联,

在履约机制上也要求与发展中国家对等。

  “发达国家过了工业化阶段,可以享受一个较高水平的生活,为什么要剥夺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最基

本生存需要的要求?”苏伟指出。

  他表示,《京都议定书》经过20多年的艰苦谈判得来不易,如果半途而废,必定重新开始一场混战,

使德班会议雪上加霜。

http://tech.gmw.cn/2011-11/15/content_2970636.htm

德班,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http://www.gmw.cn 2011-11-15 08:49:11 来源:《科学时报》 

  中国战略:公平与发展并重

  目前,我国的碳排量居世界首位。2010年,超过美国排量的21.9%。对此,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认为

应该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看待这些数字。

  他指出,我国30%的碳排放是生活性排放,70%是生产性排放,而发达国家正好与此相反。如果以人均

排放来计,中国在世界上可能处于近100位。此外,还有转移排放的问题,中国制造的船、重型机械等工业

产品成果是发达国家享受的,而排放量却要算在中国头上。

  “中国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中,所以要有生存排放,要追求基本的生存权。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人

权?如果放在大的环境中考虑,有些是‘假人权’。”

  尽管如此,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对气候变化一直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积极应对。苏伟指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就是“十二五”规划。

  规划提出,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

构、推进新的产业革命,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

  然而,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性问题,不是靠几个国家就可以解决的。尽管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在

全球排放的比重有所增加,但并不能改变发达国家是造成当前气候变化主因的事实。

  “祸是发达国家惹的,但是光靠他们承担不了这个责任,还要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因为这是全球共

同面临的挑战。”苏伟说。

  “20多年来,中国始终是国际社会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推动力。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

望越来越高,希望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这里有真诚的期望,同时也有脱离实际的‘忽悠’。”外交部

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李燕瑞指出。

  “德班谈判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卫国战争,这是在给13亿人争取基本的发展权。”全国人大常委、中国

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委员陈佳贵说。冯丽妃

[责任编辑: 魏晓虎 ]
http://tech.gmw.cn/2011-11/15/content_2970636_2.htm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2011年12月05日00:09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周绍雪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而言,无论德班会议成果如何,气候变化已然在改变自然界的同时,改变了国际关

系的基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

析,指出气候变化对水文、资源、生态系统、人类健康、人类居住、粮食、能源等各个方面都有影响。气

候变化如此广泛地与人类生活交织渗透,必然对国际社会也产生巨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改变传统安全观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人类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安全观。就安全观念而言,

通常认为其中包括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个基本方面。传统安全观重视的是政治与军事层面上的国家安

全,尤其强调领土安全,认为维护安全的主要手段是军事力量,战争是解决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的主要方

式;在非传统安全观中,强调的是除军事、政治上对国家的威胁以外,其他对主权国家及其公民的生存与

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如经济安全、生态和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等,此类问题都是由非政治和

非军事因素引起,并具跨国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加剧,已成为非传统安全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直接的是,全球

气温升高,会引起两极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海拔低的国家可能被淹没

,严重威胁沿海低地国家的生存安全。一些低地岛屿国家,如马绍尔群岛、图瓦卢、马尔代夫、巴哈马、

塞舌尔、伯利兹等国家将面临巨大的被淹没的风险。目前,据科学家推测,到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0.2—

1.65米,如果这种预测变成现实,那么非洲尼罗河三角洲将全部被海水覆盖,孟加拉国将会有12%的国土消

失。从全球来看,大约将会有3%的陆地面积消失在海水中,进而会使10亿人面临生存的危机。气候变化问

题的出现,迫使国际社会重新思考国家安全,拓展了安全观的内容,其被关注的程度也有超越传统安全观

的趋势。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影响国际关系

  世界各国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着国家利益的重大调整,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共

同的国家利益,各国展开广泛的合作,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就是国

际社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共同努力的成果。另一方面,国家利益的不同又使各国之间在解决全球气候变

化问题上充满了矛盾和分歧,甚至影响了原本良好的国家间关系。比如,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承担共同的、无差别的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排放责任,

履行《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的援助;同样,在发

达国家内部,分歧依然存在,欧盟鉴于自身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主张发达国家要严格执行《京都

议定书》所规定的减排指标,而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经济的发展,为了保持其习惯了的能源

消耗方式,对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减排义务持消极的态度,最为突出的就是美国一直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

  虽然各国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是,最显著、最根本的分歧还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

国家强调当前的成本和未来的影响,主张制定统一的环保政策,从气候公约谈判开始就不断地要求发展中

国家尽早承担减排或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发展中国家则强调历史责任和现实义务,坚持“共同但有区别

的责任原则”,希望尽量推迟自身承担减排义务的时间。在气候谈判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在维护自身利益

的基础上进行博弈,形成了几个气候联盟,如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国家集团、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

集团,等等。这些围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展开的斗争与合作,都标志着国际关系正在针对新的形势发生着

调整与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影响全球经济

  全球气候变化将对农业与工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此科学界已经有大量证据可以证明。简单说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大量地耗费化石燃料,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

度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所导致。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煤炭、石油等与化石燃料有

关的能源使用进行调整与改造,而这首先就会冲击这些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样,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

影响巨大。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到农业的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种植产量,并最终影响到农业的稳

定性。有俄罗斯的学者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估计北半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3摄氏度,这将使农作物

生长的自然带向北推移600—1000公里,这样,莫斯科南部的耕地将会退化为黑土草原。在美国,全球变暖

的情况下,其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有学者预测,美国农产品的摆动幅度每年可达50%。此外,全

球变暖还将导致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家的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其中整个乌克兰可能会变成干旱的草原

,农业将减产60%。还有日本学者指出,气候变化将给亚洲粮食生产带来沉重的打击,如果全球气温上升

2.5摄氏度,印度的小麦产量将会减产60%,土豆产量也将减少30%,朝鲜的高粱将减少近80%。全球气候变

化不但影响农业的产量,而且还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也会受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影响人类健康

  全球气温升高,会使一些比较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扩大,而且还会导致许多病菌滋生,使人类

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公布报告说,受厄尔尼诺气候现象的影响,从1997年开始,吉布提、索马里、肯

尼亚、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家先后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这些医疗卫生设施相对薄弱的国家爆发

了大规模的霍乱。此外,由于多数非洲国家全年气温变化不大,本身的自然环境就有利于病菌的繁衍,气

温的逐年升高和雨量的不断增加又加速了病菌的滋生,卢旺达的疟疾发病率比1995年猛增了3倍多。还有前

面已经提到,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大减少,这对那些依赖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的

影响尤为明显,会使发展中国家饥饿人口的数量增加。此外,由于粮食的缺乏,还会导致许多贫困人群营

养不良。

  伴随着全球气温的逐年升高,洪涝、干旱、飓风、热带气旋、台风和冰雪灾害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

频率和强度大大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如在南部非洲,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

响,莫桑比克、南非、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等国家近年来降水量不断创历史新高,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洪涝

灾害,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还遭受了罕见的热带旋风的袭击,造成许多房屋毁坏,数百人死亡,数十万

人无家可归。

  上述影响,从新安全观的角度,都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是影响国际

安全的一个重要要素。从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斗争与博弈的前景看来,摩擦与分歧将遍布气候谈判的

各个方面,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安全危机。目前世界各国都有合作的意愿,却缺乏妥协的准备和一

定程度的互信。而持久、高效的合作有赖于战略互信的建立。只有世界各国寻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并在互

信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才有可能在减少分歧、不断磨合的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进一步建立起更为牢固的

战略互信。世界各国只有在合作与摩擦的不断循环中,成功化解气候变化给国际安全带来的威胁,才能真

正保障人类的和平与安全,并最终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http://opinion.hexun.com/2011-12-05/135963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499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0716.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1年6月11日午报
下一篇: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发生5.1级地震:关注6月8-12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