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地表水酸化是气候变冷的必然过程:地球地表水的酸性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30%

已有 3026 次阅读 2019-3-23 08:41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地表水酸化, 气候变冷, 封存二氧化碳, 降低温室气体浓度

地表水酸化是气候变冷的必然过程:地球地表水的酸性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30%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目前,地球地表水的酸性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30%,引起珊瑚、软体动物等的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是气候变冷的自然过程。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是无限制地增加的,其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大量海水变为水蒸气升入高空。一方面,水汽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酸雨返回地面,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另一方面,大量水汽形成乌云,遮蔽太阳光。这两方面都导致气候变冷。海洋酸化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返回大陆和大洋的自然过程,酸雨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冲刷大陆时,生成碳酸盐,并深埋在地下和海洋中。


相关报道

全球变暖已无法阻挡?权威数据指示北极现状,人类可能走向死胡同

原创环球科学大观昨天

科学前沿观天下 笃学明理洞寰宇

无论我们如何补救,未来的北极将不再是我们今天所知的那个冰封的极地。人类排放了太多的温室气体,这是我们终将面对的局面。

来自联合国的一份最新权威文件显示,即使人类立即停止所有的碳排放,对于气候变暖我们仍旧束手无策。到本世纪末,北极地区仍将有高达5℃的温度升幅。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到2050年,北极的冬季平均气温将上升至少3°C,到2080年将上升5至9°C。

北极地区首当其冲地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就像冰淇淋一样从顶端开始往下融化一样,接下来面临挑战的就是中纬度地区国家(包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地球将变得大汗淋漓。

联合国环境署代理执行主任Joyce Msuya表示,“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带来的蝴蝶效应可能会波及全球!”大量研究表明,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将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洪水、侵蚀以及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它还将改变生态系统的源头、污染饮用水、间接推动人口大规模迁移,造成数以亿计的气候难民。

即使达成“巴黎协定”,北极永久冻土层也会萎缩45%,向大气中释放出数十亿公吨的碳和甲烷,最终导致气温再度升高,在这种“反馈”循环造成的恶性循环中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引发更频繁的野火、栖息地丧失和基础设施破坏。更何况,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到2050年,400万人和今天北极基础设施的约70%可能会因融化的永久冻土而受到威胁。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击倒下一块多米诺骨牌一样,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的临界点也可能触发另一场多米诺骨牌效应

自1979年以来,北极已经失去了大约40%的海冰,而且现存的海冰更薄、更脆弱、更危险。一些气候模型甚至预测北极冰盖可能会在21世纪30年代完全消失。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用科学的武器,尽快落实治理温室效应的全球气候保卫行动,以避免事态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气候变化类似,北极地区海洋酸化尤为严重。该地区的海洋物种特别脆弱,因为它们所生活的冷水可以容纳更多溶解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更强的酸化作用的发生。报告解释说:“当永久冻土融化时,它对输送到海洋表面淡水的有机物质负荷有很大影响,而这又导致通过分解产生酸化作用。通过解冻海底永久冻土释放甲烷也会导致海水酸化。”

目前,地球地表水的酸性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30%,引起珊瑚、软体动物等的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科学家称,现在在北极发生的事情是强大的警告信号,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那么人类很快就会走向死胡同,无法逃脱…

作者/朱张航宇

数据来源:UN Environment联合国环境署)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YcI6UL


变暖被高估:海洋酸化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返回大陆和大洋的自然过程

已有 2280 次阅读 2012-3-8 10:01 

变暖被高估:海洋酸化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返回大陆和大洋的自然过程
                                        杨学祥


       全球变暖造成的危害和速度被严重高估,两个明显的例子是:其一、在距今0.65~2.3亿年前的中生代,大气温度比现在高18℃左右;海平面比现在约高150米;大气中CO2的含量十倍于现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和巨形的恐龙就生活在这一长达3亿年的时期,并伴随全球变冷而消亡。其二、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46]。
       现在距中生代温暖期有6500万年(气温比现在高18℃左右),距第四纪大冰期中的末次冰期有18000年(气温比现在低10℃左右),距末次小冰期有200多年(气温比现在低1-2℃左右),刚刚脱离严寒时期,气候处于历史低温期后的回暖阶段。气温上升3-5℃,温室气体浓度翻倍,为什么就变成人类灾难了?地球不是恒温器,历史记录表明,比照现代温度,全球气温变化幅度在-10~18℃之间,变化强度也远远大于现代。人类不能控制气候变化,只能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降低人为作用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恰如政治家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一样,科学家在预测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变化时,也要从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中寻求类比,发现规律。社会科学家在运用自然规律时更应该这样。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是无限制地增加的,其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大量海水变为水蒸气升入高空。一方面,水汽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酸雨返回地面,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另一方面,大量水汽形成乌云,遮蔽太阳光。这两方面都导致气候变冷。海洋酸化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返回大陆和大洋的自然过程,酸雨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冲刷大陆时,生成碳酸盐,并深埋在地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5310.html 


气候过程无法人工选择:酷暑严寒、沧海桑田、风沙酸雨缺一不可

已有 1517 次阅读 2019-3-19 17:42 

 气候过程无法人工选择:酷暑严寒、沧海桑田、风沙酸雨缺一不可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化学反应决定了气候进程

 

地球曾经历过“雪球”地球阶段。所谓“雪球”就是地球出现的极端冷气候事件,气温低到零下40~50,冰川从极地一直扩延到低纬度甚至赤道,冰川厚度可达1公里

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极端冷气候事件曾在三个时期出现过,即前寒武纪新元古代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其中,地球在前寒武纪距今7.5亿到5.8亿年前,曾经历了一次极其严重而漫长的冰河时代,全球先后出现了4次冰期。这四次冰期分别是:凯噶斯冰期(7.57亿~7.41亿年前)、斯图特冰期(7.18亿~6.6亿年前),马里诺冰期(6.51亿~6.35亿年前)和噶斯奇厄斯冰期(5.83亿~5.82亿年前)。斯图特冰期和马里诺冰期属于大洋型冰川,且马里诺冰期的全球化程度最高,对应于通常所说的“雪球地球事件”。斯图特冰期可能属于滨海相-大陆边缘相沉积,其沉积物主要在海洋到大陆边缘的过渡地区发育。而斯图特冰期之前的凯噶斯冰期和马里诺冰期之后的噶斯奇厄斯冰期为局部的大陆/山岳型冰川。当时不仅陆地全部被冰川覆盖,海洋表面也几近被完全冻结,液态水靠来自地球核心的热量支持,存在于1公里厚的冰层下。如果从太空看,地球完全是一个巨大的“雪球”。科学家将此冰河时代形象地称之为“雪球地球”。

“雪球地球”假说认为,新元古代晚期聚集在赤道附近的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使大陆边缘海面积迅速增加,边缘海生物初级产率和有机碳埋藏量也随之大大增加,造成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减少,进而驱动了失控的冰反射灾变,形成了“雪球地球”。当时的海洋都被冰冻,冰盖扩展到赤道,平均厚约1 km,全球温度骤降至大约-50°C。但是,海底火山释放出的CO2积累在冰盖之下,随着CO2不断的积累,最终冰盖破裂,CO2进入大气,产生极端的“温室效应”,使冰川迅速消融、退却,全球温度急剧上升至大约50°C

海底火山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的研究表明,它源于地球的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在雪球地球或大冰期形成时期,大约100-200厚的海水层变成两极地区1-2公里厚的冰盖,赤道海洋地壳由于卸载而上升33-66(这相当于赤道圈海洋地壳张裂200-400裂谷,导致剧烈的海底火山活动),两极地壳由于加载而下降330-700


1  两极冰盖压裂地球地壳

 

由图1中可以看到,两极生成的巨厚冰盖可以压裂地壳,形成两极地壳下沉和赤道地区的最大张裂;冰盖消失后,形成两极地壳的上升和赤道地区的挤压。

赤道海洋地壳均衡张裂和海底火山喷发,不仅给出了雪球地球解冻的具体可靠途径,而且支持“软雪球”或“半溶雪球”理论。

 

火山喷发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全球变暖

 

根据现代火山喷溢而出的熔岩得知,硅酸盐是岩浆的主要成分。其中SiO2的含量在8030%之间;金属氧化物如Ai2O3Fe2O3FeOMgOCaONa2O等占2060%。其它如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等,它们的总量不超过5%。此外,岩浆中还含有一些挥发性组分,其中主要是H2OCO2H2SFCl等。

在岩浆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沿着一定的通道上升到地壳形成侵入岩或喷出到地表形成喷出岩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性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岩浆岩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如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还有碱性岩、碳酸盐岩等岩类,也充分说明了岩浆成分的复杂多样性。

碳酸钙是白色固体状,无味、无臭。有无定型和结晶型两种形态。结晶型中又可分为斜方晶系和六方晶系,呈柱状或菱形。相对密度2.71825896.6分解,在约825时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熔点133910.7MPa下熔点为1289。难溶于水和醇。与稀酸反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呈放热反应。也溶于氯化铵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遇稀醋酸、稀盐酸、稀硝酸发生泡沸,并溶解。在101.325千帕下加热到900时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在一大气压下将碳酸钙加热到900会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工业制取CO):

CaCO3 CaO + CO2   (反应条件是高温煅烧,是可逆反应)    1

 

火山岩浆的高温导致碳酸盐分解出CO2,是(1)式的正向反应。所以,伴随火山喷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会越来越高。

岩浆中大部分成分是硅酸钙。硅酸钙是白色粉末。无味。无毒。溶于强酸。不溶于水、醇及碱,多为针状结晶。在加热至680700℃时脱出结晶水,结晶外形无变化。由硅酸和生石灰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生成硅酸钙微晶料浆,经过滤,洗涤,干燥制得。

硅酸钙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在高温下煅烧熔融而成。

生产方法:

1、由氧化钙(有碳酸钙分解而得)和二氧化硅在高温下煅烧熔融而成。

2、将纯石英与碳酸钙按CaO/SiO211(摩尔比)混合,放入铂坩埚中于1500以上充分熔融后,将铂坩埚在水中急冷。将制得的偏硅酸钙玻璃体放入铂坩埚中,加热至8001000,即开始结晶而生成β-CaSiO3

3、利用α-CaSiO3的冷却进行制备。在纯固态下α-CaSiO3向β-CaSiO3转移是困难的,即使相当慢的冷却,也很难使转化进行。因此,往α-CaSiO3中加入其重量几分之一左右的偏钒酸钙,促进转化。

这一过程在火山喷发前的岩浆生成时可以发生。

CaO + SiO2  CaSiO3    (高温煅烧)         2

1)式加(4)式的反应结果是,火山岩浆中含有大量的CaSiO3CO2。合成式为:

CaCO3 + SiO2  CaSiO3 + CO2                 3

 

酸雨和海洋酸性增大启动温室气体减少的逆反应过程

 

伴随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大,降水带给地面的是酸雨,流入大海的也是碳酸水溶液,增大了海洋的酸性。(1)的逆反应就是将CO2转变为CaCO3,形成巨厚的碳酸钙地层,这是温室气体减少,大冰期即将到来的前兆。

特别是,硅酸酸性小于碳酸,火山喷发出的硅酸钙CaSiO3 与碳酸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钙,将CO2储存在岩石中。大自然自有清除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方法,是人工方法难以相比的。

CaSiO3 + CO2 + H2O CaCO3 + H2SiO3                     (4)

由此可见,酸雨和海洋酸化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少的前兆,是气候变冷和大冰期到来的前兆,是气候逆转的必经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温室气体不仅贮存在岩石中形成碳酸钙,而且流进海洋,储存大海中。海洋酸化也是必经过程。这是(5)式和(6)式化学反应的结果。

混有CaCO3的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氢钙溶液。碳酸钙和碳酸溶液(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往变浑浊的石灰水中通入CO2,沉淀消失。这些现象的原理是:

CaCO3 + H2CO3 Ca(HCO3)2               5

CaCO3 + CO2 + H2O Ca(HCO3)2            6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对我国华南地区成冰纪马里诺冰期沉积记录——南沱组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学研究,覆盖浅水环境、斜坡相以及深水盆地环境的多个野外地质剖面,通过详细的沉积相分析,总结出3个不同的沉积类型:冰川近缘沉积、冰川远缘沉积以及非冰川沉积。在冰川动力学研究基础上,识别出两次冰川发育鼎盛期。南沱组中部存在的细粒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夹层,代表了两次冰盛阶段之间的冰川消融期。南沱组顶部的含砾粉砂岩或粉砂岩沉积则表明 Marinoan 冰期的消融要早于盖帽碳酸盐岩的沉积。

 

风化剥蚀和沙漠化加速温室气体贮存在岩石中

 

1987年,加州理工学院的J.L. Kirschvink等研究了澳大利亚的一块新元古代的粉沙岩之后,证实了它是属于当时沉积在赤道附近的浅海环境,确凿地说明了冰川曾经到达了赤道附近,而且这个研究成果也被后来的研究反复检测所证实。其中就包括随着古地磁学的发展,D.A.D. Evans等人在2000年研究了这个时期(8亿—5.5亿年前)各个大陆的冰川沉积地层学、地质年代学、古地磁学后指出,许多冰期沉积的杂砾岩出现在南北纬10°以内,甚至没有超过60°的。

1992年,J.L. Kirschvink首先提出在新元古代(8亿—5.5亿年前)曾经出现过几次(注意,不是一次,而是多次)“雪球地球”事件。可以想象,赤道附近都结冰了,那么整个地球还不冻的严严实实,成为一个“雪球”?J.L. Kirschvink认为,当时在中高纬度的反照率是很高的,形成大量冰川,然后海平面下降,导致了陆地面积增加,陆地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地球的反照率;同时,热带地区大陆增加有利于硅酸岩风化,有利于大气中的CO2埋藏,加强了“冰室效应”。这两个因素的不断影响,导致了地球不断变冷,从而形成一个“雪球”。在形成“雪球”之后,因为地球的火山作用,不断释放出CO2等温室气体,经过长期积累,这些气体终于足够强大,产生了巨大的“温室效应”,地球温度升高,所以又融化了。

热带地区大陆增加有利于硅酸岩风化,有利于大气中的CO2埋藏,加强了“冰室效应”。可是,大块的硅酸钙与酸雨或酸海水的接触面太小,不利于化学反应。硅酸盐风化剥蚀,变为细沙被搬运到大海,有利于富含碳酸的酸雨和酸性海水与硅酸钙反应,将二氧化碳贮存在碳酸钙中。

 

综合分析

 

在气候冷暖变化过程中,化学反应决定了气候进程,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自行选择取舍某个自然片段。即使是对人类有害的雪球地球、火山喷发、酸雨风沙、海平面升降、海水酸化等等人类称之为灾害的过程,都是气候变化的不可或缺的必经环节。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2.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5. 杨冬红杨学祥 . 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21(3): 1023~1027Yang D H, Yang X X, Liu C.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6, 21(3): 1023~1027

6.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2, 99~104, 196~198

Yang X X, Chen D Y. Geodynamics of the Earth’s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d revolution (in Chinese).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99~104, 196~198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6839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9138.html

上一篇:3月22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3月23日早报
下一篇:3月22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3月23日午报
收藏 IP: 58.244.7.*| 热度|

2 周少祥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