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厄尔尼诺遭遇南极海冰阻击 最大可能在2019年2月发生

已有 2589 次阅读 2018-7-17 07:01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厄尔尼诺, 南极海冰, 日食,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遭遇南极海冰阻击 最大可能在20192月发生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201874日指出,由于2018713日日食在极区和712-13日潮汐组合的共同作用,厄尔尼诺指数将会有大幅度的涨落过程,导致厄尔尼诺的快速发展,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增减作用也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2231.html

事实上,712-16日南极半岛海冰的快速增大,抵消了713日的日食作用和12-13日的潮汐组合作用,使厄尔尼诺指数迅速降低,形成厄尔尼诺的可能性受到重挫,由于9月南极海冰面积达到极大值,811日的日食作用也将受到阻击,而201916日的日食可能在2月南极海冰面积最小值的条件下促进厄尔尼诺的快速发展。

 

日食对厄尔尼诺指数的影响

 

根据林振山等人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厄尔尼诺卷土重来:2017可能发生,2018一定发生(见表1)。但是,厄尔尼诺受到南极海冰的阻击。

 

1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1999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i      R1      R2     预测(实况)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超级厄尔尼诺)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  

2017-02-26  -37              中纬       1

2017-08-21   38              中纬       1         2      0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极强厄尔尼诺

2019-01-06   p               极区       3

2019-07-02  -18              极区       3

2019-12-26   1               赤道      -2          4           拉尼娜

2020-06-21  30               中纬       1

2020-12-14  -40              中纬       1         2       6

                                                                         

注:原文表的数据从1948年开始。黑体字为赵得秀预测。

 

南极半岛海冰对厄尔尼诺指数的影响

 

      每年9月南极海冰面积处于最大值时期,如果异常增大阻塞徳雷克海峡通道,增强秘鲁寒流,则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如果异常减少拓宽徳雷克海峡通道减弱秘鲁寒流,则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见图1))。

 

南极半岛-徳雷克海峡海冰开关作用

 

据气象爱好者报道,地球气温仍处在一个十分温暖的时代,根据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监测数据,20185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高于20世纪平均温度0.8摄氏度,这是1880-2018这一百多年间5月份出现的第四高温。

在这种温暖的天气下,地球上的海冰也出现了过量消融。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分析数据,5月份北极海冰范围达到了40年历史中第二低值,而5月份的南极海冰范围也是有史以来记录中的第三低值。20185月,南极海冰比1981-2010年的平均水平偏低了85万平方千米(8.6%),这是南极有史以来第三小的纪录。

科学家指出,5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极已经进入寒冷黑暗的极夜期,在这个时候,南极海冰应该进入了增长期,但即便如此,5月份的南极海冰仍然为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南极西部的威德尔海部分地区的冰盖覆盖率低于平均水平,不过南极海冰的扩张速度高于平均水平

英国南极调查研究所气候学家John Turner曾说过:“南极洲的气候极端多变。”南极海冰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变化与北极有所不同,尽管很多人认为南极自2015年以来的海冰面积异常偏少的与这几年地球经历的百年最暖天气有关,但一些研究认为,这种异常偏低可能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4045027688549918&wfr=spider&for=pc

 

9月末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是关键

 

每年2月南极海冰面积最小值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每年9 南极海冰面积最大值有利于拉尼娜的发生。2018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异常减少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我们在2017922日指出,过去三年的记录表明,2014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大,阻碍了2014年厄尔尼诺的发生;2016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异常变小,阻碍了拉尼娜的发生。

2017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或明显增大,是拉尼娜复活的关键条件,这在学者郑飞的预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9月是拉尼娜逆转的拐点。

关注2017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的变化。

我们在2017331日指出,2017922日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减少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如果异常增加,将阻碍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3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27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3000.html

 

导致拉尼娜夭折的关键因素为2016922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的异常减少和2016年最热新纪录(见相关报道)。

南极半岛海冰:海冰面积最大值导致秘鲁寒流增强,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海冰面积最小值导致秘鲁寒流减弱,不利于拉尼娜发展。

2016922日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异常减少的影响,拉尼娜指数也异常增加,从-1跳升到0.4附近,形成最大的数据间断。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612月初,南极海冰面积降至历史同期最低,只有1122万平方公里,打破1982年创下的纪录。这是20169月至20171月拉尼娜逐渐减弱的原因之一。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6-12/08/content_14308890.htm

http://news.sohu.com/20161208/n475243919.shtml

http://news.youth.cn/kj/201612/t20161208_8926440.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0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1775.html

相关图形见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7192.html

 

    检验结论

 

2018716日南极半岛海冰明显增大,阻塞南极大陆沿海环流,西风漂流中的部分寒流转而北上,增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海温迅速变冷,厄尔尼诺指数迅速下降。这是日食发生在两极不能单独决定厄尔尼诺发生的原因。20189月南极海冰面积达到最大值,其异常情况决定厄尔尼诺是否发生,即异常变小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异常变大抑制厄尔尼诺发展。

厄尔尼诺的发生是日食、南极海冰、潮汐组合综合作用的结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464.html


图2 20187月16日与2017年7月17日海温矩平和南极海冰比较:南极半岛海冰增大明显(白色),阻碍厄尔尼诺发展

 

参考文献

 

1.Li Guoqing.27.3-day and 13.6-day atmospheric tide and lunar forcing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J].Adv.Atmos.Sci. 2005, 22:359-374.

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3. 杨学祥,杨冬红。2014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4. 杨冬红, 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 Hemisphere.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

YangDH,YangD B. Thermal dynamic mechanism of El Nino induced by solar eclipse.Global Geology(in Chinese), 2010, 29 (4):652-657.

6. 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8. 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 (3): 90-91.

YANG Xue-xiang,YANG Dong-hong.Meteorological Analysis of Reasons Causing China's Frequent SmogWeather in 2013. Technology and life. 2014, (3): 90-91.

9.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3,28(4):1666-1677.

10. 杨冬红,杨学祥.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22(5):1680-1685.

Yang D H, Yang X X. Australia snow in summer and three ice regulatorsfor El Nino events.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2007,22(5):1680-168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42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17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189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4420.html

上一篇:7月16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7月17日早报
下一篇:7月16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7月17日午报
收藏 IP: 221.9.79.*| 热度|

2 魏焱明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