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科学认识、运用客观世界的基本特性(35)

已有 1199 次阅读 2019-3-1 14:38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学认识、运用客观世界的基本特性(35

 

(接(34))

 

56. 纠正把所有的时轴分量都用ict表达普遍流行错误

    相对论采用闵夫斯基矢量,即:在3维空间矢量加上时轴的ict分量,i=(-1)^(1/2) c=所在介质状态的光速, t=经历的时间,解决了迈卡尔逊光学实验所表明的,经典物理学伽利略变换不成立的危机,指明:经典物理学只是物体速度与光速相比可以忽略的近似。

    但是,却因此,错误地把所有物体的时轴分量用ict表达。

实际上,只有带电粒子从高能态跃迁回能态,辐射光子,并由时轴传送,才会以ict表达时轴分量,而电中性粒子从高能态跃迁回能态,就是辐射声子,并由时轴传送,而应是以ia*t表达时轴分量,a*是所在介质状态的声速,而对于不发射任何静止质量=0的粒子,就实际上没有时轴传送,而没有时轴分量。

 

57. 光子、声子的基本特性

当时空位置矢量的时轴分量由光子传送,时轴模长是ictc是所在介质的光速。

r(4)=((ict)^2+r(3)^2)^(1/2)

v(4)=((ic)^2+v(3)^2)^(1/2)

对于任何1个粒子的动量矢量的4维时空牵引运动变换,就导出:    该粒子的时空动量 模长mv(4)为:

mv(4)=m0v(4)/(1-v(3)^2/c^2)^(1/2)

该粒子的运动质量m光为:

m=m0/(1-v(3)^2/c^2)^(1/2)

    因物体粒子的运动质量m必为有限值。

光子的3维空间速度v(3)=c,因而,光子的静止质量m0 必然是=0

而运动质量m=0/0,其数值须由大量同种光子统计形成的光频率表达为:

m=h光频率/c^2,能量光= h光频率,动量光= h光频率/ cc是所在介质的光速。

光子可在真空中运动,在真空中光速为c0,为常量,c= c0n光,n光是所在介质的光折射率,对于均匀介质,为常量,否则,是传送时间,t,的函数。

类似地,时空位置矢量的时轴分量由声子传送的,时轴模长就应是ia*ta*是所在介质的声速。

r(4)=((ia*t)^2+r(3)^2)^(1/2)

v(4)=((ia*)^2+v(3)^2)^(1/2)

    该粒子的时空动量 模长m v(4)为:

m v(4)=m0 v(4) /(1-v(3)^2/a*^2)^(1/2)

物体粒子的运动质量m声就应为:

m=m0/(1-v(3)^2/a*^2)^(1/2)

就得到:声子也是静止质量m0=0的粒子。

其运动质量m=0/0,其数值须由大量同种声子统计形成的声频率表达为:

m=h声频率/a*^2,能量= h声频率,动量= h声频率/ a*

声子不能在真空中运动,以标准大气状态,p0v0T0,条件下的声速为a*0,为常量,a*= a*0n声,n声是所在介质的声折射率,对于均匀介质,为常量,否则,是传送时间,t,的函数。

物体的速度v(3)可以大于声速a*

r(4超声)=((ia*t)^2+(Mr*)^2)^(1/2)。有:dr*/dt=a*,

v(4超声)=((ia*)^2+(Ma*)^2)^(1/2)

    该粒子的时空动量模长m v(4超声)为:

m v(4超声)=m0 v(4超声)/(1-M^2)^(1/2)

超声速v(3超声)=Ma*M是马赫数。超声条件下,物体的运动质量为:

m=m0/(1-M^2)^(1/2)

可见,超声速粒子的时空动量模长显著地大于亚声速粒子的时空动量模长,而且,随马赫数,M,的增大,而急剧增大。

这正是物体在超声运动时,产生 声障、声爆、激波等现象的缘由。

有关现象与经典物理学的显著差异,都应由此具体计算分析解决。

 

58. 声子、光子,及各种波的产生

 

只有能产生不同的能级,静止质量不=0的,电中性或带电粒子,能跃迁于不同的能级,而相应的大量粒子就分别集体表现为振动波或电磁波,并分别辐射出静止质量=0的声子或光子,经时空“相宇”的统计,得到的最可几分布函数,就是,也才是,统计几率的,声波、光波。

时空自旋力(即:3维空间的运动力+离心力)、电磁力(包括电力和磁力),的运动方程都能形成不同的能级;

各维弹性力的解,都是时空谐和函数,都表现为弦、膜,和相应维的振动态;

因而,相应的静止质量不=0的粒子就能,也才能,在其间跃迁,大量带电、电中性粒子的集团表现,才分别形成电磁波、振动波,

并分别发射静止质量=0的光子、声子;

基本粒子,在强力作用下,结合成新的激发态粒子、经一定的驰豫时间,在弱力作用下,放出相应频率的光子,成为非激发态的该粒子;

光子、声子时空“相宇”的统计,才分别形成光波、声波;

只有引力与其它各力不同,其运动方程(经典和相对论物理学),却都是:d^2r(3)/dt^2=km/r(3)^2,由其相应矢量方程的相应初始和边界矢量条件,v(3)0r(3)0,积分,就只能解得:其各维运动轨迹为: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的一支、抛物线),或其特例(圆、直线),而不可能形成任何不同的能级;

因此,引力,不可能产生任何静止质量=0的粒子,也不能形成任何波。

现有流行理论因不能区分引力与其它各力的矢量差别,而不能具体证明:“引力波”就是因为非惯性牵引运动变换引起时空弯曲,而放弃使用矢量,类比电磁力,所得到的“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中,实际是混进了电磁力的特性,因而,爱因斯坦仍能由柱面坐标得到波动解,但他仍未放弃那是“更多东西”的观点;但因放弃使用矢量,并未能区分引力与其他各力的不同,而不能具体证明;因而使现有流行观点至今仍认定根本不是“引力波”的东西为“引力波”。

 

59. 导体、半导体的电流不是导带内的电子、空穴流动形成的

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 导体、半导体的电流分别是,由其导带内的电子、空穴流动形成的。

但是,任何粒子,当然也包括电子、空穴,的速度都必然远小于相应介质中的光速,电流速度却是相应介质中的光速。显然,现在流行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实际上,导体、半导体中电场沿流动方向的传播,不是电子、空穴沿流动方向的移动。

只能是:导体导带内各原子的自由电子或半导体导带内各空穴都只在其各自相应的能级跃迁,并不作电流方向的运动。

而沿电流方向的传播,只是由相应反复被发射和被吸收的光子进行的,因而,电流才能以相应介质中的光速进行。

跃迁的过程就分别是导带内的电子或空穴被相应光子或电位差的诱发,跃迁到相应的高能级,在高能级里停留一定的驰豫时间后,又跃迁回到相应的低能级,并释放相应频率的光子,这也是激光的基本原理。

     导体导带内各原子或分子的自由电子或半导体导带内各原子或分子的空穴,在其各自的相应能级往返跃迁吸收相应能量,释放相应频率的光子就在导带内各相邻原子或分子间传送,就能,也才能形成,以相应介质中的光速传送电位差,而这种电位差的传送就形成电流。

     而且在不同介质中,就因其导带内各原子从吸收到发射光子驰豫时间的长短和能耗的多少,分别决定该导体的折射率和电阻率。

      洛仑兹力和安培力以及欧姆定律,中的电流,实际上都应分别是导体导带内各原子的自由电子或半导体导带内各空穴在相应能级跃迁并发射光子传送被吸收而形成的。

  电磁波只能是大量电子或空穴在不同往返能级跃迁的集体表现;光波是辐射的大量光子统计的最可几分布函数

无线电波是用设定的电路产生相应频率的电磁波,用相应的天线把相应频率光子的信号组合辐射于大气或太空,传播到接收站,由相应的天线和调制为相应频率电磁波的电路,接收相应频率的光子,成为相应电磁波信号组合,因而,才能实现无线电通讯。

在线路、大气或太空中,传送电信号的,也都只能是光子,  光子是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回到原较低能级而辐射的无电荷粒子,他们怎么会有电磁场?光子是电中性粒子,在大气或太空中,主要是光子的辐射和接收,不形成或组成电磁波。

电容器极板之间,以及真空管的两极间,有电位差当然会有电子在其间的迁移,但其速度必远小于光速,而且,当形成相应的平衡后,就也只能按:电源正极极板上的电动势使电子跃迁到相应的上能级,经一定的驰豫时间,跃迁回相应的低能级,并辐射出相应的光子,电源负极吸收相应的光子使其电子跃迁到相应的上能级,经一定的驰豫时间,跃迁回相应的能级,并辐射出相应的光子给电容另一极板使其导带内类似的如此传送,把一个极板上的电动势传到另一极板上,并形成电流,直到电动势消失,电流停止,极板间电荷差也消失。

电容器极板之间,以及真空管的两极间,还有,电池中,以及光电效应、静电现象,等等,都确实存在电子的定向移动,但是,它们速度都很小、都只是局部现象,并不形成电流。

水流速度不是水中的声速,只是水分子流动的速度,不是由声子传送;水中声子的传送速度是水分子相应能级往返跃迁吸收并释放相应频率的声子在水中传送的速度,与水分子流动的速度,分别是不同的速度。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164961.html

上一篇:巴基斯坦外长深夜向中方通报巴印局势最新情况
下一篇:首开斩获?巴“枭龙”部队曾灭7架印机
收藏 IP: 114.252.21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