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国科大主办“空间引力波探测国际会议”应纠正这种引力波错误

已有 1964 次阅读 2017-5-29 07:40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本博主已有多篇博文, 从理论上, 充分证明了只有引力, 不可能产生任何“波”, 从事实上

国科大主办“空间引力波探测国际会议”应纠正这种引力波错误


《中国科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国际会议”,称:

526日至52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国际会议”吸引了全球引力波探测研究团队的目光。


作为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大型空间引力波国际会议,此次会议在探讨引力波物理学、引力波探测的任务策略与计划、引力波探测的前沿与国际合作等科学议题的同时,也展露了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引力波探测图景,以及中国科学家在其中的贡献。


加速的国际竞争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两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信号,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出发点和进一步的研究依据,正如LIGO科学合作组织核心成员、加州理工大学教授陈雁北所说,LIGO的探测结果,令“这一领域比以前活跃了很多”。


事实上,与引力波探测有关研究活动的活跃,更体现在引力波探测不断加剧的科学竞争中。此次会议上,欧洲与美国合作的激光干涉空间引力波观测项目(LISA)宣布了最新的进展,其中便透露出了引力波探测国际竞争加剧的意味。


据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介绍,LISA项目本为欧美合作项目,后因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退出,一度更名为eLISA。而此次会议上,相关科学家明确表示,美国宇航局已经重新回归LISA项目,这也意味着该项目有望获得加速推动。


LISA进展非常快,比预计快了四到五年时间。”张双南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科学家希望原定于2034年左右发射的LISA空间引力波探测装置,有望提前至2030年升空。


不过,对LISA的加速进步,“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吴岳良却都认为,LISA2030年发射升空,只是科学家的愿望,实现起来难度比较大。


尽管如此,张双南还是从LISA的推进中,看到了引力波空间探测国际竞争的紧迫性。他告诉记者,如果我们的探测计划相较于欧美晚很多年,就会出现“大鱼被捞完”,只能“捞到小鱼小虾”的局面。


在竞争中谋合作


虽然引力波探测相关研究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类似的大科学计划中,不同科学机构间的国际合作也已成为发展的趋势。


“在太极计划启动之前,我们曾规划了两种路线图,其中之一是参与LISA的国际合作。”吴岳良说,LIGO的探测结果给了中国科学家信心,因而才诞生了中国科学家自主发起的“太极计划”。


尽管如此,对“太极计划”而言,国际合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是既竞争又合作。”吴岳良如是评价同样为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的“太极计划”与LISA


事实上,通过这次会议的研讨和交流,科学家们期盼将有两个空间引力波探测实验同时在太阳轨道上运行,联合观测,实现更大的科学目标。


“我们希望有实质性的国际合作,吸引掌握先进技术的团队加入。”张双南指出,应当充分认识到我国在相关领域与欧美等国家间的差距,并鼓励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到国际项目中交流学习。


“像LIGO这种项目,我们参加进去,分享科学成果、锻炼队伍,对我们自己发起项目也是很重要的。”张双南说。


此外,引力波探测的合作还体现在空间探测与地面探测的有机互动中。


陈雁北告诉记者,一方面,空间探测和地面探测可以实现对同类天体的不同观测,进一步加深科学家对天体演化运动的认识。另一方面,空间探测与地面探测的人员和技术具有相关性,也可以通过合作推动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


“中国很多学校、科研单位有这样的能力,对他们而言,这是开拓科研新领域的好机会。”陈雁北说,如果中国科学家未参与到LIGO下一代地面探测器的研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


集中力量做出中国贡献


在本次会议上,记者也关注到了“太极计划”团队牵头发起的“太极计划”科学联盟。与美国LIGO科学联盟类似,“太极计划”科学联盟,也期望能够联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团队,协同攻关,为“太极计划”的科学目标和技术难题寻找突破的途径。


据悉,该联盟将以中科院相关研究团队为核心,汇聚国内相关研究力量,针对现有技术难点进行集中攻关。


吴岳良告诉记者,国内一部分技术已经接近于“太极计划”的要求,如望远镜、激光干涉地面实验室的精度等,只是需要提高精度并满足在空间运行的新要求。


不过,专家也坦言,在实验物理层面,我国的技术储备仍相对不足。计划于2030年到2035年间发射的“太极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器,也将利用这十几年的时间突破技术难题。这也是该科学联盟发起的主要目的。


胡文瑞告诉记者,该联盟已经汇聚起了许多人才,“太极计划”的相关工作进展也十分顺利。他希望,未来通过国家相关科学计划,将全国力量归拢到一起,共同推动中国引力波探测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吴岳良最后告诉记者,由于空间探测的引力波源比地面要更丰富,在空间引力波探测器运行之后,未来探测到引力波将成为常态。“我们一定可以看到一些之前没看到的东西,这将是中国科学家在引力波探测中的贡献。”他说。


由这篇报道看来,这次国际会议是在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所谓“两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信号”为依据,的“鼓舞”下,所设想的“美好的研究计划”。

但是,本博主已有多篇博文,从理论上,充分证明了只有引力,不可能产生任何“波”;从事实上,充分论证了LIGO所谓“两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信号”既不可能是“引力波”也肯定不是:2个黑洞合并结合能所必然转变成光能的“光波”。

   1.建议取消探测引力波项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980598.html

2.引力波有关错误的彻底纠正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993429.html


   因而,所报道的只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梦幻的研究计划”。

应纠正这种国际流行的“引力波错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57732.html

上一篇:推黑山总理抢镜头、跟马克龙比握力 特朗普真争“第一”
下一篇:军情锐评:美驱逐舰搅局南海 日准航母借尸还魂配合挑事
收藏 IP: 114.254.47.*| 热度|

1 icg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