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追求真理需要一種謙虛的精神

已有 8020 次阅读 2011-4-13 11:54 |个人分类:傳統國學|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开放, 传统, 民科, 基础, 谦虚

謙虛絕不僅僅是禮貌
 
更不是虛偽的鄉願和稀泥
 
它意味著心態開放勇於反省樂於學習
 
各種宗教哲學都非常推崇謙虛的美德
 
儒家經典周易中六十四卦只有謙卦每爻皆吉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
 
又諄諄教導我們:
 
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在研究學習的問題上強調: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處處都是在強調踏實嚴謹的學風。
 
道家更是非常推崇謙虛: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衿,故長。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還說:
 
我有三寶,
 
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佛家也非常推崇謙虛的功德
 
反對驕傲自滿
 
常說: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科學網上許多人對於宗教傳統文化瞭解不多,
 
缺乏必要的基礎知識,
 
卻敢放言高論。
 
實際上對自己的成長進步危害很大。
 
試想,
 
如果一個民科缺乏起碼的知識,
 
卻敢亂評論相對論、量子力學,
 
大家會怎麼看?
 
也許大家連幫他糾正錯誤的心都會很淡。
 
爲什麽輪到自己標準就不一樣了呢?
 
說到底還是科學家骨子里的一種傲慢。
 
認為只有自己的專業才是專業,
 
別人的專業都不是專業可以隨便亂說。
 
要想研究傳統文化,
 
應該踏踏實實
 
從基礎開始閱讀原典,
 
以古來最權威的、公認有價值的注疏為工具、嚮導
 
來幫助自己理解。
 
不要剛讀了幾天就急著發表意見,
 
至少應該把經典通讀上一兩遍。
 
看到與自己原來想法不一樣的說法,
 
應該好好推敲,
 
究竟是別人都很荒謬,
 
還是自己受到的教育有偏頗。
 
對於近代在傳統虛無主義影響下的那些流行俗見要警惕,
 
對待傳統要有陳寅恪先生提倡的“同情的理解”。
 
學習傳統文化,
 
不是學習文字理論,
 
那是實踐的學習,
 
要效法古代偉大修行人的風範,
 
須從恭敬尊重開始。
 
對不瞭解的人、事、物,
 
先努力瞭解,
 
看看傳統上是如何評價的,
 
傳統評價是否有道理,
 
然後再有理有據地提出質疑。
 
如果自己的質疑受到批評要認真對待,
 
看看自己是否對事實把握有誤,
 
是否推論的邏輯有誤,
 
省察自己是否有偏見?
 
衡量自己是否有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是:
 
自己是更謙虛還是更傲慢了。
 
在用道家攻擊批評儒家的時候,
 
不妨注意到道德經最重要的註釋者爲什麽為推崇孔子勝過老子,
 
是他腦子進水了?
 
還是自己假定二者水火不容的想法有些偏頗?
 
想想為什麽中國後來流行三教合一?
 
在痛詆儒家的時候,
 
也不妨想想歷史上是否也有擁護道家者造成嚴重災難的現象?
 
在堅持道家本身很好,
 
罪過是道家擁躉犯錯誤的時候,
 
問問自己:儒家是不是也是同樣的情況?
 
在把中國過去的問題都歸罪於儒家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儒家在歷史上對那些罪惡的抗議和批判?
 
在貶低中國古代成就和貢獻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歐洲的神權統治遠遠不如古代中國的文明?
 
太多太多的問題,
 
究竟有沒有問過自己?
 
在看輕別人的時候也許應該反省一下
 
自己是否真的準確地理解了他人?
 
怎麼看別人,
 
其實與別人無損,
 
不謙虛真正的受害者是自己。
 
我年輕的時候無知輕狂,
 
現在後悔莫及。
 
直言不諱的論辯,
 
當仁不讓據理力爭,
 
與謙虛的態度並不衝突矛盾,
 
都是一心追求真理的自然體現。
 
以批判精神來反對謙虛態度,
 
不僅是對謙虛的誤解,
 
更是對批判精神的嚴重曲解。
 
===
近代佛門高僧印光大師教導我們:
 
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份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哀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432650.html

上一篇:精選博文:“真正的”一詞“真正的”意思是什麽?
下一篇:進平兄讀書不仔細
收藏 IP: 166.111.107.*| 热度|

10 杨正瓴 武夷山 骆小红 肖重发 刘畅 刘圣林 徐晓 ffy davix chaogerhui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