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可歌的研究 可泣的人生
热度 74 饶毅 2013-3-15 10:33
可歌的研究 可泣的人生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对药品有很大的需求。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极少研发出可以占领市场份额的原创性化学药物,到今天仍以仿制药为主,有些重要疾病还依赖进口药品。 &nbs ...
个人分类: 科学|45487 次阅读|80 个评论 热度 74
认识自己的缺点
热度 25 饶毅 2013-3-5 11:12
人人都有优点和缺陷,但不一定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是常态。认识自己缺陷深刻到可以推动人类知识,需要才能。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具有这样的才能。 John Dalton ( 1766-1844 )研 ...
个人分类: 科学|28833 次阅读|26 个评论 热度 25
热度 38 饶毅 2013-3-1 10:25
色 中文一个“色”字,有多种意思。英文的“color”,有多学科的解读。 从物理学角度,大家熟知牛顿(1642-1727)于1672年用三棱镜实验研究颜色的光学特征。从生物学角度,色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反应,大家不一定知道牛顿曾于1704年 ...
个人分类: 科学|34389 次阅读|49 个评论 热度 38
求同存异建设良性学术讨论的文化
热度 45 饶毅 2013-2-16 11:07
求同存异建设良性学术讨论的文化 我国学术界很少公开学术讨论,各种学术会议、学术活动也常因此而流于形式,甚至成为不良习俗的场合。 2012年7月2日,我和清华大学的刘国松教授曾在《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亟需正常的学术批评”一文,全 ...
个人分类: 科学|18667 次阅读|49 个评论 热度 45
国际上对三氧化二砷作用的评价
热度 24 饶毅 2013-2-10 09:19
2009年,欧洲白血病国际联盟的专家认为三氧化二砷是“治疗APL最有生物活性的单个药物”(“the most biologically active single drug in APL”)(Sanz et al. ,2009)。 同年,美国白血病专家认为三氧化二砷被是治疗APL患者最有效的单个药物 ...
个人分类: 科学|20602 次阅读|33 个评论 热度 24
中国的学术评价亟待改进
热度 75 饶毅 2013-2-7 18:42
中国的学术评价亟待改进 ----个例反映重要的普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中国不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评价科学工作也非中国熟练的长项。 在科学奖励和荣誉方面,我国出现比较奇怪的现象。比较国际上,我国科学成就不如美国,奖项却多于美国 ...
个人分类: 科学|20790 次阅读|83 个评论 热度 75
张亭栋等砒霜治疗白血病的部分论文 Papers by T Zhang et al
热度 84 饶毅 2013-2-1 10:06
Papers by Dr. Tingdong Zhang and colleagues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by arsenic trioxide 张亭栋等研究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部分论文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rough ...
个人分类: 科学|34113 次阅读|115 个评论 热度 84
观点、事实与姿态
热度 42 饶毅 2013-1-24 09:40
再答李连达李贻奎老师 过去一百年来,中药在世界上(而不仅是中国)起了最大作用三个应该是:陈克恢的麻黄素研究,屠呦呦与523的同事发现青蒿素、张亭栋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 如果说张亭栋在砒霜的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起 ...
个人分类: 科学|16604 次阅读|44 个评论 热度 42
学风和文字的补课:与李连达和李贻奎老师互勉
热度 97 饶毅 2013-1-8 13:53
拙作“医药界是否应该为‘中国人的骄傲’而脸红”,对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李连达、助理研究员李贻奎的文章提出商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50567.html )。 文章所指“脸红”事由“为什么中国的医药界、中医药界,一方面自豪中国人发现砒霜治疗白血病,另一方面却集体健忘仍然健 ...
个人分类: 科学|28099 次阅读|118 个评论 热度 97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