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

已有 6443 次阅读 2021-10-10 22:56 |个人分类:风光过眼|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南昌有东汉后期陈蕃同时代的名人徐孺子。王勃《滕王阁序》以“徐孺下陈蕃之榻”佐证“人杰地灵”。徐孺子以隐居不仕闻名,传记写入《后汉书》,见文后附录。隐居可以是成名的捷径,古人所谓终南捷径,正是“反者道之动”。当然,以隐居不仕闻名的前提是确实有出仕的机会。与后来以德行见长不同,少年徐孺子善言辞。如《世说新语·言语》记,“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不明。’”或许不仅是机智,而且也爱抬杠,有逆向思维。

 

南昌有孺子公园,也有孺子亭公园。前者在城外,没有去。后者在市区的西湖之中,周边都是居民区。孺子亭公园核心,传说徐孺子在此垂钓钓鱼。有人说是徐孺子故居,有争议。据说南唐时建有孺子台,又称高士台。明初立有高士祠。嘉靖年间,徐孺子后人建亭于祠北,以祀其先人。后来亭残破。1980年改造西湖,开辟公园,拆除残亭重建新亭。1984年对游客开放。1996年,在公园重建徐孺子墓。我个人从常理推断,这里确实曾有孺子亭,但徐孺子故居未必在此,而徐孺子墓原不在此。

 

不论古迹真伪,景色尚可观,随手拍些照片。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01.jpg

赏荷亭远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02.jpg

拱桥远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03.jpg

孺子亭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04.jpg

徐孺子祠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05.jpg

碑廊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06.jpg

赏荷亭远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07.jpg

孺子亭全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08.jpg

观鱼廊和北门连廊远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09.jpg

照壁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0.jpg

观鱼廊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1.jpg

观鱼廊入口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2.jpg

碧波枕流(设备房)远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3.jpg

孺子亭远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4.jpg 

观鱼廊拱桥孺子亭远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5.jpg

观鱼廊远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6.jpg

拱桥孺子亭远景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7.jpg

碧波枕流(设备房)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8.jpg 

西门连廊

 南昌之孺子亭公园19.jpg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

 

徐稺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稺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稺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稺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稺、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稺、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稺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稺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稺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稺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稺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灵帝初,欲蒲轮聘稺,会卒,时年七十二。

 

 

南昌佑民寺:旧读新游

 

南昌之东湖百花洲

 

南昌之东湖苏圃春蔬

 

南昌之东湖

 

南昌之滕王阁仿唐舞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307474.html

上一篇:人之病札记38
下一篇:入院记
收藏 IP: 121.69.129.*| 热度|

4 李学宽 杨卫东 张晓良 刘秀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