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诗经》与言论自由

已有 3697 次阅读 2016-2-16 08:39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随感, 言论自由, 《诗经》

《诗经》位列儒家重典“五经”,得先贤盛赞。例如孔子不仅在《论语》中近十次引用,而且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并号召年青人学习,“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不过,孔子把《诗经》看的非常单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种高度概括,或许就是大家风范。如爱因斯坦所谓,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 鲁迅概括中国历史,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坟·灯下漫笔》),也是这个路数。

 

重新翻阅《诗经》,也模仿先贤那种片面的深刻,从另个角度概括一下。似乎《诗经》几部表明言论自由的递减。在《风》中,尽可以畅所欲言。在《小雅》中,仍可言但未必很畅。在《大雅》中,几乎没有说话的自由了。而到了《颂》中,连不说话的自由都没有了。后两者的区分,是受胡适先生启发。据说胡适读到自己儿子批判他的文章时曾感慨,不仅没有说话的自由,也失去了不说话的自由。两部《雅》是从《风》到《颂》的过渡。或者借孔子的话,《风》可以怨,《小雅》也可以怨但要有节制,《大雅》不可以怨,《颂》不仅不可以怨而要声明无怨并谴责那些怨者。

 

在我看来,理解了《诗经》中言论自由的内在差异,才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甚至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至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倒只是种个人喜好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956420.html

上一篇:丙申初五徐家汇夜色
下一篇:徐家汇公园夜景
收藏 IP: 101.80.221.*|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