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与辱骂同行——关于嵇陈事件的意见

已有 5620 次阅读 2010-7-10 13:2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有幸被邀成为科学网的顾问博主,有幸被邀请为嵇陈事件的处理出谋划策。感觉被信任着,所以,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荣誉,所以,在休博期间,还是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粗粗看了一下两个人的博文,总体的感觉是,在人身攻击中夹杂着科学争论,或者说,在科学争论中夹杂着人身攻击。中国人,一向主导服从或着懂事听话,而从来不主张合理的争辩,好像nature上就发表过一篇文章,对这一点进行过描述,说中国的学术年会上,争辩意味着关系的破裂,而不是科学问题的明晰过程。而问题的根源,可能就是中国文化中缺乏合理争辩的因素,中国人不善于在合理争辩中吸收对方的观点,从而把所有的观点融汇贯通起来,发展成为一个正确的、融贯双方的见解。争辩的过程,好像只意味着一方的胜利,另一方的灭亡,所以,好像必须要加上人身攻击,这样才能置对方与死地,而自己就能得到永生了似的。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这除了让人怀疑争辩双方的人格外,双方争论的科学问题都不值得人们关注了。我觉得美国的选举文化,就是一个合理争辩的文化,问题在争辩过程中明晰起来,社会成员都对社会发展问题发表了意见,并被综合起来,也许人身攻击也存在,但绝对成不了主流......

我想如果不是每个中国人,也有大多数中国人,都或多或少被辱骂过。先前,一个好朋友就在我面前,因为别人的辱骂而恸哭着,她耸动的肩头颤动着内心深处所承受的屈辱。而当时我所能做的,就是扶住她耸动的肩头,想传递给她一些微小然而暖暖的感觉。我希望有一天当我也不得不承受了那种屈辱的时候,也有人也那样扶住了我耸动的肩头,给我一些微小然而暖暖的感觉。让我还能感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些善良有些美丽值得自己为之而努力奋斗。

那段时间,好朋友把她的MSN的名字改为:加紧时间成长自己,不要苛责别人。也在那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说,我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把别人的苛责,当成自己成长的动力,即使这种苛责很不合理,自己也成熟壮大了起来,从对方的观点里吸取合理的因素,也能使自己成长壮大起来,何乐而不为呢?而一味地否认别人,不惜进行人身攻击,最终可能即否认不了别人,反而连自己都否认了。

但在当下的中国,似乎还没有合理争辩的因子存在,而这种因子,并不能从外来的因素中产生,而只能在争辩中存在,并在争辩中成长......即使不合理的争辩,即使含有人身攻击的争辩,即使是谩骂中的争辩,都孕育着合理争辩的因素,即使这种因素很微小,有一天也能成长起来。而如果扼杀,合理争辩,在中国的文化元素中就永远不会存在了!那就让他们互相辱骂吧,如果他们觉得这种辱骂,最终能够说服对方,自己的观点最终能够站得住脚,如果他们觉得在辱骂对方的过程中,自己能够有力量站得起来,成长为一个受社会尊重的力量,那就让他们尽情地辱骂对方吧。。。。。。而如果有一天,他们发觉这不行,还必须吸收对方观点中的合理因素,才能让他们站立起来,他们就真正学会争辩了。合理争辩的因素也就慢慢地扎根在中国文化里了。我想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有着极大的可能性,因为,我想,在辱骂中,最痛的,是两个当事人,所以。。。

所以,与辱骂同行,孕育合理争辩的因素,并期待这种因素能够扎根在中国文化里,成长起来——不好意思,两位都是大家,荣小女子在这里指手画脚,实在有点不恭,只是如果这一番话,能被听到耳朵里,小女子就倍感欣慰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342781.html

上一篇:大赛终结篇,暨休博声明
下一篇:苦难无形中赋予自己以某种力量,有时候,甚至不管你如何面对它!
收藏 IP: .*| 热度|

31 周可真 刘全慧 任胜利 陈龙珠 刘锋 梁进 陈儒军 王号 曹聪 梁建华 曾纪晴 逄焕东 刘立 吕喆 金小伟 魏东平 苗元华 张天翼 张芳 李学宽 张旭 许培扬 唐常杰 李毅伟 丛远新 白图格吉扎布 孟羽 刘广明 dulizhi95 amuse WC101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