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案例研究设计原理

已有 2326 次阅读 2020-8-10 17:5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案例研究和系统整体的对立统一

 案例选择:春江水暖我先知

校长眼里的学科生态系统:和校长不谋而通!

我其时收到TC意见后还没有修改,申请书还夹杂着对各种质疑的初步回应,还没有系统梳理。收到校长的信,就顺了一遍,发给校长和蔡老师等。校长嘱咐我多和蔡老师好好商量商量,要把他的团队做案例的话,也指出了具体的路线。此后和陈校长和蔡老师一起完善申请书的一些细节[1]。其时,因为疫情防控,学校工作不同于常规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但修改其间陈校长总是会回复我的邮件,有时候甚至是秒回,信件往来之间,感受到他作为科学家求真务实和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对他的支持,特别感动。

后来有人给我发过来清华大学科研工作讨论会的几帧PPT,提到清华成立智能无人系统中心是学校打破刚性学科界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举措,建议也可以把清华智能无人系统中心作为案例。我这时候才开始想到以人工智能赋能的思路来进行案例选择和案例研究设计。人工智能是目前学科发展的热点,斯坦福,麻省理工等高校在相继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学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同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相对较早,在上海担当着重任,在同济又承担着给学科生态系统赋能的职能,具有天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可以完美地研究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局部还有个体与全局之间互动机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机器、机器人与人的话题,目前也是科学与人文论坛大家最关注的话题,其中的冲突可以将我们的认知挖掘得很深刻。

校长的团队是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是更偏重于从理工科方面开发具有人工智能产品的团队,如果能找到从人文方面开发人工智能产品的团队,就形成对照研究,案例研究的方案设计就更科学了。我想起梁老师的课堂上有很多人工智能设计的学生,梁老师挑选作业做得好的学生讲解自己对数学和艺术的独特看法时,多数都是智能设计方面的学生。所以,就查了查这方面的团队。查到同济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团队,其团队负责人范老师曾在人民日报上发文阐述过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范老师是哈佛博士,还是全球青年领袖。就想办法找到他的联系方式,问他愿意不愿意做我的案例,他竟然同意了。这样一来,加上梁老师的数学与艺术的研究,案例研究设计以对同济实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理会聚为轴,以人工智能这一在智能革命背景中引起学科普遍会聚、并进而引起学科结构变化的学科为牵引,研究学科会聚与学科生态系统的互动机制,并在互动中引导学科发展的过程。在案例中既包含基础的,纯粹以概念关联为探索旨趣的基础研究团队,又有从理工科方面挖掘人工智能应用价值的研究团队,也有从人文社科方面开发人工智能实用价值的研究团队,这样,团队案例研究即包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对立统一,又包括了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之间的对立统一,还包含个体与全局的对立统一,而在这些对立统一中,就有可能发现学科间联系并进而增强学校各学科间的凝聚力的通道。

正在这时,WYS给我发了一篇刚刚发表的文章,斯坦福大学和芬兰一个大学的三个学者在斯坦福选了三个会聚程度不一的跨学科团队做案例,研究跨学科研究最终能够形成新知识的影响因素。和我所选案例数一样,这个研究只关注团队内部因素,而我的研究设计还包含团队和其他学科的关联情况。他关注的内部因素包括建筑环境、领导风格和人员交往等,而我只关注学术上的沟通。但起码证实从几个案例开始剖析跨学科团队的研究方案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对个体的研究是我们了解全局或者整体情况的必经渠道。

我们所选择的人工智能案例,起承了立项依据中所提到的时代背景,又通过其本身个性特征里所蕴含的全局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成为研究学科会聚和学科生态系统互动机制天然载体,在学科会聚方面,人工智能必须和其他学科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在学科生态系统,又担当着给各个学科赋能的职责。这些团队就成为两者互动机制的枢纽,决定大学的发展方向。





 

 

[1] 主要回应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学科交叉和学科会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通过学科交叉产生学科会聚。学科会聚区别于学科交叉的地方是学科会聚后形成了一个unified whole,也就是形成了有机整体,而学科交叉后没有形成整体,还各是各,两者融合程度不一样。交叉学科间的联系是外在形式上的,而会聚学科间的联系是内在的,会聚的学科要向对方学科深挖后才能发现内在联系,形成研究实体,所以要通过信息深化研究才能发现。比如数教育学科文章数的科学计量学,就是和教育学外在形式上的交叉。而用科学计量学建立教育学研究对象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各个要素间的联系,发现各学科会聚的路线和机制,就是学科会聚。前者容易,数字多少一看就明白,而一旦在两个学科都深入一步,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两个学科的人都要进一步学习才能明白,还能发现以前没有发现深层次的东西。因为篇幅限制,只能点到两者不同在于是否形成有机整体。第二个问题是不同目的的学科概念界定问题,是拿到评审意见就和基金委掰扯的问题之一,我项目中包含科研中的学科属性和建制中的学科属性,要研究其相互作用的机制,但当时没有在申请书中体现出来,幸亏蔡老师提醒,我后来将这部分内容加到项目积累里面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1245796.html

上一篇:校长眼里的学科生态系统:和校长不谋而通!
下一篇:图灵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教授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收藏 IP: 111.187.57.*| 热度|

8 范振英 郑永军 宁利中 武夷山 檀成龙 王从彦 杨正瓴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