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置顶 · 再论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
热度 3 2021-6-5 15:21
收稿日期: 2020-08-10 作者简介: 吕乃基( 1945- ),男,上海市人,教授,研究内容: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知识论,全球化。 摘 要: 世界1必然突破自己的“界”,由螺旋式演化和发散-收敛生成新的自然界。世界3的演化路径,其一跟随由世界1生成世界2的脚步,行将突破;其二,以某种方式延续发散-收敛- ...
个人分类: 科技|825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3
高技术和全球化时代的时间与空间
热度 3 2011-4-8 09:00
吕乃基 高技术和全球化给当代社会带来一系列重大乃至根本变化,其中之一是时间和空间及二者关系的变化。 在空间上,其一是分散化。在经济活动与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之时,经济活动的单元趋于微型化、分散化。市场细分多变 , 要求授予基层更多的权限以发挥其主动性,当即就地处理问题 , 以免错失良机或招 ...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265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突变、选择,还有隔离
热度 3 2011-4-2 12:29
吕乃基 日前在科学网上看到多篇关于“孤独”的美文。 “突变、选择,还有隔离”。这是我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的题目,现在原文找不到了,只看到类似的条目和介绍,说的是生物进化的三个条件 在某种意义和一定程度上把二者联系起来。隔离,与孤独有相关之处。 ...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383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关于知识流程外包的奇思
热度 6 2011-3-29 09:19
吕乃基 近日偶然接触“知识流程外包”( KPO, 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 )。企业在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后,进而把某些涉及知识领域的业务外包出去。目前较为成功的领域主要有:    1. 知识产权研究   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技术领域知识产权 ...
个人分类: 杂谈|4453 次阅读|28 个评论 热度 6
重发博文引发的思绪
热度 5 2011-3-26 17:36
吕乃基 前不久曾上载了“‘进步与退步’别论”,一开始是这么一句话: “此文写于去年 4 月,后不知何故放了下来,今日翻阅,感到似乎尚未过时。” 日前,翻阅已发博文,竟然发现: “ 进步与 退 步 ” 别论 赫然在目!在差不多一年前已经发过, http://www.science ...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168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5
续“还是少一点可歌可泣”
热度 5 2011-3-21 11:24
吕乃基 笔者曾经写了 还是少一点 “ 可歌可泣 ” 一文。近日因日本地震有感,续写两句。 其一,顺着上文的思路。培根曾对实验方法的特点作了寓意深刻的描述:“正如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心情、心灵和情感上的隐秘活动,总是最容易在动荡的情况下而不是在其他情况下发挥出来;同 ...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564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申报“申报学”
热度 9 2011-3-11 22:38
吕乃基 申报“申报学”。本视为如同游戏,仅发一篇博文耳。因用了一份标准的格式,写着写着,却发现似乎真的可以做成学问,渐渐严肃起来。于是行文即处于谐庄之间。网友或觉有趣,可一笑了之,或觉可行,望添油加醋,添砖加瓦。这样的课题,会批吗?谁来批? 二、课题论证 ...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5409 次阅读|26 个评论 热度 9
劣币驱逐良币
热度 7 2011-3-8 18:53
吕乃基 武夷山 老师在回复一条对其博文(记不清了,可能是关于计划生育)的评论时这样写道:大款、艺人、农民实际上都在多生,但科技人员不可以,你说科技人员排在第几位?笔者当时在对同一博文的评论是:妙!前二者凭藉钱和社会影响,后者一是不讲规矩,二是人多势众,三是执法者顾不过来或没有油水,四是 ...
个人分类: 杂谈|4662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7
网络与现实,文与人——2.25聚会小记
热度 12 2011-2-28 08:58
吕乃基 自从在科学网开了博客,结识了不少网友,随着了解的加深,就有了相见的愿望,一旦有出差机会,愿望便成为现实。我想,各位博友的相见过程大概都是如此。笔者第一个如此相见的博友是周可真老师,机缘是去苏州出差。第二位相见的是程木老师,这次是他来南京出差。 这次是“群英会”。 2 月 25 ...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011 次阅读|31 个评论 热度 12

本页有 2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