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平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ping2009 面对地震专家与您论道纹坪,置身围棋高手听我谈天说地。

博文

从乡教到淌过博物馆

已有 4065 次阅读 2012-7-23 11:12 |个人分类:春夏秋冬|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淌过博物馆, 乡教, 梁进兄

我在科学网上“认识”梁进老师,主要源于她“河北邦子—下放四十年后新的记忆”的一篇博文;这篇河北邦子,给我留下了其文字特别“大气而又野性”的印象,其结果便是导致我在读到她的“乡教”一文,以及在我与其日后的博文交流中,经常用“梁兄梁兄”称呼她来,而关键的是,这位梁兄一直也不点破她的巾帼身份。

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大约在知道她生病住院的前后,通过“丫头”陈国文老师的提醒,我才恍然大悟起来。但称呼梁兄既已成为习惯,反而觉得这样更为亲切与随便。

我与梁进兄有过若干次的博文交流,包括梁兄的“乡教”与我的“乡教感言”以及我的“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与梁兄反馈的“关于海子的对话”,这些交流显示了我们之间关于社会与生活体验等方面,一些共同爱好的话题。

但我觉得更有意思的一些互动博文包括:梁进兄的游记相关的博文“地球狰狞”与“微积大自然”,这两篇博文里显示了不少非常漂亮的图片,大多数好像都是梁兄在旅游西欧的时候记录下来的,并且其文字内容也与梁兄的数学专业擦了一点边缘。

正好那一段时间我特别痴迷于科学网,甚至幻想着每周一篇与我地球物理专业相关的“科普类”博文面世,于是回应了一篇“科学家的乐趣与危险”,同样采用了包括图片在内的资料,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地热资料是如何支持板块构造学说的。

梁兄读过之后,又回应了一篇“地球狰狞(续)”的博文,提供了更多的包括庞贝古城在内的图片及人文感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学网真正达到了她所宣扬的,提供一个关于华人科学工作者互相交流之园地的目的。

也是从科学网上得知,梁进兄最近要来北京,出席她刚刚出炉的一本《淌过博物馆》图书的首发式。说老实话,关于梁进兄的博物馆系列的博客丛文,我并没有很仔细地认真读过,所以留下的印象并不很多。

应该说,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在于梁兄自己,自从她写出了“玉佛之约”之后,真心而论,这篇博文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是梁兄的“神来”之文,甚至堪称整个科学网的“镇网”之作。因而导致以后她写出的每篇博文,我都要不由自主地拿来进行比较。

但《淌过博物馆》既然成书,作为与梁进兄有着深厚交情的博友,理所当然地希望,能够得到一本梁兄签名的《淌过博物馆》,印在纸面上的文章,读起来当会另有一番感受。

是为索取梁兄之《淌过博物馆》的投名状,并祝福梁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9-594881.html

上一篇:中年之殇
下一篇:【微博】甲午风云
收藏 IP: 115.171.224.*| 热度|

18 曾泳春 李宁 梁进 赵宇 曹聪 武京治 杨秀海 钟炳 李志俊 张天翼 陈湘明 武夷山 苏德辰 刘立 朱志敏 刘波 虞左俊 anonymit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