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平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ping2009 面对地震专家与您论道纹坪,置身围棋高手听我谈天说地。

博文

走过

已有 6264 次阅读 2010-7-20 11:37 |个人分类:地球物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漫谈地球物理

      在小文老师“标题:尺度效应:迷人的挑战”一文后,我曾对相关量纲分析及物理相似进行了简短评论,小文老师便“得寸进尺”,给我布置作业,希望我“能把基于量纲分析的‘物理相似’科普一把”。

      这已经不是小文老师第一次给我布置作业了,惭愧的是,前面有几次作业,我要么没有完成得很好,要么压根就没有做。这也顺便想起,在我每年所教的《地球物理学基础》课程中,我也是热衷于给选修此课的同学布置一大堆的作业,并且严厉要求选课同学按时完成。想来这动不动地就要给别人布置一堆作业的事情,是我们做老师的“通病”,并极有可能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应该是我在大学三年级学习《连续介质力学》这门课程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接触到“量纲分析与物理相似”概念的,教我们这门课的是王水老师,他使用的是朗道教材《连续介质力学》(中译本),用一个学期的时间,主要讲授的是流体力学部分;而固体(弹性力学)部分,则是在另一个学期,由另一位我们专业的徐文俊老师讲授。

      王水老师讲课时很有特色,现在仍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每次王老师总是手拿一本朗道的教科书进教室,往讲台上一放,但整个的两节课程讲授,则基本上是不翻教材的,那时也没有现在的PPT,就一支粉笔,从黑板的左上角到右下角,写满一个黑板后,推上去,接着写满另一个黑板。那些公式,以及公式中隐藏的故事,便从王老师的口中、从王老师手中的粉笔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我们这些听课同学的耳朵与眼睛。讲到高兴处,王老师便会用他手拿粉笔的食指或中指,推一下架在他鼻梁上的眼镜。所以有时候,走在校园内的路上,看到王老师,透过他那付眼镜的镜架,是不是残留有粉笔灰的痕迹,你便会大体判断出他是不是刚刚上完课。

      强行插播:下图显示了一个利用“物理相似”原理模拟地幔对流的例子,尽管模型使用的是一个六面体盒子,从几何形状上来看,其与真实的球体形状的分层地幔差别较大;但是某种程度上可以进行这样的简化,因为从物理本质上,它们共同遵守流体运动时的力学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另外一个存在物理相似性的例子,则可以参见“地幔热柱与龙卷风”。

      插播结束。

      这样的一个学期下来,不用再刻意整理,这些自己课堂上所作的笔记,便几乎成为一本很完整的的课堂笔记;如果加上王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一大堆”作业,可以基本上不再多费力气加工,便可以成为一本很好的大学课程教材。

      及至现在,我们做过了一些板块应力场与板块俯冲等的数值模拟问题。通过对物理模型的抽象及数学方程的简化,利用包括量纲分析的具体方法,考虑其几何相似与物理相似,来研究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及其驱动机理。工作过程中,我本人便经常参考了我大学时学习的这些教科书,以及相应的这些课堂笔记。

      而小文老师给出的关于“量纲分析与物理相似”的科普,便在事实上,好像又一次成为我没有很好完成的作业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9-345681.html

上一篇:动静
下一篇:祖母
收藏 IP: 210.76.201.*| 热度|

2 钟炳 苗元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