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平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ping2009 面对地震专家与您论道纹坪,置身围棋高手听我谈天说地。

博文

地幔!帷幔?——幕布拉开之后 【漫谈地球物理】之四点五

已有 10578 次阅读 2009-9-10 15:34 |个人分类:地球物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幔, 【漫谈地球物理】, 名词翻译, 信达雅

 

我曾在“浅谈格致与科学”博文后,写下了一篇读后感“格致”随想,文中说到除了“科学”二字是从日文借鉴引用过来的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现在仍在使用的中文单词,包括口语与书面语两方面,也是直接引用的日语。例如:干部、派出所,俱乐部等等。

更进一步,好像我从事的地球物理专业中,也有很多的单词,例如“地震”与“重力”等,甚至于“地球物理”这四个字本身,都有可能是从日文中,一股老儿地照搬过来的。

“地震”、“重力”及“地球物理”等,迄今在日文中也是如此使用的,并且从使用的年限上看,日文中出现这些专业词汇的时间,也普遍要比中文的情况早很多。不过我还没有具体考证过,是不是真的如此,即中文直接引用的这些日文专业词汇。也许,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招一名学生,做做中日地球物理科技史方面的研究,待到敲实后再下YES或NO的结论。

我在“格致”随想中说过,“mantle”这个既专业又普通的英文单词,中文现在被确定成了“地幔”。但其实,这是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的,mantle在最初阶段,还曾经被翻译成地肉、中间层与壳下层等。我想,那位将mantle翻译成地肉的前辈,一定是同时将crust(现译为“地壳”)翻译成“地皮”了吧(图一)?总而言之,无论mantle这个词汇如何进行翻译,都没有经过日文的二传与中转。

这两天,上课与其它诸多的琐事杂事之余,我专门花了一些时间,作了一些比较深入的考证,虽然没有追踪到源头,但有很多旁证,将mantle首先翻译成中文的“地幔”者,应该是我国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傅承义先生,尽管我现在还不能够绝对肯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将“地幔”这一名词最终敲定下来,并且被整个地学界普遍接受,更进一步被社会公众所普遍知晓,最大功劳者非傅承义先生莫属。

 

附:对一个地球物理译名的商榷  傅承义  地质论评,1963年1期

在地球的地壳与地球核之间的那一部分,地球物理术语叫作Mantle MantelManteau, Оболочка)。中文译名现在至少有四个,即地幔、中间层、壳下层、地肉。许多地质现象和矿产的分布都受地壳以下物质的影响,所以地壳与地球核之间的这一部分现在愈来愈引人注意,应当尽早有一个统一的译名。笔者管见,“地幔”(图二,本图为博主本人所加)是其中最好的一个。理由如下:

“中间层”和地壳里面的另一个中间层容易混淆。“壳下层”过于笼统,因为壳下二字将地球核也包括进去。两个译名全是三个字,用起来有时不便。“地肉”一词更不合适,因为除了字面上有些刺目(指一点可能是主观)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一个不正确的概念,因为这个译名的来源是由于将地球比作一个果子,不过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为了说明这一点,不得不先回顾一下“地壳”这个词。

“壳”字意味着一个内软外坚的概念。早期用“地壳”这个词的时候(Fisher1899),人们认为地球内部是较软的玻璃质,外部凝结着一层坚硬的壳。以后证明气球并不是这样。壳下物质要比地壳硬得多——比钢还硬,不过地壳这个词已经普遍采用了,不宜再改。虽然一个科学术语的意义可以由定义来规定,不过不少地球物理学家认为“地壳”这个词究竟是不幸的,它常使人抛不掉地球内部是软的成见。把地球比作生鸡蛋,比作干果子都是早已否定了的模拟。最近还有人把地球比作半熟的(糖心)鸡蛋,仿佛是为了说明地球核是液体,但基本上仍不对头。

“地幔”在意和音上都与原词有些远缘,但无上述缺点,它是最早的一个译名,也是最合适的一个译名。

 

后记:

        因为前一天持续不断地忙来转去,因而感觉到很累很累,加上需要准备新学期“地球物理学基础”的第一次课程。所以,97号晚饭过后,我便早早地上床休息,这一觉便睡到9月8号的午夜3点左右,但醒来之后,却再也没有任何睡意了。

于是披衣起床,决定看看书,同时也重温一下第一次课上需要讲的内容,便打开地球物理学基础的PPT课件,准备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但中间忍不住,又点击开IE,打开了科学网的博客主页。

照例先进入最新博文,看一看有哪些新的有意思的博文,眼睛一扫之下,霍然发现作者青水洋的博文,并且位列页面的上方位置,但题目令人心惊:“最后的博文”,因我对杨汝清老师上一篇的“我又回来了”博文之内容仍存很深印象,一见这等题目出现,便立刻感知,杨汝清老师还是终于离我们——这些科学网上的网友而去了。

杨汝清老师是坦荡的,他应该是怀着很轻松的心情,向大洋走去的。

格致科学任随想,一路走好清水洋。这是我在“最后的博文”评论部分后的留言。即使是几天过后的现在,我在电脑前敲下前一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泪,也不自觉地充盈眼眶。在科学网上出现这样情景的次数,于我而言其实并不很多,现在我留下印象的,包括我手抄“今夜,我没有泪的一次,还有读过梁进老师“玉佛之约”的那一次。这一次,我坐在电脑前,眼睛盯着屏幕,一动不动;那屏幕在我的面前,也渐渐地模糊起来,变得很大。

……我与杨汝清老师在科学网上的交流并不很多,除了我那篇名为“格致”随想的读后感,还有就是我在较早的时候将青水洋加为好友,表明我曾经对其写就的至少一篇博文产生了共鸣,但究竟是哪一篇,我现在已经没有印象了。但杨汝清老师关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则是可以肯定的。这从他对我的“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积淀”和“国际一流大学的门卫制度”两篇博文都进行了评论本身,即可印证。遗憾的是,我对其第一个评论没有回复。

谨以此文悼念杨汝清老师。



悼念远行的博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9-254720.html

上一篇:渐行渐远的星球【漫谈地球物理】之四点二
下一篇:灯谜:齐国救赵
收藏 IP: .*| 热度|

18 苏德辰 李竞 刘玉平 毛飞跃 梁进 鲍博 朱志敏 王号 钟炳 杨秀海 陈国文 迟菲 刘畅 杨芳 苗元华 陈湘明 王立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