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gfen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博文

怎样寻找有潜力的年轻导师 精选

已有 19144 次阅读 2008-11-6 21:21 |个人分类:科学人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导师

 

 

陈儒军老师在博文怎样识别好的科研苗子中归纳了具有潜力的科研苗子的特征。正如导师希望寻找到好的学生一样,学生同样希望寻找到好的导师。什么样的导师才是好的导师呢?除了要学术水平高或有潜力,对于具体的学生而言,还要与自己的性格和科研风格想匹配。本文中所指的有潜力仅仅涉及到第一点,即学术水平或潜力。

 

从年龄大小和学术水平高低或潜力大小来看,导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年轻而又缺乏潜力的,年轻而有潜力的,年纪大且水平高的,年纪大且水平低的。依我看来,理想的导师不一定只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例如院士、HHMI、诺奖获得者等,那些年轻却非常有潜力的导师往往具有独特的优势。这里所说的年轻一般指的是国外大学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国内的副教授(或具有带研究生资格的讲师及非常年轻的教授),他们一般年龄在30-40岁之间(也可能更年轻),博士或博士后毕业不久,具有独立指导研究生的资格和能力。

 

选择这样的导师具有多方面的优点:1,你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和导师接触,学习。他们往往还会亲自做试验,这样你可以学的更多,而已经成名的牛人往往学生成群,也不再亲自做试验,你能获得的指导自然会减少。2,竞争不如选择成名的科学家激烈。3,你的成绩容易得到承认。如果是在一位著名科学家实验室做研究,即使在成果中有你很大的功劳,由于马太效应,人们往往会把成果归功于导师,而尚未成名的导师则更容易与你分享成果。当然,选择这样的导师也不是没有缺点,其最大的缺点是往往会要求学生做导师的idea,这样,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发展会受到制约。而年龄大的导师更容易放手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实验1。对策是找到研究方向和自己感兴趣领域非常一致的导师。此外,年轻的导师往往经费不多,对于自己深造或就业的推荐作用不如牛人大,而且他们潜力的大小往往不容易准确判断,所以具有一定的风险。

 

怎样才能判断一位年轻导师是否具有学术潜力呢?首先,可以看发表的论文。很多人在牛人实验室做PHD或博士后期间发过很好的文章,但是一旦自己独立领导实验室后就“泯然众人矣”,原因是缺乏自己的科研思想。在牛人实验室时,是充当老板的双手完成老板的思路,这样的年轻导师注定是没有潜力的。所以看年轻导师的潜力,应该把他/她做学生期间的论文和独立后的论文进行对比,如果独立后的论文水平有明显下降,则说明不具备潜力。如果一直维持高水平或以前水平较高,独立后更高,则充分表明具有潜力。文章水平的判断,一可以用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当然这个非常粗略,二可以用论文被引用次数来判断,比第一种方法稍好,但是年轻导师往往发表文章的时间不长,引用次数往往不多。更好的判断方法则是直接根据内容来评价文章的水平,当然对于在读的学生而言难度太大,如果不具备这个能力,可以询问该领域的专家的意见,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评价文章水平的能力。在利用论文判断时,如果独立后论文署名中还有原或其他牛导师为通讯作者或重要合作作者,则对本身潜力评级应降低。

 

利用论文判断的方法具有局限性,例如在年轻导师刚独立时可能还没有任何论文发表或没有发表重要论文,这时就需要判断他是否具有伟大科学家的潜质。成功的科学家具有哪些潜质呢?我觉得通过阅读伟大科学家的传记和与杰出科学家接触可以找到答案。在我看来,我认为他应该非常热爱科研和自己的课题,有独立的思想,不迷信和盲从权威,有很强的创新意思和创新能力,他应该思维活跃,能经常提出很有趣的问题或idea,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试验动手能力。最重要的,也许是他的科研洞察力: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哪个研究方向有重要意义但却没有多少人涉足,哪个课题重要且有可行性。在他事业刚起步时,他就能选定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研究,只要假以时日,肯定足以做出重要成果。总的来说,有潜力的导师肯定是很有思想、有个性的,与众不同的。

 

然而实际的判断绝没有想象中简单。首先,你如果不是经常与他接触,怎们能知道他是否具有那些科学家潜质,例如科研洞察力,动手能力,科研思维等?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研究方向,你就根本无法判断他是否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对于一名学生而言,难度非常大。所以,如果你不具备这些条件,你不妨向牛人咨询,例如你想做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不妨请教一位诺奖获得者,让他帮你推荐一位年轻但却非常有潜力的导师。

 

在选择的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一是不能经费过少。年轻导师一般经费不多,这很正常。但是如果经费过少则许多试验无法开展,同时也说明导师的能力有欠缺。二是看其独立后发表论文是否自己总是署名为第一作者(在有研究生的情况下),如果自己兼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说明要么所带研究生水平太差(也可以理解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足),要么自己不愿意让研究生做第一作者。如果自己第一作者,别人为通讯作者,说明尚不具备独立的能力。第三是注意导师的口碑,如果很多人认为他有人品上的缺陷,自然不能选了。

 

学生判断导师的潜力,远比导师判断学生潜力的难度要大,因为能够判断的前提条件是自己的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水平。此外,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带教水平不一定成正比,所以选择导师应该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事先能和导师有比较深入的接触和交流会更好2。本文仅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能提出更好意见。

 

说明:本文于08.11.08日进行了修改,其中1】【2两处分别参考了andrewsun和陈儒军老师的意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45745.html

上一篇:创新思维的本质、丧失与重塑
下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竞争意识?
收藏 IP: 199.76.186.*| 热度|

9 黎在珣 徐磊 王芳 陈儒军 王春艳 曹聪 杨文 唐小卿 jakay006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