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ybean

博文

艺术与感官

已有 4710 次阅读 2011-11-12 21:44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艺术, 感官

    上帝创造人类,为了让人类不至于无聊,赋予人类两个体验艺术的感官:视觉与听觉。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或通过眼睛(绘画、雕塑、摄影),或通过耳朵(音乐),或视听联用(电影、戏曲)。窃以为,用眼睛欣赏的和用耳朵欣赏的艺术是很不一样的。
    绘画、雕塑等作品,可以从构图、色彩、意境等方面去欣赏(我对这类艺术没什么感觉)。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对毕加索的画,有人认为这是现实中不可能拍摄出来的,很特别,有人觉得这画的是神马东西啊!又比如穿衣服,有人喜欢追求怎么搭配才够吸引,有人觉得怎么穿都无所谓,够保暖和遮羞就行。再比如一个吧,情人眼里出西施,你们懂的。总之,用视觉欣赏的艺术没有统一的“好”与“不好”的标准或所有人比较一致的喜好;艺术家可能会有比较一致的评价,但不懂艺术的普通人可能怎么评价都有。
    音乐作品,则只要播放出来,就立马能感受旋律悦耳程度、和弦协和程度,乐曲基本感情色彩也能很容易分辨个大概,而且是所有人会有比较一致的结果。而音乐家比普通人突出的是知道为什么好与不好,怎样变得更好等等。至于不同人对不同创作人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有喜恶之分,大多是因为心里喜爱或排斥那个人或那类型的作品,或者先入为主地觉得某一些作品是完美的,其他都比不上。
    其实,眼睛看和耳朵听的艺术,分别是由两种波动作为载体的。眼睛接受电磁波的刺激,传到大脑产生视觉;人类能感受的波长范围是380-760nm,动物也差不多,是因为太阳光谱在这个范围最强,促使动物都在这个范围内进化。耳朵接受声波的刺激,传到大脑产生听觉;人类能感受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但不同动物有较大的差别,鲸能听到次声波,蝙蝠更是能收发超声波,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动物自身特征和生活方式不同,从而进化出差异的听觉能力。电磁波对人体基本不产生动力作用(宏观的),光从颜色(波长)搭配看一个作品好不好,不同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何况其他更主观的内容。声波能使耳膜振动,从和声(频率)配置听一个作品,耳膜一振动就知道好不好了。电磁波是横波,除了传播方向,电场和磁场振动方向都和传播方向垂直的,加起来一共三维,看上去就很复杂,让人欣赏作品也有很复杂的结果。声波是纵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加起来才一维,简单直接。
    还有一种艺术形式,叫做文学。文学作品可以按照和视觉、听觉的相似关系,分成两大类。小说和散文就如同绘画和雕塑,读着这些作品,人脑中会出现一幅场景,但是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景物,欣赏景物也就会有不同的评价。诗歌就如同音乐,读这些作品,只有“读”出来,才算真的读,因为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是因为有格律性(平仄、押韵),否则只是一般文字分几行写罢了;而“读”出来的诗歌,就相当于唱出来了。
    我觉得,偏感性的人会对绘画、小说散文等作品有很多的思考,而偏理性的人会对音乐或诗歌作品更有感觉。搞科研的人大多是偏理性的,大家是否更喜欢听音乐?而科学家兼艺术家的,我知道得较多的是兼诗人,比如苏步青,又如周其凤校长;而科学家兼美术师的不多吧,我知道的有摄影家曹大侠。
    就扯着这么多吧,以上内容如有雷同,纯属独立创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600-507371.html

上一篇:领导,请审慎说话
下一篇:人口统计的相关概念
收藏 IP: 210.77.95.*| 热度|

2 张玉秀 魏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