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晨光的科学和哲学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cguang 兴趣:色觉, 哲学, 美学, 进化论,广义信息,投资组合

博文

世界美学大会上的科学化浪花

已有 4189 次阅读 2010-8-16 07:31 |个人分类:经济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8世界美学大会于8913日在北京大学举行。12日会场出现海报——几位科学派美学学者将于402教室交流讨论,欢迎思想碰撞。

此事要追溯到2003年出现的“科学派美学论坛”的网站(http://www.beautyforum.org/) 网站主要发起人是肖世敏[1] 汪济生和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没有组织,但是大家有共同的主张——如网站宣言所说: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美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用进化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人类的审美心理起源和进化;2)要求用审美经验检验理论, 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

网站先后出了七期期刊。先后刊登了20多为作者的文章。但是,针对美学具体问题,这些人的观点也彼此不同。比如有人认为动物有美感,有人认为没有;有人认为美感仅限于视听快感, 有人认为美感还应包括味觉、触觉等感觉。这次讨论会共有六人发言, 他们依次是李健夫,李志宏,汪济生,陈弘,赵伶俐,鲁晨光。

李健夫是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和云南省学学会会长,曾于2002年出版专著《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提出要用科学方法研究美学,
具体说来是用科学整体性观点,重点研究人,特别是研究人的审美心理进化史。他这次发言强调了美学对于科学的重要性。不过他强调美学高于哲学,引来不小争议。

李志宏是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从2000年开始发表许多文章,呼吁美学研究应当将人文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应当采用实证的方法,用审美事实检验美学理论。他在这次发言中否定对美下定义。他认为,说“美是什么”,一说准错。其主张看来是过激的。不过其实质是否定美的独立存在, 这也不是没有道理。

汪济生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曾于1983年出版《美感的结构与功能》,最近又出版了其双语版。他很早就用系统论的方法、并以进化论为基础研究美学。这本书是中国科学化美学的最早专著。有过很大反响。他最近几年还对实践美学做了细致分析和批评。由于时间限制,他简要地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思想,可惜未能让听众尽兴。

陈弘是珠海审美文化协会会长,于2001年出版专著《走出美学迷宫—人类审美深层心理》,提出性是美感的最初原因。他在讨论会上介绍了达尔文的性选择,以及基于性的审美如何转化为艺术审美。不过有人提出异议:达尔文是用审美趣味解释性选择的,而不是相反。

赵伶俐是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多年来带领团队致力于试验美学研究,最近出版了《中国公民审美实证研究》。讨论会上她和她的学生陈丽君简要介绍了她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并声称,他们她们已经能用电子仪器测量人的心理感觉,以及不同感觉对应的不同大脑部位。她们的发言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鲁晨光(笔者)在上大学期间(77级)就从进化论的角度研究色觉和美感, 1986年开始发表有关文章,2003年出版了《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我认为需求关系决定美感,缺少比功用更重要,喜爱就美。其发言标题是“自然美和性选择新解”,文章介绍了鸟雀的华丽羽毛如何反映了它们的食物和环境需求。

       在这次大会上,还有很多其他学者的发言表达了科学方法的倾向。比如,南京大学的张捷教授用实证和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旅游资源的审美问题;新西兰的Stephen Davies教授作了题为“人的美和进化心理学”的发言; 德国的Wolfgang Welsch教授(就是新选上领导层的那位)因研究动物美学出名,这次提交了将绘画创作和宇宙进化类比的发言。

       另外, 还有很多学者联系审美经验探讨环境美、自然美、舞蹈美…… 这些都和科学派美学主张一致。

    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美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的扩散,科学派美学作为一个派别也将自动消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56-353457.html

上一篇:欧元之父蒙代尔好像是庞统
下一篇:关于文明吐痰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