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地球的古隧道是外星人开发地球的地下工事
蒋继平 2012-9-27 07:38
地球的古隧道是外星人开发地球的地下工事 蒋继平 17 世纪,一位西班牙传教士发现了中美洲危地马拉的 — 条地下隧道。从地图上看,它位于安第斯山脉地下,长达 1000 公里以上。为了保护隧道,待将来人们掌握了足够的科学技术再来开发,这些被发现的地下 ...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42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纳斯卡地画是外星飞船留下的印痕
热度 1 蒋继平 2012-9-26 08:39
纳斯卡地画是外星飞船留下的印痕 蒋继平 举世闻名的纳斯卡地画是美国人保罗 · 科索科在纳斯卡地区研究古印第安人灌溉系统时于 1939 年发现的。这个地画位于秘鲁首都利马南 500 多公里处, 是散布在 250 平方公里干燥沙质地表上的众多深几十厘 ...
402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远古岩画中记载着外星宇航员?
热度 1 蒋继平 2012-9-25 07:23
远古岩画中记载着外星宇航员? 蒋继平 1933 年,驻扎在撒哈拉的法军中尉布伦南带领 — 支侦察队进入了塔里西山脉中的 — 个无名峡谷。在这荒无人烟的峡谷石壁上发现了大量壁画。 1956 年,人们对壁画进行了专门的考察,发现画中记 ...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40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英国的巨石阵是外星人的墓地?
热度 2 蒋继平 2012-9-23 07:57
英国的巨石阵是外星人的墓地? 蒋继平 著名的巨石阵遗址位于英格兰南部沙利斯伯里。石阵的主体是由 — 根根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 90 米 的环形土岗和沟。沟是在天然的石灰土壤里挖出来的,挖出的土方作 ...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5092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2
古印度的“战神之车”可能是宇宙飞船
热度 5 蒋继平 2012-9-22 07:08
古印度 的“ 战神之车 ”可能是宇宙飞船 蒋继平 印度南部的古城甘吉布勒姆的一座神庙中, 有一种飞船雕塑。 这种飞船被雕成不同的样式,上面刻有许多人物。 它们被称为 “ 战神之车 ” 。这种雕塑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于神庙中。 1943 年, 在印度南部的还索尔市 ...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5794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5
马雅文明和火箭浮雕之谜
热度 9 蒋继平 2012-9-21 07:38
马雅文明和火箭浮雕之谜 蒋继平 自从 1839 年美国人约翰 . 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热带丛林中第一次发现玛雅文明的遗址以来, 世界各国的考古人员在中美洲的丛林中和荒原上共发现了 170 多处玛雅古代城市遗址。并发现在公元前 1000 年到公元 ...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50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9
古埃及文明,木乃伊,和金字塔之谜
热度 7 蒋继平 2012-9-20 07:42
古埃及文明,木乃伊,和金字塔之谜 蒋继平 我们讨论人类文明和圣经的关系, 自然会联想到埃及的历史。 有关古埃及文明, 神秘的金字塔, 和保存在金字塔内的千年不烂的木乃伊,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事了, 我在这里不多说其中的细节了。 ...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6034 次阅读|15 个评论 热度 7
现代生物学为圣经的说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热度 9 蒋继平 2012-9-19 08:02
现代生物学为圣经的说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蒋继平 现代地球人类在生物学方面的科学成就对我们更好的理解圣经的内容也很有帮助。 今天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已经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物理组分和一些生理功能。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科技进展, ...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5385 次阅读|22 个评论 热度 9
现代航天技术为创世纪的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热度 3 蒋继平 2012-9-18 08:10
现代航天技术为创世纪的说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蒋继平 在近代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之前,要真正理解圣经创世纪的内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圣经创世纪上说的许多东西在那时候看来就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东西,是神话。 比如, 圣经上说, 上帝的灵运行在 ...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363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现代天文学知识支持创世纪的说法
热度 5 蒋继平 2012-9-17 07:13
现代天文学知识支持创世纪的说法 蒋继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在天文学方面的快速发展, 人类开始对太空有所了解。 不过,人类目前对太空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的。就目前的有限知识来看,对宇宙的了解才刚开始,对银河系的了解还是非常 ...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5016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