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哪些学生进了美国名校?

已有 2858 次阅读 2015-7-12 00:37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学生, 美国, 名校

哪些学生进了美国名校?

蒋継平

2015年7月11日


美国的名牌大学有很多, 尤其是著名的常青藤大学, 更是为世人所瞩目, 是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希望所在, 也是大批悻悻学子的向往之地。这些大学的入学要求相当苛刻, 入学率比较低,要想进入这些知名学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要求和难度都是相对的,大学招生和学生选学校都是人为的, 属于双向选择。既然是双向选择, 那就必然要考虑到各自的最大利益。所以, 大学招生也是一种利益博弈的结果。

从大学本身的利益来看, 首先要找到真正高质量的学生, 这些学生将来为社会为世界可以做出杰出的贡献, 从而为学校赢得声誉。所以, 这些名校找的学生的主体部分是学生中佼佼者, 他们通常德才兼备, 智商高, 勤奋努力, 或者具有某些方面的天赋, 如体育和艺术方面的特殊才华。

不过, 这些大学的大多数属于私立性质, 他们要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 必须要有坚强的经济保证。这种经济保证, 光考学生的学费来承担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获得社会的资助。 这些资助主要依靠社会上的富贵阶层。因而,当这些富贵家庭有孩子想进入这些名校时, 学校对这些富贵家庭 孩子的入学要求可能低一些。 比如说, 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和一个亿万富翁的孩子具有同等的素质,可是学校要为穷人的孩子承担所有的学费, 而这个亿万富翁可以通过给学校捐赠一笔巨款来获得孩子的入学资格。因为名额的限制, 在这两个学生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 学校一定会录取后者。 要是执意录取前者, 那是一种商业策略, 是一种花费很小的大型高效商业广告, 其目的是引来更多的申请者。

还有,学校是社会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分,学校的一切活动必然受到社会体制的约束和影响, 因而,社会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家庭的孩子,通常也是这些名校的猎取目标。 比如说, 布希家属的孩子和其他一些政治家的孩子, 他们的成绩不是很好的, 智商也不是很高,因而, 他们在这些学校的成绩也是一般平平。 但是,学校录取他们可以借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从学生本身利益来看,美国的大多数学生首先看重的是自己的兴趣才能与专业的对口, 而不是学校的排名,所以,他们选择学校时首先选择与自己兴趣才能合得来的专业, 即使 选中这个专业的学校不在名校之内也不在乎。所以, 许多非常优秀的美国高中生并不积极主动地申请名校。其次大多数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在选择学校时也会考虑到学校的性价比,就是交的学费跟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否划算。不过,人群是复杂的,不管在哪里都有左中右,在择校上也是一样。有些有名校情结的人,就会相尽办法争取进入名校。他们在选择学校时, 只考虑学校的排名, 不考虑与自己的兴趣才能是否对口,因而,他们会选择这些名校的冷门专业。也就是这些专业在这些名校不是很出名, 也没有多少人感兴趣,所以, 申请的人很少, 竞争相对来说不激烈,录取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大家必须明瞭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名校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是一流的。要是每所名校的所有专业都是第一, 那么, 怎么还能区分出不同的排名呢?

综而言之,进入美国名校的学生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具有真才实学的,德才兼备, 勤奋努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才能的学生。这是这些名校学生中的主体,占的比例最高。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这也是保证这些名校排名靠前的必然选择。

第二类,富贵家庭的孩子。这是指一些资质一般, 但是家庭很富有, 或者很有权势的学生。 他们进入这些名校并不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勤奋天赋, 而是因为家属的影响力。 所以,也有人把美国的名校称为“富贵俱乐部”。当然,这部分人的数量不是很大,占的比例不会很高。学校录取这样的学生,是保证这些名校在经济保障和社会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一种方略。

第三类, 具有名校情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集中在冷门专业。这是一些具有短视倾向的学生的个人选择。

总之,名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最好的, 但是, 不是所有进入名校的都是佼佼者。 有些非常优秀的学生并没有进入名校,这些没有进入名校的优秀学生, 并不是他们的天赋差,也不是他们不勤奋努力, 而是他们看重的是专业才能的最佳配合。 他们在非名校毕业后, 也能做出非常优秀的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904710.html

上一篇:海归潮反映了中美社会生态的变化趋势
下一篇:钓鱼反而被鱼钓
收藏 IP: 67.23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